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DAI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CT、MRI和SWI的信号特征及脑内病灶显示率。结果:SWI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脑CT扫描次之;常规MRI序列敏感性差,只有部分病灶显示。结论:CT、MRI和SWI对DAI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SWI是诊断DAI最有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琼脂扩散法从蓝麻黄内生菌中筛选出对农作物致病菌和动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XJEG-GF-82,其对对玉米小斑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8 mm和16 mm,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9、25、27 mm。根据XJEG-GF-82的形态特征和D1 D2区基因序列特征将XJEG-GF-82最终鉴定为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XJEG-GF-82代谢产物中检测出了生物碱和多糖,优化后XJEG-GF-82生成的多糖含量达160.233μg/mL。蓝麻黄内生真菌XJEG-GF-82给新型生物农药及天然药物的研发添加新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对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衍生化方法灵敏度好、分离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0 0),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75.1%~127.0%),进样精密度好(RSD为0.12%~3.42%)。PITC法在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显示了良好的测试准确性;而AQC法测定尿液中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超出线性范围,需要对尿样的前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研磨法首次从新疆药用植物骆驼刺茎和叶等组织中分离得到20株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出一株对作物致病菌的拮抗活性最强的内生菌XJAS-AB-1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将菌株XJAS-AB-11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该拮抗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经硅胶柱色谱及TLC从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分离出活性单体C2和H2-2。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分析证明化合物C2和H2-2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骆驼刺植物内生菌中蕴藏着较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是开发天然抗菌药物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105.
根据2002年7月的调查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养禽场鼠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鼠类可划分为2种群落,(1)褐家鼠 小家鼠群落;(2)小家鼠 灰仓鼠群落。同时对鼠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联合使用PAUP和 MacClade 程序进行支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一组数据,同时利用MacClade和PAUP两个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是支序系统学前沿学者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AUP^*4.0,MacClade4.0以及两者联合使用的优势,同时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黏附蛋白Cpm39,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重组载体pMD18-cpm39获得cpm39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MAL-p2X上,构建表达质粒pMAL-p2X-cpm39,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Cp39天然粘附蛋白的免疫血清经Western印迹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3,与预期结果相符,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MBP-Cpm39能与Cp39天然黏附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构建了表达质粒pMAL-p2X-cpm39,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黏附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蓝麻黄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蓝麻黄(Ephedra glaoca). 2材料类别2000年11月下旬,从新疆托克逊县科委蓝麻黄人工种植实验地取蓝麻黄,连土移栽到大花盆中,放到温室中培养,以其新生幼枝条为外植体. 3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 NAA1.5 mg·L-1(单位下同);(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MS KT 0.05 2,4-D 1.0;(3)诱导芽分化培养基:MS 6-BA 3 IAA 0.2;(4)诱导腋芽培养基:MS 6-BA 0.4.以上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7%琼脂,pH 5.6~5.8.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15 h·d-1,光照度2 000~3 000 lx.  相似文献   
109.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究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时空特征,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进的Tullgren法采集土壤螨类进行分类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共采集土壤螨类33208只,隶属4亚目86科140属。其中Ceratozetes和Oribatula为优势类群。不同垂直带生境土壤螨类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个体数依次为ⅥⅪⅧⅨⅠⅩⅦⅣⅤⅡⅢⅫ。垂直分布表明不同土层间的个体数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螨类主要集中分布于表层土壤。不同生境土壤螨类在不同季节均有显著差异(P0.05),个体数依次为9月4月7月11月。在12种不同生境之间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ⅠⅤⅣⅥⅢⅩⅡⅨⅧⅦⅪⅫ,而Margalef(M)丰富度指数依次为ⅠⅥⅢⅩⅪⅧⅤⅣⅦⅡⅨⅫ。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间的相似性处于中等不相似。结果表明研究流域不同垂直带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境和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0.
氮沉降增加将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固碳, 但如何影响草原生态系统CO2交换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同时, 不同类型和剂量氮素对生态系统CO2交换影响的差异也不明确。选取内蒙古额尔古纳草甸草原, 开展了不同类型氮肥和不同剂量氮素添加条件下生态系统CO2交换的野外测定。实验设置尿素和缓释尿素2种类型氮肥各5个剂量水平(0、5.0、10.0、20.0和50.0 g N·m-2·a-1)。结果显示, 生长季初期及中期降雨量低时, 氮素添加抑制生态系统CO2交换; 而生长季末期降雨量较高时促进生态系统CO2交换。随着氮素添加水平的提高, NEE和GEP均显著增加, 当氮素添加量达到10 g N·m-2·a-1时, NEE和GEP的响应趋于饱和。2种氮肥(尿素和缓释尿素)仅在施氮量为5 g N·m-2·a-1时, 缓释尿素对生态系统CO2交换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尿素, 在其它添加剂量时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 氮素是该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限制因子, 但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强烈地受降雨量与降雨季节分配的限制, 不同氮肥(尿素和缓释尿素)对生态系统CO2交换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