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在建立稳定的红藻氨酸(KA)诱发小鼠惊厥模型的基础上,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孕烯醇酮(Pe)及其拮抗剂孕烯醇酮硫酸盐(Pes)对小鼠下丘脑、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四个脑区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Pe能增加某些脑区3H-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量,下丘脑、海马和小脑差异显著(P<0.05或P<0.001),而大脑皮层差异不显著(P>0.05).Pe对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能被印防己毒素(Pic)阻断,对KA的致惊效应具有抑制作用.Pes 能显著降低各脑区GABAA受体的结合量(P<0.01或P<0.001),对惊厥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孕烯醇酮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惊厥效应,并且可能是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82.
长江中下游江滩防洪林对钉螺分布密度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发现在血吸虫疫区江滩主要防洪林有枫杨林、意杨林、旱柳林和芦苇林。在每一林地内取5块样地(20m×20m),每块样地均设5个样方(1m×1m),统计林底植物种类及盖度,测定样地光照和土壤湿度。同时在每个样方内随机设置一平方尺(即0.11m2)的样框调查地表钉螺数并统计其死亡率。经统计分析得出: (1) 疫区江滩枫杨林钉螺密度(每0.11m2内个数)与意杨林、旱柳林和芦苇林的差值置信区间分别为8.2809-18.2309、-0.7622-1.6462和5.3190-13.3809;(2) 枫杨林下常见的9种植物中, 益母草、葎草、紫苏、夹竹桃、篓蒿等与钉螺呈负相关,其中夹竹桃、益母草与钉螺显著负相关,化感作用明显;虉草、水芹、鸡矢藤和木贼呈正相关;(3)枫杨林群落生态因子与钉螺的相关性表现为: 最适宜于钉螺孳生的光照为5×100-15×100lx、土壤湿度为20%-40% 、林底植被盖度为40%-70%;(4)室内对照实验显示, 枫杨鲜叶0.5%浓度水浸液抑螺效果在6d后为84%,优于同浓度凋落物的42.7%钉螺死亡率。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防洪林群落结构,增强防洪林群落抑螺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在建立稳定的红藻氨酸(KA)诱发小鼠惊厥模型的基础上,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孕烯醇酮(Pe)及其拮抗剂孕烯醇酮硫酸盐(Pes)对小鼠下丘脑、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四个脑区--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Pe能增加某些脑区^3H-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量,下丘脑、海马和小脑差异显著(P<0.05或P<0.001),而大脑皮层差异不显著(P>0.05)。Pe对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能被印防已毒素(Pic)阻断,对KA的致惊效应具有抑制作用。Pes能显著降低各脑区GABAA受体的结合量(P<0.01或P<0.001),对陈词滥调厥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孕烯醇酮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厥效应,并且可能是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84.
明确DSSAT作物模型对东北地区主要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模拟适用性,对进一步开展东北地区DSSAT模型应用推广研究进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梨树县春小麦、大豆、谷子和马铃薯4种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3年田间试验资料对DSSAT模型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DSSAT模型中春小麦、大豆、谷子和马铃薯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茎部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99、0.92~0.99、0.96~0.99和0.97~0.98,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21%~26.01%、1.67%~33.24%、1%~15.34%和3.2%~28.08%,D值均在0.994以上;其中,春小麦生育期及产量拟合程度最高,其次为叶面积指数;大豆及谷子产量及叶面积指数拟合程度最高,其次为生育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拟合程度最高,其次为叶面积指数;而作物叶面积指数、叶片生物量、茎部生物量及地上部总生物量的生长动态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春小麦、大豆、谷子和马铃薯的决定系数均在0.84以上,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4.5%~38.2%、28.7%~47.4%、9....  相似文献   
85.
感染日本脑炎病毒(JEV)的恒河猴,出现脑炎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终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JEV感染猴体温升到超过39℃以上后的第2天,注射单克隆抗体(McAb)制剂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McAb经肌肉、静脉、硬脑膜下加肌肉等不同途径注射后,均有良好的疗效,对恒河猴的保护率达100%,其中以硬膜下加肌肉途径注射McAb的效果最佳。多次注射McAb,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本研究表明,将鼠源性McAb用于灵长类安全可靠,若过渡到临床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建立了单克隆抗体(McAb)介导细胞毒作用(ADCC)~(51)Cr释放试验的测定力法。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ADCC测定结果表明,5株抗HSV McAb介导ADCC的活性不同:McAb 1A12、2A8和1G8无ADCC活性;而1D10和2C5两株McAb作1:10稀释时,~(51)Cr释放率分别为27.09%和25.07%,稀释至1:100或1:1000时仍有ADCC活性。结果提示,不同的McAb抗原决定族诱导产生的抗体,在介导ADCC免疫保护作用上有差异,并为McAh治疗临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87.
