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1.
根据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细胞膜对核酸荧光染料的不同选择通透性,用4μmol/L YO-PRO-1(YP)和4μg/ml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96孔板中的细胞样品。分别在485/538 (Ex/Em, nm) 和530/590 (Ex/Em, nm) 的检测波长下借助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样品孔的YP和PI荧光强度。将YP和PI荧光强度值与用荧光显微镜对同一细胞样品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定量分析结果相对应,通过对YP荧光强度值与凋亡细胞数的直线回归分析 (r = 0.999,P<0.01),得到依据YP荧光强度值求得凋亡细胞数的直线相关方程。该方法可检测出样品中少至180个的凋亡细胞,具有灵敏度高和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 /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 3属、5种和 2新种Bergstroe mognathussp .nov .,BaltoniodustetrachotomusLiandWangsp .nov .,并对Oepikodusevae带和Baltoniodustriangu 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进行厘定。作者还在此剖面大湾组下段发现北美中大陆区暖水型牙形剌Tripoduslaevis和Protoprioniodusaranda ,并确定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在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之上 0 .3m处。Tripoduslaevis的首次出现曾提议为中奥陶统的底界的标志 (见陈旭等 ,2 0 0 0 ) ,在宜昌黄花场剖面上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接近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 ,对确定中 /下奥陶统界线很重要。由于在黄花场剖面可识别出Baltonioduscrassulus—B .gladiatus—B .triangularis演化谱系 ,作者建议以B .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奥陶统的底界 ,宜昌黄花场剖面为中 /下奥陶统界线的层型剖面。同时 ,文中将本区的牙形刺带与世界其它地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93.
94.
人TIMP—3cDNA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新鲜的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获取了人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3成熟蛋白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TIMP-3成熟蛋白含有18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12个半胱氨酸残基在TIMP家族中高度保守。将人TIMP-3cDNA插入含7启动子的质粒pET-24构建表达质粒pET-TIMP3,转化大肠杆菌BL21,筛选表达菌株BLTIMP3。  相似文献   
95.
平邑动物群产自4个地点(裂隙)、3个层位,由14属15种(分属食虫类、翼手类、兔形类、啮齿类、食肉类和偶蹄类)构成。这些化石反映出该地中更新世期间有一个从温暖的森林环境向干冷的荒漠草原环境又向温暖的灌丛草原环境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
植物生长发育中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凋亡的一些特点以及植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凋亡现象。指出细胞凋亡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97.
98.
99.
向陆地棉渐渗野生比克氏棉腺体延缓形成基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隐性无腺体陆地棉作母本,比克氏棉作父本杂交,获得了三倍体杂种[(AD)1G1],该杂种完全表达了比克氏棉的腺体延缓形成基因(Gl^bic)的特征,F9胚无腺体,F1植株有腺体。位于G1染色体组上的腺体延缓形成基因Gl^bic对陆地棉(AD)1上的无腺体基因(gl2gl3)表现为显性,对正常腺体基因Gl2Gl3则表现为隐性。探讨了向陆地棉渐渗野生棉腺体延缓形成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1982年4月19日,是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达尔文进化论令人满意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揭示了地球上众多生物起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它是十九世纪最巨大的科学成就。它的产生,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支配成为真正的科学。达尔文的学说至今仍然是认识千变万化的生命现象的一把钥匙。当然,这一百年来生物学发展很快,尤其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新的学说,对进化论加以丰富、发展,使它得到修正,逐步趋于完善。现代达尔文主义突变学说本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发现了生物个体经过突变,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推动生物进化,这称为突变学说。后来,一些科学家采用人工诱变的办法,如用X射线照射果蝇,使其产生突变,这些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