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比较三硫磷、乐果及杀螟硫磷的药效,我们于1964年在上海农药研究所试验场进行了盆栽和小区试验,兹将结果报导如下。 一、试验方法及结果 做试药剂:25%三硫磷乳剂(上海农药厂批号:64年4月18日2)  相似文献   
62.
猕猴(Macaca mulatta)又名恒河猴在一生中有两套齿列,即29个乳齿和32个恒齿。两套齿列的各类牙齿的生出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其齿面可以随同年龄增长而遭受磨损。因此,研究其牙齿状况,可以作为估计其年龄的指标。 国外舒尔策(Schultz)等专门研究过恒河猴齿序与其年龄的关系。我们对家养下出生的44只恒河猴(24只,20只)和1只猕猴种间杂种(即雄Macaca mulatta与雌M.nemestrina杂  相似文献   
63.
幼年猕猴某些生长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4.
无尾两栖类繁殖生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都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愿望,但往往限于条件和苦于不熟悉方法,愿望难以实现。现就无尾两栖类繁殖生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一介绍,供教师在进行当地某种无尾两栖类研究时参考。 (一)繁殖地点一般讲无尾两栖类的繁殖地点并不太隐蔽,多数种类是在水中繁殖,有的在静水内,有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迄今已报道过的白化动物种类、白化动物的共同特征、基因突变与动物白化的关系,白化动物新品系培育方法的基本知识及实例,以及国内培育白化动物新品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66.
东方铃蟾繁殖期的生态及形态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方铃蟾在连云港云台山的繁殖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产卵持续期约40天左右。但室温在18℃时抱对产卵集中在一星期内。卵分批产出,每雌平均产卵3.3批,持续期平均为21.6小时,产卵数平均为238.3枚。繁殖期雄性十几倍于雌性。食性以昆虫为主,但在缺少动物性食物的饲养环境中能大量吞食水草。文中还给出了繁殖期的某些形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7.
山地麻蜥越冬及其耐蚀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邹寿昌  孙玉芳 《四川动物》1998,17(4):179-180
根据调查,徐州山地麻昕的入蛰时间为12月是旬;出蛰时间为翌年2月中旬,冬眠期为2个月左右。冬眠期山地麻晰有较强的耐蚀能力。  相似文献   
68.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物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14个主要树种为材料,研究了树种物候的主要特征,编制了物候谱,考察了树种物候期与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主要万分分析方法,揭示了各物候期平均温度和≥5℃积温地 物候表现最为密切。对于树木开花期的诱导,光和温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在萌动-展叶期中,降雨量和光照则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东主铃蟾与中华大蟾蜍的心肌,腓肠肌和小肠平滑肌肌球蛋白钙激活ATP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方铃蟾与中华大蟾无理蜍均显示出Ca++-ATP酶活性的组织特异性。此外,东方铃蟾的心肌和腓肠肌中的Ca++ATP酶活性低于中华大蟾蜍中相组织的酸活性;而东方铃蟾的小肠平滑肌中Ca++ATP酶活性却高于中华大蟾蜍小肠平滑肌中酶活性。上术Ca++-ATP酶活性的差异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中国闭壳龟属(Cuora)研究概况--兼评金头闭壳龟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简略回顾了中国闭壳龟属动物的研究概况,包括系统学、化石、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布、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等方面,还讨论了金头闭壳龟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