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供试材料为野生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的子房、茎和叶。在附加0.5毫克/升NAA和1毫克/升玉米素或再加2毫克/升2,4-D的MS培养基中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MS+KT(2毫克/升)或KT(2毫克/升)+IBA(0.2毫克/升)的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大量的绿苗。苗分正常苗和异常苗两种类型,目前为止,沙枣愈伤组织无性系已继代培养了22代,将近两年的时间仍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外源激素对正常苗的分化有直接的影响,高浓度的KT水平可促进正常苗的分化,其最佳浓度为4毫克/升,正常苗诱导频率可高达83—86%,基本上解决了分化的问题;高浓度的6-BA虽也能提高分化率,但异常苗占优势。试管苗形成的途径有二,一是通过不定芽的方式产生,一是通过胚状体的方式产生。沙枣胚状体原始细胞的来源有三种情况:(一)由紧邻表皮细胞的单个薄壁细胞产生,这种方式占优势;(二)由表皮细胞横裂产生;(三)由表皮细胞及其下面相邻的薄壁细胞同时分裂共同参与胚状体的形成,即二者的嵌合体。胚状体的发生与合子胚的发生过程基本相似,但在其发育的早期阶段无典型的基细胞与顶细胞之分,故也缺乏典型的胚柄结构,随着胚状体的长大,表皮细胞被撑破,其周围的薄壁细胞内含物被吸收而解体,最后胚状体脱离开愈伤组织的表面,孤立出来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相似文献   
52.
“食品微生物学”是面向食品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该课程存在的思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和协同培养系统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科研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创设“一链三融,践行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融合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科学研究与课堂学习、区域产业与专业教学,将学科、产业优势转化为创新教学资源,提升“两性一度”,实现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赋能食品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3.
花棒胚胎学研究马虹,屠骊珠,王迎春,李勇(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花棒(Hedysarumscoparium)隶属豆科,岩黄茂属,为沙旱生半灌木,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植被的优势植物及优良的固沙先锋植物。关于花棒胚胎学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有过...  相似文献   
54.
竹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竹叶花椒(Zanlhoxylum armatum DC.)树皮中分离到13种化合物,经波谱(UV,IR,NMR,MS)分析及理化常数的对照,鉴定出其中的9种,它们是:β-白檀酮(β-amyrone)(Ⅱ),β-香木脂醇(β-amyrin)(Ⅱ),L-细辛素(L-asarinin)(Ⅳ),L-芝麻素(L-sesamin)(V).L-竹叶椒脂素(L-planinin)(Ⅵ),β-胡萝卜甙(β-daucosterol)(X),香草酸(Vanillic acid)(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Ⅻ),和一长链混合脂肪酸(二十四酸为主)(A mixed long-chain fatty acid)(Main in C_(24)H_(48)O_2)(Ⅻ)。其中的晶Ⅱ和Ⅺ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到,晶Ⅱ,Ⅴ,Ⅹ,Ⅺ和Ⅻ为首次从本植物分离到。 其余4种化合物正在鉴定中。  相似文献   
55.
从芸香科植物狄叶花椒(Zanthoxylum stenophyllum Hemls)根皮中分到5个化合物。通过IR,Uv,MS,1HNMR,13CNMR,1H-1Hcosy,13CNMR-APT,13CNMR-DEPT,元素分析等手段,单体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双狭叶花椒碱(bistenofine),鹅掌楸宁(liridenine),Decarine,Arnottianamide。其中双狭叶花椒碱是一种新生物碱。  相似文献   
56.
狭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II)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芸香科植物狄叶花椒(Zanthoxylum stenophyllum Hemls)根皮中分到5个化合物。通过IR,Uv,MS,~1HNMR,~(13)CNMR,~1H-~1Hcosy,~(13)CNMR-APT,~(13)CNMR-DEPT,元素分析等手段,单体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双狭叶花椒碱(bistenofine),鹅掌楸宁(liridenine),Decarine,Arnottianamide。其中双狭叶花椒碱是一种新生物碱。  相似文献   
57.
人体原发性肝癌癌基因谱的研究已经证明,N-ras基因是人体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转化基因之一。另外,在大多数人体原发性肝癌组织中N-ras基因转录的mRNA有过量表达,且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但应用裸鼠人体肝癌模型作癌基因表达的研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Northern blot,斑点杂交,western Immunoblot,凝集素亲和电泳及聚丙烯酰胺梯度电泳方法分别检测裸小鼠肝癌移植瘤中C-ras基因簇(N-ras,H-ras及K-ras),甲种胎儿蛋白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结果提示C-ras基因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N-ras基因表达水平要比H-ras高8倍,比K-ras高20倍左右,同样AFP及GGT基因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经ras-p21单克隆抗体检测,发现肝癌组织抽提液中p21呈现阳性反应;AFP亚型分析提示AFP分子变异体属肝癌特异性分子亚型;GGT同Ⅰ酶酶谱分析表明组织中仅合成肝癌特异性GGT同Ⅰ酶酶谱(Ⅰ’,Ⅱ’)。上述结果充分表明癌基因及癌发育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癌细胞去分化性,分裂旺盛程度及细胞恶性度相关。最后文内还对裸小鼠人肝癌移植瘤中二类基因的相关性作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59.
作者用形态学和解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眼子菜属植物的茎和叶进行了比较分类学的研究。经过研究内蒙古有10种,其中5种是世界种:P.perfoliatus L.,P.cripus L.,P.pectinatus L.,P.panormitanus Biv.,P.lucens L.; 2种是东亚种:P.distinctus A.Benn.,P.malaianus Miq.;还有P.vaseyi Robbins是东亚北美种;P.zosterifolius Schum.是欧亚大陆种,P.intramongolicus Ma是内蒙古特有种,也是一个新种。根据叶的形态特征:形状和大小,先端和叶基、叶脉的数目,叶柄的有无,托叶与叶片分离或合生,浮水叶的有无等,绘出叶的形态比较图(图版1)。根据茎和叶的解剖学特征:茎中内皮层的结构(O型或U型),中柱内维管束的数目及排列的方式,叶的主脉内维管束的数目,同化薄壁组织内机械束的有无等,绘出茎、叶的解剖图(图版2-4). 作者以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出分种检索表。许多中国文献认为中国有P.natans L.的分布,经作者研究应订正为P.distinctus A.Benn.,前者分布于欧洲和巴基斯坦。文章最后有本属植物标本采集点分布图(图版5)。  相似文献   
60.
应用稳态荧光和纳秒时间分辨瞬态荧光技术,以不同性质猝灭剂探测了神经节苷脂GM3诱发的Ca 2+-ATP酶构象的变化.结果显示,GM3可使重建的Ca 2+-ATP酶蛋白内源荧光寿命明显延长;并且能不同程度地减弱离子性猝灭剂碘化钾(I-)和脂溶性猝灭剂竹红菌乙素(HB)对Ca 2+-ATP酶色氨酸(Trp)内源荧光的猝灭程度.进一步用时间分辨荧光猝灭动力学分析,当体系中有GM3存在时,HB对该蛋白不同荧光寿命组分的Trp内源荧光猝灭的幅度减小.猝灭常数(Ksv)明显降低.说明GM3依靠其亲水糖链和疏水的神经酰胺链作用,不仅可以改变重建Ca 2+-ATP酶蛋白嵌于膜脂疏水区内部的构象,使位于膜脂疏水区不同部位的Trp残基更加趋向排列于亲水-疏水域界面;而且还使Ca 2+-ATP酶亲水-疏水结构域之间更趋接近,致使整个酶蛋白分子呈现较“紧凑”的构象,表达较高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