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8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吕仲贤  胡萃 《昆虫知识》1995,32(1):38-40
植物的抗虫性主要表现为受遗传因素控制的遗传抗性和受环境因素控制的生态抗性两个方面。植物的抗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其抗性表达和抗虫幅度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子可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理化性质,使植物不合适作为某种昆虫的寄主,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性水平。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是环境影响抗性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植物对取食者的一种重要的防御策略,同时也是植物与植食者协同进化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和充分发挥诱导抗性的作用,对抗虫有种工作和害虫的综合治理都有指导意义。三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2.
棒状类细菌电击转化中多种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质粒PXZl0145电击转化不同棒状类细菌菌株,研究了影响电击转化效率的诸个因素,在含4%甘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前期的菌体最适用于电击转化,当以同源DNA进行电击转化时,1.μgDNA中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8×1O6转化子,但用异源DNA时,转化效率要比前者低102~103倍。  相似文献   
103.
小麦中期染色体银染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中期染色体中银染蛋白的大小、形状和分布频率进行图像分析,看到:染色体顺的银染蛋白以颗粒状的形式存在,其大小不同,分布不均匀,数量差异也较大;从形状来看,大的银粒为点状,小的银粒有的为点状,有的实际为短纤维状,结果表明:染色体骨架在小麦中是真实存在的,骨架蛋白以颗粒和纤维状的形式分布于整个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104.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较多采用的切除人体足部第二跖骨,游离移植到手拇指部位的矫、整形外科手术的开展,使伤残手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但对供区足术后功能评价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促使人们去加以探索和研究。以往的研究工作仅限于定性的认识和分析,随着生物力学这门学科的崛起,使人们能运用新的观点和现代检测手段获取定量或半定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试图对跖骨在站立姿势和步行中某一瞬间的应力分布和模拟切除Ⅱ跖骨后的应力变化对游离移植Ⅱ跖骨后足的负重功能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从p8218、pUR-222、pBV-114及pKC-30组建杂交质粒pBV一867,使人aD型干扰素基因在PL启动于控制下在大肠杆菌中能够直接表达。每升菌液的干扰素平均产量为0.8 x107单位。  相似文献   
106.
107.
对野生动物进行活体研究时的定位捕捉方法,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外已有一些动物学工作者作了许多工作。他们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等多种药物对各种动物;大至野象、犀牛、河马,小至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哈桑(A.M.Harnloorn)1976年写的《动物的化学捕捉》一书中对此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8.
109.
1.通过小孢子有丝分裂而形成的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包括位移和变形的变化。最后生殖细胞变为纺锤体,准备另一次有丝分裂。在此时期,生殖细胞是裸露的,它只有自己的质膜和被营养细胞的质膜包围。生殖细胞的大部分为明显的椭圆形的核所占据,具高度凝集的染色质。在生殖细胞薄层的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所有的细胞器比营养细胞质中的明显的少,而且小。微管也能在纺锤形的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看到,它们的排列方向是和细胞的长轴平行的。在生殖细胞中没有造粉质体。2.当生殖细胞已移位并和营养细胞再次紧密靠近后,它开始分裂。由生殖细胞分裂所形成的精细胞及其发育包括下列主要的变化:精细胞的形状由圆球形变为椭圆形,最后变为具尾延长的细胞。与此同时,细胞质的分布逐渐集中到精细胞的一端,形成细胞质的延伸,构成所谓的精细胞的尾部。有更多的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集中在尾部。从生殖细胞分裂刚形成的精细胞是裸露的,所包围的质膜是不连续的。除精细胞的质膜之外,为营养细胞的质膜所包围,在后来的发育时期此双质膜变为连续的,并在一个极短的时期有壁物质——胼胝质沉积在质膜之间的空间。但在此时期之后细胞壁变为不连续的,壁物质明显降低。对生殖细胞分裂前的位置及精细胞发育中形态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