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揭示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 pipo基因的分子变异和结构特征, 文章根据文献报道的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pipo 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从感染PVY的马铃薯病叶中克隆获得pipo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特征, 并基于氨基酸序列使用贝叶斯法重建了Potyvirus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个PVY分离物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约235 bp)的特异性片段, 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它PVY 株系的pipo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在92%以上; 5′端均含有典型的G1-2A6-7 基序(motif), 无碱基插入/缺失, 所有的核苷酸变异都是碱基置换, 共发现13个多态性位点, 其中4个简约信息位点, 9个单一变异位点, 表明该基因高度保守, 但不同分离物也存在一定的分子变异; PIPO蛋白理论等电点11.26~11.62, 无信号肽和跨膜区, 是可溶的亲水性蛋白; 整个蛋白含有3个保守区, 其中位于10~59aa的基序最为保守。该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 可能是线粒体导肽。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 源于PVY不同株系优先相聚成簇, 而向日葵褪绿斑驳病毒(Sunflower chlorotic mottle virus, SuCMoV)与辣椒重花叶病毒(Pepper severe mosaic virus, PepSMV)的亲缘关系较PVY相比更近, 与前人的结果相一致, 表明PIPO蛋白可以作为研究Potyvirus系统发育关系的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AngⅡ通过靶向调控Notch1/Sox2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的增殖。 方法通过CCK8检测Ang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羟脯氨酸酸法检测AngⅡ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脂质体转染siRNA-Notch1构建Notch1低表达细胞模型,通过CCK8检测敲低Notch1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Notch1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LX2蛋白表达的影响。所有的检测结果都进行生物学重复。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CK8结果显示,AngⅡ(5、10、20、40、80 nmol/L)预处理A450值分别为0.67±0.06、0.88±0.07、0.98±0.07、1.08±0.07、1.23±0.07,较对照组0.57±0.05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45.76,P < 0.01),羟脯氨酸检查结果显示,AngⅡ(10、20、40 nmol/L)预处理组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2.60±0.20)、(3.47±0.25)、(4.17±0.21)mg/L,羟脯氨酸浓度较对照组(1.90±0.10)mg/L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75.18,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gⅡ10、20、40 nmol/L组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2、0.54±0.04、0.82±0.03,与正常对照组0.11±0.02发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400.50,P < 0.01)。Notch1干扰后,CCK8结果显示,siRNA-Notch1+AngⅡ组(10、20、40 nmol/L)A450值分别为0.53±0.06、0.83±0.03、1.03±0.03,与siRNA-NC+ AngⅡ对照组0.97±0.06,1.43±0.06,1.73±0.06比较发生降低(P < 0.01)。进一步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otch1敲低组(AngⅡ+ siRNA-Notch1)Notch1、HES1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7±0.12、0.77±0.06和0.50±0.10,分别与AngⅡ对照组2.83±0.15、2.20±0.10和1.17±0.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AngⅡ通过激活Notch1/Sox2信号促进肝星状细胞LX2增殖。  相似文献   
73.
实验室内营造不同升温模式,研究了2种规格(10和46月龄)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的存活率、耗氧率及体腔液免疫酶活力对不同高温水平(20、22、24、26、28℃)的响应,分析了2种规格虾夷扇贝在不同升温模式下的耐高温能力。实验设计了缓慢升温和快速升温2种升温模式。缓慢升温模式,将在15℃暂养的2种规格扇贝分别驯化到20、22、24、26和28℃温度水平(升温幅度为1℃·d-1),暂养14 d后进行实验。快速升温模式,将在15℃暂养的2种规格扇贝分别快速升温到20、24及28℃温度水平(升温幅度为4℃·d-1),暂养1 d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缓慢升温模式时,随温度升高,扇贝存活率逐渐降低,28℃时,46和10月龄贝存活率最低分别为96.7%和77.3%,此外,26~28℃时,各实验处理组,46月龄贝存活率显著高于10月龄贝(P0.05);2种规格扇贝耗氧率随温度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5~24℃时,10月龄贝的耗氧率显著高于46月龄贝(P0.05);28℃时,10和46月龄贝的耗氧率降至最低,分别为0.527和0.482 mg·g-1·h-1;另外,扇贝的体腔液免疫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也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相同升温模式下,46月龄贝的免疫酶活力显著高于10月龄贝(P0.05)。综上,规格较大的虾夷扇贝在不同高温水平时均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74.
