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一株腈水合酶产生菌的培养及酶转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诺卡氏菌KY1023能利用乙腈作为生长的碳源和氮源.最适培养条件为(g·L-1)葡萄糖10,醇母膏20,玉米浆10,诱导剂10,MgSO4·7H2O 0.5,K2HPO40.5,KH2PO40.5,pH7.0,菌株在28℃、250rpm条件下培养24h,丙烯酰胺酶活力达到1330μ/ml.休眠细胞在3h以内,可积累丙烯酰胺浓度达到250g·L-1,乙酰胺浓度达到400g·L-1.  相似文献   
132.
grp75对细胞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grp75的功能,对过表达grp75的CHL细胞进行了无糖培养以施加能量代谢应激,运用台盼蓝染色计数、LDH释放测定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评估其损伤程序。结果显示,无糖培养5h,过表达grp75细胞和对照组细胞比较,细胞活率、亚二倍体细胞率均无明显差别;无糖培养10h,过表达grp75细胞的活率高于对照组(P〈0.01),亚二倍体细胞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糖培养至20h,两组细胞活率和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干法制粒工艺中粒度分布对微生态活菌片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干法制粒工艺制造粉料,通过对不同粒径的片重、硬度和脆碎度进行测定,确定出压制素片的颗粒最佳粒径范围,然后对工艺参数压辊压力、加料速度和压辊转速进行正交试验,选择所制颗粒的粒径与最佳粒径一致的工艺为最优工艺,再通过对最佳工艺压制出的片剂进行稳定性研究,从而验证粒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粒径分布在20~80目时,片剂重量、硬度和脆碎度的结果不仅符合标准还较稳定。工艺参数中压辊压力为110KN、加料转速为70rpm、压辊转速为9.0rpm时所压制片剂的粒径范围在20~80目时所占最大,约97.82%。对产品中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6个月稳定性检测再次确定粒径分布在20~80目时,产品质量最优。结论干法制粒工艺粉料粒径分布在20~80目时,微生态活菌片剂质量为最优。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锰作用下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凋亡相关的形态学、生化指标改变。方法:用200,400,600,800μmol/LMnCl2的培养液,分别作用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1,2,3,4d后,用MTT筛选锰的细胞毒性剂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nCl2对PC12细胞基因组DNA的影响。结果:MTT实验显示200-800μmol/L MnCl2作用4天对PC1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趋势,600μmol/L MnCl2作用4d对PC12的抑制率可达50%以上。600μmol/L MnCl2作用4d电镜可见细胞凋亡,同样条件下细胞DNA碎片化。结论:PC12细胞在锰作用下发生增殖抑制,原因是锰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5.
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是高度保守的热激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细胞内主要行使伴侣蛋白的功能,帮助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还与细胞内多个因子结合,参与细胞内多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现就Grp75的基因定位、蛋白质分布和功能以及临床研究展开本综述。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TGF-β1对不同阶段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2周、6周哮喘大鼠模型,分别以1μg/L、10μg/L和100μg/LTGF-β1干预ASMCs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TGF-β1对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 2周和6周哮喘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分别为(34.31±1.41)%、(35.96±3.46)%;(0.546±0.005)、(0.559±0.009)与对照组(12.24±2.64)%、(0.289±0.009)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2周、6周哮喘模型组的各TGF-β1干预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与各自哮喘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1),10μg/L和100μg/LTGF-β1组比1μg/LTGF-β1组对ASMCs增殖作用明显增加(P〈0.01),10μg/LTGF-β1组和100μg/LTGF-β1组相比,ASMCs增殖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无明显变化,两种浓度增殖作用无有明显差别(P〉0.05)。而2周和6周哮喘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TGF-β1干预后的差别不大(P〉0.05)。结论与正常鼠相比,2周和6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6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较2周哮喘大鼠增殖更明显。经TGF-β1干预后,2周和6周哮喘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增殖增强,提示TGF-β1可能在哮喘早期阶段即可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各阶段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持续增殖。  相似文献   
137.
白莺山古茶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栽培茶树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白莺山古茶的大理茶素、儿茶素类、茶掊素、没食子酸、咖啡因和茶氨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和茶多酚含量.在与野生大理茶及栽培大叶茶(普洱生茶)进行多成分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形态性状的变异与进化,讨论白莺山古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野生大理茶和栽培大叶茶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莺山古茶的品质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为白莺山丰富的古茶种质资源的深人系统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多种过渡类型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比较,为栽培大叶茶的起源和大理茶作为大叶茶的野生基源之一的假说提供了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8.
L-乳酸的发酵生产和聚L-乳酸的化学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乳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石化资源的不断紧缺,众多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受到了限制。以生物质资源为基础的L-乳酸因此被大量用于加工生产成聚L-乳酸等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正是由于L-乳酸需求量的增大,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生产L-乳酸显得尤为重要。系统综述了L-乳酸生产菌株的选育,用于L-乳酸发酵生产的廉价资源的开发利用,L-乳酸的发酵生产和L-乳酸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正是基于上述四个部分:菌种方面,以可以高效代谢利用廉价底物,且营养需求低的选育目标获得了多个优良的生产菌种,然而具备综合代谢优势的菌种还有待进一步选育;发酵底物方面,已开发利用多种廉价,来源丰富且易于菌种代谢并高效转化成乳酸的底物,但是对这些底物工业规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酵工艺方面,建立了环境友好型,劳动强度低的发酵工艺,然而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后提取方面,通过选育低营养需求的生产菌种和采用新型发酵工艺有效地简化了后提取过程,但是实际应用方面仍受发酵工艺成本高的制约。最后对聚L-乳酸的化学加工以及聚L-乳酸的生物降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ICU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法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ICU51例采用丙泊酚镇静配合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配合情况和鼻腔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插管时间35s-75s,无心跳骤停和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配合佳,生命体征变化不犬,4例患者出现轻度鼻腔出血,予稀释后肾上腺素滴鼻后缓解。结论:气管插管的成功与专业医师的操作技巧密切相关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程观察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对牙周病,外伤及肿瘤等造成下颌骨缺损、口腔软组织与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出人体DPSC,用流式细胞仪进行了鉴定,并进行DPSC成骨、成脂、成神经的分化研究。结果分离出3株DPSC,流式细胞分析表明DPSC表达CD73和CD90标志物,但不表达生血干细胞标志物CD34。用茜素红染色表明DPSC能分化成骨细胞,油红O染色表明DPSC能分化成脂肪细胞,免疫免疫荧光染色表明DPSC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标志物TUJ1。结论组织块培养能够高效快速分离表达CD73和CD90的DPSC,在体外诱导条件下DPSC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此研究为DPSC在治疗和修复骨组织缺损和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