黏膜免疫可以保护黏膜表面防止病毒入侵,也是对外周免疫病理性紊乱的一种有效的免疫处理方式。有效的黏膜免疫应答通常依赖于合适的佐剂,以引发机体从先天性免疫向适应性免疫过渡。目前,有3种细胞产物具有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潜力,它们是ADP-核糖基化的肠毒素(霍乱毒素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人工合成的非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序列,以及单磷酰基类脂A。本文综述了不同黏膜免疫佐剂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功能,概述了近期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8.
季节性干旱对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明确防旱避灾种植制度,可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湖南省代表站点1981-2007年的气候数据和作物生育期资料,依据干燥度和地形地势特点,划分不同类型区,并在各区域内选取代表站点和代表性种植制度,采用FAO推荐的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订正了作物系数。比较了主要种植制度的作物需水与自然降水适配度及作物需水与自然降水适配度保证指数,确定了湖南省基于自然降水的防旱避灾种植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基于自然降水资源的防旱避灾种植制度分别为:(1)湘中偏北湿润中低海拔地形复杂区和湘东北半湿润中低海拔山地丘陵区为麦-稻和薯-稻种植模式;(2)湘北半湿润低海拔平原区为油-棉、油-稻和豆-稻种植模式;(3)湘东偏北半干旱低海拔平原与盆地丘陵过渡区为油-苕、油-棉和油-稻种植模式;(4)湘东南较干旱中低海拔丘陵区为油-稻、麦-稻和薯-稻种植模式;(5)中南部较干旱中低海拔盆地区为油-稻和油-棉种植模式;(6)湘西北较湿润中高海拔中山低山区为薯-稻和油-苕种植模式;(7)湘西南较湿润中高海拔丘陵区为油-苕、油-稻、麦-稻和薯-稻种植模式;(8)湘西干旱高海拔山地丘陵区为油-苕和油-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交通运输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选取兰州市某交通干道,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了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土壤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而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绿化植物叶绿素和C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市交通导致土壤重金属Cr、Mn、Zn、Cu和Ni的含量均显著增高,且Cr、Pb和Cu达到了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Cu>Pb>Cr>Ni>Zn>Mn;槐树、月季、紫叶李和冬青卫矛对交通源重金属Pb、Mn、Zn、Ni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积聚作用;落叶植物槐树、月季和紫叶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路侧采样点>对照点,而常绿植物冬青卫矛和侧柏的叶绿素含量为对照点>路侧采样点,所有绿化植物叶片中Ca含量表现为路侧采样点>对照点,高的叶绿素和Ca含量可能有利于绿化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生存。交通运输导致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Cr、Mn、Zn、Cu和Ni等的积累;槐树、月季、紫叶李和冬青卫矛等对Pb、Mn、Zn和Ni具有不同程度的积聚作用,可推荐为相应重金属污染土壤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90.
【背景】挖掘兼具烟碱降解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功能的细菌资源,有助于保护土壤质量,实现绿色种植。【目的】分析烤烟根际细菌多样性,筛选可降解高浓度烟碱的PGPR。【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烟碱降解细菌。通过BOXA1R-PCR分析技术、16SrR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学地位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了菌株的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活性、溶磷能力、病原菌拮抗能力等PGPR指标,以筛选出高效PGPR,最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促生效果。【结果】分离得到58株烟碱降解细菌,根据BOXA1R-PCR指纹图谱选取11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58株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4个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58株细菌中48.28%的菌株可产IAA,27.59%具备溶磷能力,37.93%具备纤维素降解能力,G2-13、G2-3及HT2-8因促生与抗病特性突出而被筛选为目标功能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2-13菌株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可使株高与地上部鲜重分别增加33.05%与53.32%。【结论】烤烟根际存在较为丰富多样的烟碱降解细菌,它们在种植业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