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6例,根据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以下3组,即无动脉硬化组(276例)、单纯性动脉硬化组(598例)和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72例)。分析和比较三组之间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ALT水平逐渐升高,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AST水平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和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组,而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之间As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之间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LT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3048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LT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2.
大气CO2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大气CO2浓度长期升高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发生光合适应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盆栽冬小麦‘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控制室内设置2个CO2浓度(400和600 μmol·mol-1)、2个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的80%±5%和55%±5%),测定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光合特征曲线、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氮含量和收获后的籽粒产量等指标,探讨干旱条件下库源关系改变对叶片光合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小麦拔节期,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处理的小麦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没有显著增加,但通过提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电子向光化学方向的传递比例,增强了Rubisco的羧化速率,从而提高了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功能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电子向光化学方向的传递比例虽然较高,但PSⅡ实际光化学转换效率降低,Rubisco羧化速率和丙糖磷酸利用效率下降,以致最大净光合速率降低。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小麦单茎生物量、单穗粒数和穗粒重,降低了不孕小穗数,提高了籽粒产量。土壤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收获期小麦单茎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来自于生长前期的光合产物积累。生长后期光合适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功能叶PSⅡ实际光化学转换效率和丙糖磷酸利用效率的降低,而不是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方向的电子传递比例和新叶库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膜相关锌指蛋白MARCH5(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5)是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E3泛素连接酶,在调控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蛋白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在多种肿瘤中证实了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异常,但目前MARCH5在肝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作用均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ARCH5在肝癌组织与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长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62对肝癌癌与癌旁组织中MARCH5表达,以明确MARCH5在肝癌中的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2).利用q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4株肝癌细胞(SNU-354、SNU-368、HLE与HLF)与1株正常肝细胞HL7702中MARCH5表达,进一步分析MARCH5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改变。3).下调肝癌细胞中MARCH5表达后,利用EDU实验与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对肝癌细胞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1).MARCH5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 MARCH5在4株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3).下调MARCH5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结论:MARCH5在肝癌中表达显著上调并通过诱导增殖与克隆形成而促进肝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4.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在50℃、60℃和70℃下热处理0至30min,探讨了湿热处理对刺芹侧耳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刺芹侧耳蛋白的疏水性先升高后降低(P<0.05),总巯基含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此外,刺芹侧耳蛋白二级结构受到影响,在50℃和60℃下进行湿热处理后,其α螺旋含量降低,而在70℃下则升高,β-折叠含量减少,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增加;功能特性方面,刺芹侧耳蛋白在50℃、60℃和70℃湿热处理的20min内,其乳化和发泡性能分别提高(P<0.05)。因此,湿热处理可以增强刺芹侧耳蛋白的功能特性,并改善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评价表达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HepG2细胞系的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裂解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和近期致瘤性。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组、细胞裂解物组,每组小鼠各6只,腹腔分别接种空白培养液、细胞培养上清、细胞裂解物0.5ml。连续14天,每天观察记录动物毒性反应,14d后宰杀小鼠,取血测血生化指标,及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各组小鼠均存活。除对照组1例小鼠,细胞培养上清组1例小鼠,细胞裂解物组2例小鼠次日活动稍减少外,均未见异常反应。血液生化检测ALT、AST、AFP、TBIL无明显异常,且各组间无差别。普通光镜下各组动物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目的细胞系细胞培养上清、细胞裂解物对实验用昆明小鼠无明确毒副作用及短期致瘤性,可能提供一种安全的可用于生物人工肝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分析甲硝唑阴道准备联合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及乳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符合本研究相关标准并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用甲硝唑进行阴道准备。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个月时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给药,1次/d,2粒/次,10 d/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不处理。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时阴道乳杆菌数量、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分级差异,同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乳杆菌检出率、阴道菌群失衡率、pH值、FSFI分值。结果 (1)100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阴道乳杆菌数量、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度分级均显著减少,以Ⅰ级为主;术后3个月时以Ⅳ级为主。(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阴道乳杆菌检出率均升高,阴道菌群失衡率均降低,pH值均降低,FSFI分值均升高(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乳杆菌检出率、阴道菌群失衡率、阴道pH值、FSFI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乳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阴道菌群失衡率、pH值低于对照组,FSFI分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3)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P=0.022)。结论甲硝唑阴道准备联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被破坏,尤其以术后2个月最为明显,给予乳杆菌干预能促使被破坏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正常,减少术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7.
探讨高氧暴露对原代培养的胎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AECII)、成纤维细胞(LF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维甲酸(RA)的保护作用机制。通过建立高氧暴露原代培养的胎鼠AECII和LFs模型,以RA作为干预方式,采用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V-PI双标记)检测AECII和LFs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AECI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及caspase-3表达和LFsPCNA表达。结果发现:(1)与空气对照比较,高氧暴露12h,膜联蛋白V( )PI(-)和膜联蛋白V( )PI( )标记AECII数均显著升高(14.41±1.15vs2.80±0.19,P<0.01;61.07±3.06vs1.49±0.11,P<0.01);RA对空气暴露下AECII坏死、凋亡无明显影响,但明显下调高氧暴露下膜联蛋白V( )PI(-)和膜联蛋白V( )PI( )标记AECII数(8.04±0.79vs14.41±1.15,P<0.01;27.57±2.32vs61.07±3.06,P<0.01)。(2)高氧、RA对LFs坏死、凋亡无明显影响。(3)高氧暴露12h,明显降低AECIIPCNA表达(P<0.01),显著提高其p53(P<0.01)和caspase-3活性片段(P<0.01)表达;RA显著上调高氧暴露下AECIIPCNA表达(P<0.01),下调其p53和caspase-3活化片段表达(P<0.01)。(4)高氧、RA对LFsPCNA表达无明显影响。由此提示,高氧暴露,导致AECII大量凋亡、坏死,增殖受到抑制,同时,LFs所受影响较小,两种细胞对高氧暴露的差异性行为可能是导致未成熟肺组织异常重构的重要原因;RA通过降低AECII凋亡、坏死从而对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建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与肺成纤维细胞(LF)共培养模型,观察与LF共培养下AECⅡ的生物学特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AECⅡ形态和基本生长情况: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水通道蛋白5(AQPS)mRNA及蛋白质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Ki67表达。结果显示,与LF共培养时,AECⅡ能较好地保留其细胞形态。SP-C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加,而AQP5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则明显减少;LF促进AECⅡ增殖,使G2/M、S期细胞及表达Ki67^+细胞的比率明显增多。结果提示,AECⅡ与LF共培养时,能更好地保留其细胞形态、分化及增殖特性。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下调肝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提高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2、MMP7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N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组织(P0.05)。2).下调MFN1表达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MMP7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MP1、MMP2与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肝癌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激活MMP7表达,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产妇术前、术后6 h、12 h、24 h和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及泌乳素水平,并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患者术后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泌乳素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对照组恶心(Nausea)、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及安全性均较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更好,产妇术后血清泌乳素及5-羟色胺浓度显著提高,对于产后抑郁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尽早哺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