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钉螺的亚种分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现已掌握的材料,认为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在我国应分为7个亚种。现就各亚种的特征、性质和对日本血吸虫病的感染性差异等问题,分别讨论于下。 一、钉螺的各亚种及其特征1.指名亚种 Oncomelania hupensis hupensis Gredler(图版Ⅰ:1) 异名 Oncomelania hupensis,Melania(? Sulcospira)schmackeri,O.schmackeri,He-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我们严密设计的小集水区径流场连续6年的水文测定数据,进行了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年平均降雨量1065.5mm, 在林冠作用面降雨量的分配中,林冠截留雨量264.6mm,截留率24.8%;穿透过林冠层的雨量799.82mm,树干径流量1.08mm,分别占降雨量的75.1%和0.1%。林内降水到达林地时,在枯枝落叶层这个作用面上净降水进行再分配,其中,地表径流量9.27mm,地下径流量203.00mm,总径流系数0.199。土壤蓄水量月变化较大,但年变化很小,占降雨量的1.2%。系统水量最大的输出是蒸散,每年以气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量866.03mm,占降雨量81.3%。在蒸散的水量中,林冠截留雨量的直接物理蒸发量为264.6mm,占总蒸散量的31.6%。  相似文献   
13.
电镜观察棒状杆菌菌体及其原生质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4.
鲥鱼的食性研究和养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鲥鱼(Macrura reevesii)是著名的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在海洋中性腺逐渐发育成熟的产卵群体溯入长江、钱塘江等江河中繁殖,繁殖后的亲鲥重回海洋生活,待来年繁殖季节作为剩余群体又溯河产卵。受精卵在江中漂流,孵化成仔鲥。幼鲥在下游江段觅食生长,9—11月间体长达4.0—8.5厘米左右时降河入海。在海洋中肥育的成鲥,产卵前的鱼体丰腴肥硕,肉味鲜美,富含脂肪,历来被称为鱼之上品。 近几年来,鲥鱼产量明显下降,因此增殖鲥  相似文献   
15.
黄土区土质与土石质塿土堆积体水力侵蚀过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及坡度条件下黄土区土质(不含砾石)与土石质(砾石质量分数30%)塿土堆积体的水动力学特征、侵蚀特征及侵蚀动力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 砾石存在改变了堆积体坡面的水动力学特性,与土质坡面相比,土石质坡面的流速、弗汝德数、单位径流功率和过水断面单位能分别减少1.7%~49.7%、6.7%~60.6%、2.0%~44.6%和1.0%~26.7%;曼宁糙率系数、径流剪切力分别增加6.2%~169.4%、5.7%~79.3%。2.0、2.5 mm·min-1雨强下,土石质坡面侵蚀速率较土质坡面降低26.2%~89.9%,砾石的减沙效益显著。2种堆积体的侵蚀速率与水动力学参数间均可用线性函数拟合,与土质坡面相比,土石质坡面的可蚀性参数均降低,降幅为56.1%~73.3%;而临界水动力学参数中径流剪切力增加11.1%,径流功率、单位径流功率和过水断面单位能分别减少25.4%、64.0%和5.0%。砾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工程堆积体坡面降雨侵蚀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蔬菜对饱腹感的影响。方法:在健康女性中利用VAS法测定等量菜花、油菜、豆角、茄子和冬瓜少油烹调后搭配白米饭食用的饱腹感评分。结果:添加菜花和豆角测试餐的饱腹感评分较高,而冬瓜和茄子测试餐较低。结论:蔬菜所提供能量及蔬菜硬度与饱腹感评分显著相关,在配合米饭食用时,具有咀嚼感的菜花、豆角等蔬菜提升饱感评分的效果优于质地柔软的蔬菜如茄子和冬瓜。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地形组合类型及其地形对风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城市风场机理的认识与生态环境的优化。以高层建筑密集的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在确定城市宏观地形类型的基础上,基于最小成本路径(LCP)辨识了风道,并对风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结论有:(1)将城市地形简要概括划分为4个一级地形、11个二级地形类型。(2)以LCP路径与盛行风交角不超过22.5°的标准,筛选确定通风路径作为风道。根据LCP格网的密度与频次,结合不同风向下风速与风频,评价分析了风环境类型与空间分布。(3)根据自然与城市地形的配置,北风风环境质量远高于西北风和东风;东风由于风频与风速最低,因此通风条件较差。(4)珠江航道在三种风向下都是尺度最宽贯穿城市最好的风道;区域性的风道与风环境较好的地段集中在与主风向平行的主干道上,但以近似南北走向的居多;由于广州城市地形高度以珠江新城峰林为中心向外递减,以低地地形为主的主城区外围通风优于中心区域,特别是珠江新城峰林与网络状台地为主的老城区,通风环境较差。基于LCP的评价结果需要同其他方法相互验证,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对苄非他明进行结构修饰并保留抗原决定簇,将结构改造后的产物与载体偶联合成苄非他明抗原。方法: 苄非他明经化学修饰后,增加活性基团连接上一类可用的经化学修饰的连接臂,使用碳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偶联成苄非他明人工合成抗原。该抗原通过紫外吸收光光谱扫描技术、SDS-PAGE电泳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偶联效果和抗原活性的鉴定。结果: 苄非他明半抗原结构与载体偶联成功,该抗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与苄非他明抗体反应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该方法合成的苄非他明抗原可用于免疫检测方法,也可作免疫原制备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兰州兴隆山不同区域的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不同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相关酶活特性;采用三区划线法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通过16S rDNA和ITS方法进行优势菌株鉴定。结果兰州兴隆山土壤中微生物菌群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分离纯化后,对其中的2株优势菌进行了鉴定,初步推断X2为萎缩芽胞杆菌属(Bacillus atrophaeus)细菌,Z2为栎生青霉属(Penicillium glandicola)真菌。从酶活特性可知,阳面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阴面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增加趋势;阳面的土壤脱氢酶活性总体比阴面高,并且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土壤脱氢酶活性也在不断升高。从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海拔土样间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兰州兴隆山土壤微生物数量丰富,且细菌数量居多;不同阴、阳面土壤微生物的层次分布以及活性也各有不同。以上研究可为兰州兴隆山土壤生态系统演替等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土壤生态环境的治理做铺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孕期家装污染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对孕鼠子代神经元形态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2只成年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分别在孕早期(D1-D10)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生后不同时间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的发育并检测脑组织重量,同时观察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并检测学习记忆活动.结果: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无畸形,且各组大鼠脑组织重量无显著变化,但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皮层神经元的排列及形态欠规则.出生一月后染毒组皮层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均少于对照组.行为学检测观察到染毒组大鼠其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装污染物可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并抑制神经元突起的发育与生长,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