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01.
用RAPD方法对平菇、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本实验用28个随机引物对平菇、香菇及其融合子进行PCR扩增, 在融合子谱带中,有64条与平菇相同(与平菇的相似指数SI=70.6%),14条与香菇相同(SI=33.6%),另外有26条谱带为双亲与融合子所共有。本实验结果说明融合子是双亲融合的产物,但在融合过程中,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不等。本实验首次在食用真菌中获得了原生质体融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我们认为,在食用菌研究中,RAPD将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分析方法。 Abstract:RAPD is a novel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P.sapidus,L.edodes and their intergeneric fusants were tested by RAPD method using 28 randomly selected primers.In bands gained from fusants by amplification reaction,there were 64 bands with the same position as in P.sapidus (the similarity index (SI) was 70.6%),14 bands as in L.edodes.This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fusants are true hybrid derived from protoplast fusion procedure,but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two parents were not equal.Molecular biological evidence of protoplast fusion had obtained first time in edible mushroom by RAPD method in this experiment,we suggest that this technique is a valuable genetic marker for mushroom study.  相似文献   
302.
沱江宽体华鳅繁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10年4~11月采集于沱江资中段的573尾宽体华鳅(Sinibotia reevesae)进行了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华鳅性腺发育分为6期,5月卵巢发育到Ⅳ期,精巢发育到Ⅴ期。繁殖期在5~8月,盛期为6~7月,可通过胸鳍和生殖孔差异辨别性别。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5,2~3龄性成熟,性成熟最小年龄两性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雄性(Ⅴ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1 mm,体重5.43 g,成熟系数4.76%,雌性(Ⅲ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76 mm,体重7.80 g,成熟系数1.46%。成熟卵巢中卵子大小基本一致,卵径分布为单峰型,属于单次产卵类型;繁殖群体体长76~120 mm,体重7.80~41.60 g;卵小,沉性,野生条件下胚胎发育需要流速较快的流水环境。  相似文献   
303.
丰江岳  钟辉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6):2322-2331
脂肪性肝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脂质代谢异常是脂肪性肝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研究高尔基体糖蛋白(Golgi protein 73, GP73)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选用八周龄C57BL/6J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搭载GP73的腺相关病毒(AAV-GP73),构建肝脏特异性高表达GP73的小鼠,通过对肝脏进行脂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小鼠肝脏中的脂质尤其是甘油三酯明显增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显示,GP73通过引起脂代谢产物的改变导致诸多与细胞代谢活动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紊乱,特别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癌细胞胆碱代谢更可能发生失调。研究表明,GP73可能通过参与调控脂类代谢并促进肝脏内脂质积累诱发脂肪肝。  相似文献   
304.
305.
实验建立了Sindbis病毒在BHK-21细胞内蚀斑形成的方法,Sindbis病毒接种于BHK-21细胞内,3天半染色,结果显示蚀斑清晰可见,直径为2-4mm,病毒滴度已达高峰期,同时将此方法用于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实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客观,Sindbis病毒在S/D低pH孵放法等灭活病毒实验中作为有脂质包膜类病毒的指示病毒具有相对稳定性,较为适宜并且能客观的体现出各种灭活方法灭活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6.
杨梅  岳亚文  张劲松  唐庆九  冯娜  韩伟 《菌物学报》2022,41(9):1519-1528
多篇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构效关系和作用靶点尚未系统比较。本研究以45种灵芝三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的增殖抑制测定,来评价化合物抗肿瘤的能力。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三萜和子实体中性三萜的活性较强。进一步采用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12种活性较强的灵芝三萜与5种抗肿瘤作用相关蛋白p53、Bcl-xl、EGFR、IL-2和VEGFR2之间可能的作用靶点,推测三萜化合物抗肿瘤能力与其结构上的乙酰氧基和母环上的共轭双键有关。其中,具有这一特征的含有3个乙酰氧基的ganoderic acid T,其抗肿瘤活性最强。本研究为灵芝三萜活性位点的寻找和结构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07.
冯娜  岳亚文  程池露  杨梅  汪旵  张劲松 《菌物学报》2022,41(9):1341-1353
菌丝体作为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生理阶段,会产生不同于子实体和孢子的特定结构的灵芝酸类三萜化合物。本文总结了灵芝菌丝体中已发现和鉴定的三萜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灵芝菌丝体三萜在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等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08.
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是推动生态系统有效管理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涉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的研究仍相对较少。选取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典型平水年份2018年粮食生产、碳固持、土壤保持和产水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空间制图,探讨了海拔、降雨量、植被覆盖度3种环境因子梯度下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规律,采用均方根偏差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碳固持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土壤保持和产水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西部。海拔、降雨量和植被覆盖度显著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碳固持、土壤保持总体上随着环境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粮食生产随着3种环境因子梯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面来看,碳固持与产水量为弱权衡关系,土壤保持与粮食生产为中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多为强权衡关系。由于多种环境梯度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随海拔梯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加强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而降雨量增加显著减弱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因此,今后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和功能整体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应更加注重统筹不同环境梯度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309.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FullCoV)将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 幼虫膜蛋白cDNA连接到pPR3-N载体上,构建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方法】提取2-3日龄中华蜜蜂工蜂幼虫总RNA;分离mRNA后,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幼虫膜蛋白cDNA第1链,并合成双链cDNA。在双链cDNA的5′端加上带有重组序列的接头后,通过FullCoV技术与载体pPR3-N进行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电转化到DH10B感受态细胞,构建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并对该文库插入片段大小和文库滴度进行检测。【结果】通过FullCoV技术成功构建了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经检测,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cDNA文库的总库容量为1.5×10^7 cfu,文库滴度为3×10^6 cfu/mL,重组率达到100%。【结论】本研究利用FullCoV技术成功构建了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cDNA文库,为进一步探究感染中华蜜蜂的病原微生物与宿主蛋白互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0.
目的:探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散光、眼压,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散光和眼压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裸眼视力、散光和眼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