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虾夷扇贝和缺刻症状虾夷扇贝外套膜细菌多样性,分别从健康和缺刻虾夷扇贝样品中获得20872和16333条有效序列.结果表明: 缺刻虾夷扇贝样品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分别高于健康虾夷扇贝样品;两个样品中细菌可以分为8个门,即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浮霉菌门、螺旋体门和柔膜菌门,其中前7个门类的细菌在健康和缺刻虾夷扇贝样品中均有分布;在健康虾夷扇贝样品中,变形菌门占绝对优势,占整个菌群的97.7%,次优势类群厚壁菌门占0.8%;缺刻虾夷扇贝样品中,优势类群为厚壁菌门,占整个菌群的52.2%,次优势类群变形菌门占47.7%.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索生活环境条件(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对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空间大小不等的笼具饲养中国树鼩,或给予利血平,分别在15、30、60、120、180 d时用乙醚吸入麻醉,从心脏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内皮素(endothelin,ET)、肾上腺素(adrenaline,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结果①将中国树鼩分别放入大笼(D1组)、小笼(X1组)单独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与大笼(D1组)比:小笼(X1组)T水平显著降低(P0.01),A、NA、ET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X2组T、A、NA水平均比小笼单独饲养(X1组)显著升高(均P0.01)。③利血平各组A、N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④小笼单独饲养(X1组)、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的动物均出现猝丧、食欲降低、睾丸萎缩、阴茎外露下垂等应激症状。利血平组中国树鼩均出现性情温顺,活动显著减少,食欲降低,停喂利血平,放入大笼饲养,动物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结论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均能引起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变化和心理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76.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非洲马铃果种子总生物碱、总黄酮、水溶性多糖含量,MTT法测定乙醇提取物不同分离部位的细胞毒活性,以及DPPH法测定不同分离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非洲马铃果种子总生物碱、总黄酮、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为5.70%、0.41%和3.04%;各分离部位中总生物碱的细胞毒活性最强,其对人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正常肝细胞株Chang-liver的IC 50值分别为11.99±2.22、8.72±6.11和7.31±4.39μg·mL-1;各分离部位中正丁醇相抗氧化活性最强,IC 50值为0.268±0.002 mg·mL-1。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道路交通污染及其空气污染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状况。介绍了交通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2)、碳氧化物(COx,包括CO和CO2)、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雨和臭氧(O3),以及细颗粒扬尘等污染物对昆虫发生和种群适合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交通污染影响昆虫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国内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此外,道路交通污染对周边生物环境也会造成相关的生态影响。今后应加强生态道路建设,减轻交通污染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及对其疫苗与救治药物效果评价提供平台,利用本室分离鉴定的虎源A/Tiger/Harbin/01/2002株(简称HAB/0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 雄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其MLD50,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d.结果感染小鼠呈现出规律的以肺炎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死率;测得该病毒对小鼠的MLD50为10-7.1/0.05mL.成功建立了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9.
以生物构件理论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对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种群构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产量构成指标是由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组成,随着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的增多和千粒重的升高,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的产量会明显增加,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2)主茎系统是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植株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显示了与其他构件组成间的整合作用;(3)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与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种群的生长关系都较密切,其中日照和温度是影响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分布和生长发育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而降水则为相对次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80.
帽儿山实验林场1998年春季鸟类环志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3月28日 ̄5月16日(50天)共环志鸟类1019只,日均20.4只,最高日65只,最低日6只。原地回收鸟5种82只,是几年来回收种类、数量最多的一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