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雄激素受体基因中的CAG重复序列长度的多态性,与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危险判定因子。本文试图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UWB1.289中miR-155-5p对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55-5p在有BRCA1/2突变和无BRCA1/2突变的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细胞转染、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miR-155-5p模拟物和抑制剂的卵巢癌细胞UWB1.289中miR-155-5p的表达以及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SIRT1、BRG1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5-5p与SIRT1、BRG1之间的靶向性。运用CCK-8检测卵巢癌细胞UWB1.289中miR-155-5p对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无BRCA1/2突变的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相比,miR-155-5p在有BRCA1/2突变的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中低表达。转染miR-155-5p模拟物可增加卵巢癌细胞UWB1.289中miR-155-5p的表达,同时降低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SIRT1、BRG1的表达;转染miR-155-5p抑制剂可下调卵巢癌细胞UWB1.289中miR-155-5p的表达,同时增加SIRT1、BRG1的表达,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55-5p与SIRT1、BRG1存在特异性靶向结合序列。与对照组相比,干扰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以及miR-155-5p过表达均可增强卵巢癌细胞UWB1.289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结论:miR-155-5p可能通过影响同源重组修复基因增强卵巢癌细胞UWB1.289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0例EMs患者(实验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同时获取2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Snail、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在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nai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β-catenin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4.
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分离选育的乳酸菌进行混合培养,对浓缩培养条件进行正交试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及其比值作为考察指标。结果为以改良MRS为基础培养基,以6%番茄汁、0.3%玉米浆作为生长因素,42℃培养,过程采用流加氨水作中和试剂,使培养基酸度控制在pH 6.0,浓缩培养液中菌数可达9.15×109个/mL,球菌与杆菌比例为1.2∶1;最佳菌体收集时间为7.5 h;-30℃下冷冻干燥得到的乳酸菌发酵剂含活菌数达到8.2×1010个/g,球菌与杆菌比例为1.5∶1,发酵剂活性达0.435;0~4℃冷藏6个月,乳酸菌活性没有损失。产品可直接加入到灭菌奶中发酵,具有大众化特点,广泛用于各类乳品厂、饭店、食堂及家庭。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病变和宫颈鳞癌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HSH)检测10例宫颈鳞癌、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18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并以20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作对照.分析不同宫颈病变和宫颈鳞癌的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宫颈炎、CIN Ⅰ-Ⅲ和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异常细胞数分别为2.9、6.0、7.4 11.3、17.8和27.7.正常及宫颈炎、CIN与宫颈癌的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10.53%(4/38)、64.23%(43/68)、100%(10/10).细胞学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样本中,宫颈癌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CIN与正常宫颈及炎症(P<0.05),高级别CIN(CINⅡ、CINⅢ)明显高于低级别CIN(CINⅠ)(P<0.005).宫颈鳞癌Ⅱ期以上的hTERC基因扩增率高于Ⅰ期.结论: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病变恶性进展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6.
野生多叶棘豆中芦丁的动态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确定野生多叶棘豆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野生多叶棘豆中芦丁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其指标成分芦丁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多叶棘豆中芦丁的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在7月末8月初以前其芦丁含量有上升趋势,8月初以后其芦丁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为保证药材的质量,根据多叶棘豆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有必要在其最佳采收期采集药材.  相似文献   
47.
长豇豆的胚珠具内外两层珠被,内珠被在种子发育早期退化消失,种皮仅由外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径向伸长,外壁和经向壁增厚,形成约占成熟种皮厚度一半的栅栏层;亚表皮细胞发育为骨状石细胞层。第三层细胞类似于亚表皮层但细胞壁增厚不明显,其内方的多层薄壁细胞形成海绵组织。种脐具两层栅栏细胞,外栅栏层及其以外部分由珠柄组织发育而成管胞群。本文还对脐缝和管胞群的作用以及豆科种子的吸水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南疆束颈蝗属二新种:蝗总科:斑翅蝗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新疆南部地区束颈蝗属二新种,叶城束颈蝗Sphingonotusyechengensis sp.nov.及塔克拉玛束颈蝗Sphingonotus takrama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9.
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e C.L.Li 8562培养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获粗提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葡聚糖凝胶LH-20纯化,活性炭脱色,得到2个成份,8562-成份1,8562-成分2,以成分1为主。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表明8562-成份1、8562-成份2与环孢菌素A、环孢菌素C同质。8562-成分1的抗真菌试验显示了对半知菌和酵母菌具有明显拮抗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150μg/ml。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ALKBH5最近被证明是与各种癌症相关的RNA 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转移酶之一,但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ALKBH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检测ALKBH5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ALKBH5稳定过表达或敲减卵巢癌细胞系,采用CCK-8、平板克隆、划痕、Transwell 迁移和侵袭等实验研究ALKBH5 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斑点印迹实验,探究ALKBH5-HIF-1α环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ALKBH5在卵巢癌细胞系和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ALKBH5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A125水平、FIGO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相关,且高表达的ALKBH5水平与较差的预后相关。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出可靠的ALKBH5敲减/过表达稳转细胞系,CCK-8、平板克隆实验表明敲减ALKBH5降低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速率和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 迁移和侵袭实验表明敲减ALKBH5可抑制卵巢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LKBH5增强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速率、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进一步的实验发现ALKBH5和HIF-1α互相促进表达。结论: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通过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因此,抑制ALKBH5的表达可能是靶向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潜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