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峨眉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研究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峨眉栲、华木荷群落是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主要代表类型。本文从群落分布区域自然环境、群落植物组成特点、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以及主要种群的结构及动态趋势等方面对该群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将其与我国部分同类或类似群落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阐明了该群落的性质、特征和演变趋势。1.尽管该群落分布于我国中亚热带,但区域性环境独特,使该群落保存了较强的热带残遗性和亚热带雨林特征。2.样地调查统计有维管植物61科116属171种,区系组成复杂,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居多,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3.群落外貌是由中小型叶、革质与厚革叶、单叶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地上成层较明显,优势种显著。4.主要种群及其苗木的分布格局多呈集群分布,体现出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种群个体的水平空间配置及分布特点。5.群落主要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处于增长和相对稳定状态,各年龄级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生态结构水平,但仍存在种间竞争替代现象,表明群落尚处于进展演替阶段。6.各样地间种类相似性较高,群落内种类分布相对一致。乔木种间联结性具有一定规律,反映了环境梯度变化和群落种类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42.
杂色曲霉素是致肝癌的霉菌毒素,能产生它的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构巢曲霉(A.nidulans)等是粮食上常见的霉菌。因此,对粮食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对保健事业有重要意义。我们制备了杂色曲霉素标准品并研究了稻米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方法。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3.
144.
小鼠附睾头精子获得与卵子质膜融合能力的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精子在附睾中的转运,它们与卵子质膜的融合能力逐渐增加。怩证明2附睾体和附睾尾的精子均具有相当高的膜融合能力,而附睾头中的精了奶少能与卵子质膜融合,这是还说明附睾头中的精子不具备与云透明带卵子融合的物质条件呢?利用附睾结扎留并延长体外获能时间,可使附睾头远端精子的融合能力明显地提高;在精子培养液中加入ATP,并延长精卵共培养时间,也可使一少部分附睾头近端的精子获得与卵子质膜融合的能力。这表明附睾  相似文献   
145.
番茄红素与疾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 )在过去5 0年中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蔬菜之一。它富含类胡萝卜素 ,主要包括番茄红素 (lycopene)、γ 胡萝卜素、八氢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β 胡萝卜素、番茄黄素 ,还有几种微量类胡萝卜素。番茄通过其所含的类胡萝卜素 ,主要是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猝灭和自由基的清除、阻断亚硝胺的形成、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增加免疫力、减少DNA的损伤及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等多种作用方式 ,能起防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 3] 。因此番茄红素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146.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到目前为止,原核注射是最可靠,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动物转基因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整合效率太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基因方法,包括精子介导、反转录病毒介导、携带外源基因体细胞的核移植、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等.但这些方法都未能根本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最近的一些文献中报道转基因技术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7.
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与其同属广布种茶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瓣金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该研究分别对野生种群和栽培种群的毛瓣金花茶及其同属广布种茶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及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野生和栽培环境下,毛瓣金花茶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17和3.87μmol·m-2·s-1)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395.8和423.6μmol·m-2·s-1)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4.25和3.91μmol·m-2·s-1)较小,是典型的阴生植物;而茶的LCP(分别为6.57和9.09μmol·m-2·s-1)较低,LSP(分别为765.0和809.6μmol·m-2·s-1)较高,Pmax(分别为9.37和9.75μmol·m-2·s-1)较大,为耐荫植物。野生和栽培的毛瓣金花茶的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均显著低于茶(P0.05),这表明毛瓣金花茶的光合能力和CO2利用能力都比茶要弱。栽培的毛瓣金花茶叶片的Chla、Chlb、Chl(a+b)含量与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毛瓣金花茶较低的光合能力与其叶绿素含量无关。野生和栽培的毛瓣金花茶的叶面积与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比叶重则显著高于茶(P0.05),与茶相比,毛瓣金花茶对光强的适应范围狭窄,光合能力和CO2利用能力低下,这可能是其分布狭窄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8.
为了实现重要医药中间体β-羟基-α-氨基酸的生物酶法合成,挖掘验证新型的L-苏氨酸醛缩酶。以pET-28a(+)作为表达载体,通过蛋白表达纯化、薄层层析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L-苏氨酸醛缩酶及其催化产物的性质。基于4-氨基-3-肼基-5-巯基-1,2,4-三氮唑(Purpald)显色试剂开发检测醛缩酶的新方法。Streptomyces coelicolor SCO1844(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 SCO1844)和Streptomyces xinghaiensis SFR7A(星海链霉菌,S.xinghaiensis SFR7A)来源的醛缩酶被证明能够成功地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且均为L-苏氨酸醛缩酶,实现了以苯甲醛和甘氨酸为底物合成l-threo/erythron-苯基丝氨酸的醇醛缩合反应。开发的可视化活性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醛缩酶的快速鉴定和高通量筛选。两种新型L-苏氨酸醛缩酶的鉴定以及活性检测方法的开发,不仅丰富了生物法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的酶库,也为下一步对L-苏氨酸醛缩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9.
王彦  马利庄  周忞 《生物磁学》2011,(15):2964-2966,2937
目的:研究一种综合考虑专家主观经验和机器学习客观规则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方法: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中医证候识别的方法,并编程实现了智能系统。系统融合中、西医多个特征构建决策属性,集成中医专家主观经验和机器学习客观规则联合辨证,实现了离散属性测度、相对属性权和合成属性权的计算方法。结果:构建了中医证候诊断系统,针对肝硬化样本病例学习辨证规则,并识别新样本的证候。结论:通过中医肝硬化数据进行系统的实例验证研究,表明该系统所得辨证结果与临床诊断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0.
耐盐好氧反硝化菌A-13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高效好氧脱氮的反硝化细菌,对菌株进行多项鉴定及条件优化,为后续富营养化人工湖水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反硝化培养基分离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周质硝酸还原酶亚基基因( napA)同源性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通过反硝化培养基,对菌株生长及反硝化的最适pH、温度、碳源、溶解氧、接种量等进行了考察.[结果]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高岐村某排污口分离出1株耐盐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A-13,多项鉴定表明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tutzeri,与Pseudomonas stutzeri DSM 50283亲缘关系最近.菌株生长及反硝化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3℃,最适碳源为丁二酸钠,最适摇床转速为150 r/min,最适接种量为5%.在此条件下,最大可去除NO3-浓度约为1900 mg/L.该菌能够在高盐培养基( 10% NaCl)中良好生长.对人工废水的净化效果表明,该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结论]分离所得好氧反硝化细菌为Pseudomonas stutzeri,将其命名为P.stutzeri YHA-13.具备高耐盐性的好氧反硝化功能的P.stutzeri未见报道.这对含盐废水/富营养化水体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