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22.
从桔汁矿化水饮料中分离到一株编号为9191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假单胞菌属已报道的种均不相同.该菌株具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O-F葡萄糖为非发酵型,不产生荧光色素,不产生脓菌素,不产生类胡萝卜色素,对葡萄糖呈碱反应.经类脂粒染色后细胞内可见PHB颗粒积聚.脲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反硝化阴性;不水解淀粉和明胶,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41℃下不生长,在麦康凯和SS平板上不生长.在0.85%CaCl_2的牛肉汤中不生长;利用β-羟基丁酸作为唯一碳源;DNA中G+C含量为65.15mol%.因此定为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个新种.根据其对生理盐水敏感的特性,命名为盐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alosensibilis Zou & Cai nov.sp.).  相似文献   
23.
24.
褐飞虱(Nilaparvata tugens Stal)是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探索诱变染色体技术来控制褐飞虱的繁殖和为害,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Caenorhabditiselegans是发育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已研究得相当深入的一种生物,因而频频出现在许多遗传学文献中。然而,在中文文章中,C.elegans却往往没有一个准确的名称。比较多的是采用“线虫”或“一种线虫”的叫法。显然,这就如同将...  相似文献   
26.
鲢,鳙,银鲫和因头鲂肠道G细胞定位与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黔生  方之平 《动物学报》1995,41(2):167-17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用胃泌素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4种无胃养殖鱼肠道G细胞进行检查,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G细胞存在,G细胞集中分布在前肠前段,主要位于肠褶的顶部和中部,在肠上此和杯状细胞之间穿插,它们的形态多样。本文对4种鱼肠道G细胞的分布特点与哺乳动物、鸟类及其他无胃硬骨鱼类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这4种鱼肠道G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28.
科尔沁沙质草甸草场不同牧压条件植物群落分异数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TWINSPAN分类和PCA及DCA排序技术分析了沙质草甸草场放牧试验引起地植物群落分异的特征,主要结论为:放牧强度是引起群落分异的主要原因,群落的分异主要表现在高度和现存生物量上。放牧引起群落变化的动力主要是放牧强度。而无牧条件下群落变化的主要动力是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当地的放牧强度处于中牧与重牧之间,属于过度放牧。这是引起草场退化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透过玻璃窗的室内非直射日光(简称室内日光)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国外早有报道,国内报道尚少,而且有些微生物学实验室对此重视不够。我们在对“消毒”的研究中,发现实验菌生长不规律,既不是培养基的质量问题,也不是技术操作的差异。而是由于实验时将琼脂平板接种菌液的一面朝上,放置的位置离窗距离  相似文献   
30.
在海拔2300m选择健康成年男性5人,急进抵海拔4660m,用多导监测仪分别在两地连续7h监测夜间睡眠、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自身对比。结果发现:(1)急进高海拔后,总睡眠时间、有效睡眠指数、Ⅲ~Ⅳ期深睡眠均较中度高原减少(p<0.01);总觉醒时间、Ⅰ~Ⅱ期浅睡眠高海拔较中度高原增多(p<0.05):(2)急进高海拔后,有3名健康人出现周期性呼吸,其中1名健康者出现周期性呼吸119次,伴有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低Sao_2为78%;(3)同海拔高度夜间睡眠时与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中度高原下降4.2%,高海拔下降11.2%(p<0.01);高海拔与中度高原夜间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下降7.4%,睡眠时下降14.4%(p<0.001)。结果提示:(1)睡眠加重了高原人原有的低氧血症;(2)低氧血症导致睡眠结构的紊乱和睡眠质量的降低;(3)睡眠中出现的周期性呼吸,应视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4)频发的周期性呼吸或睡眠呼吸暂停将影响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