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γ-氨基丁酸对低氧胁迫下甜瓜幼苗多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域一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下外源添加γ-氨基丁酸(GABA)对甜瓜幼苗多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通气对照相比,低氧胁迫处理的甜瓜幼苗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GABA含量显著提高,同时多胺合成酶活性提高诱导多胺含量显著增加,但二胺氧化酶(DAO)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也显著提高;根系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导致根系游离态腐胺含量较高,而叶片乌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导致叶片游离态亚精胺(Spd)含量较高;根系游离态DAO和PAO活性显著低于叶片,其细胞壁结合态PAO活性显著高于叶片.与低氧胁迫处理相比,低氧胁迫下外源添加GABA处理的甜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GABA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而GAD活性显著降低;精氨酸、鸟氨酸、甲硫氨酸含量的提高促使多胺合成酶活性显著提高,从而诱导多胺含量显著增加,DAO和PAO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酶法制备海洋活性肽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活性肽(Marine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优化机体代谢环境、有益于机体健康的一类多肽。酶法制备海洋生物活性肽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适当的蛋白酶水解海洋生物蛋白来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一种方法。海洋生物活性肽在降血压、抗氧化、抗凝血及抗菌等方面效果显著,对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巨大潜力。介绍海洋生物活性肽在酶解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活性多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DGGE技术监测生物制氢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生物制氢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 揭示混合菌群的生态学效能. 从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CSTR运行不同时期取活性污泥,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产氢混合菌群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 研究表明, 反应器从启动到乙醇型发酵稳定的运行, 经历了明显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 28天后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恒定, 形成顶级群落. 16S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优势种群为低G +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支的Clostridium sp.和Ethanologenbacterium sp., b变形菌亚纲的Acidovorax sp., g变形菌亚纲的Kluyvera sp.和一些未被培养的拟杆菌群的细菌和螺旋体. 21天后产氢细菌Ethanologenbacterium sp., Clostridium sp. (Clostridiaceae bacterium 80 Kb)和一些未被培养的螺旋体群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形成乙醇型发酵群落, 产氢量大幅度提高. 群落经过演替微生物多样性增强后降低,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Clostridium sp., sp., Kluyvera sp.和未被培养的拟杆菌群等是构成群落结构的基本种群, 混合菌群之间存在着共代谢作用, 共同决定产氢效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 MSCs-Exo)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鼠的作用。无菌条件下从人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收集上清,提取外泌体并鉴定。健康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对照组、低氧组、低氧+MSCs-Exo组,每组7只。低氧组和低氧+MSCs-Exo组在氧浓度为10.08%、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低氧舱连续饲养4周,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低氧+MSCs-Exo组在低氧前及低氧第1、3、5、9天尾静脉注射MSCs-Exo,其他2组注射PBS。实验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肺动脉加速时间和射血时间比值(pulmonary arterial acceleration time/pulmonary arterial ejection time, PAAT/PET)、右心室游离壁厚度,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VG染色检测弹力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ooth muscle ...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对铝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铝胁迫(Al3+浓度为0、0.2、0.4、0.8、1.6 mmol·L-1)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其针叶中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揭示马尾松铝毒害生理机制及提高马尾松的耐铝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当Al3+处理浓度为0.2 mmol·L-1时对马尾松株高和基径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马尾松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对马尾松株高、基径和根长的生长均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Al3+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马尾松针叶中叶绿素含量和SOD、POD活性均随着Al3+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马尾松针叶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Al3+浓度的升高而增大;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马尾松针叶中MDA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大于0.2 mmol·L-1的Al3+处理可导致马尾松膜脂产生氧化。研究表明,马尾松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铝能力,在铝胁迫生境下可通过提高自身SOD和POD等保护酶的合成和主动积累脯氨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渗透物质,产生适应性生理响应以维持自身的生理平衡来降低铝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疱疹病毒VP16蛋白是疱疹病毒重要的皮层蛋白,参与病毒立即早期基因转录的激活、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装配与释放等过程,与许多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都存在蛋白相互作用,且部分疱疹病毒VP16具有去泛素活性以及帮助病毒抵御宿主免疫的功能。本文将以疱疹病毒VP16蛋白的结构特点为基础来阐述VP16的功能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为深入研究疱疹病毒的成熟过程以及VP16涉及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半干旱矿区典型分布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不离体试验,模拟侵蚀拉拔破坏对黑沙蒿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受损自修复能力,旨在揭示植物根系在脆弱生态区中抵御外力侵蚀的生存策略.结果 表明,拉拔破坏形成机械损伤后,根系生长速率和活性均明显降低,持续拉拔对二者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瞬时拉拔,重度损伤产生的负反馈显著大...  相似文献   
18.
一种优化的测定水稻硅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更为简便且准确的水稻(Oryza sativa)硅含量测定方法,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多个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水稻样品的前处理——消解法和高压灭菌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测定波长为600 nm、硅钼黄显色时间和硅钼蓝稳定时间分别为5和25分钟为最佳测定条件, 样品的前处理则是消解法优于高压灭菌法, 前者提取硅的效果好于后者。该优化方法为深入研究水稻和其它植物中硅的吸收和转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丙二醛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二醛为实验材料,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丙二醛, 研究丙二醛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细胞形态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 添加(1.23-9.89) mol/L丙二醛在3-9h时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存活率, 以6h时抑制程度较为明显, 导致贴壁细胞减少, 细胞集落面积减小, 其中添加4.94 mol/L丙二醛细胞胞浆内脂肪滴沉积, 空泡变性, 同时线粒体肿胀, 核固缩; 丙二醛对细胞分化成熟有抑制, 且增加细胞器膜的通透性, 导致胞浆酶漏出; 6h时丙二醛处理组培养液中GSH-PX、T-AOC活力显著降低(P0.05). 结果表明: 添加(1.23-9.89) mol/L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了损伤, 表现为抑制细胞生长, 改变细胞形态、结构, 导致膜结构破坏, 且作用程度与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认为丙二醛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具有显著性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荧光显微镜、荧光强度检测仪和图像记录装置并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对果蝇细胞核内组蛋白基因的复制时期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一套细胞内直接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果蝇胚胎原代培养细胞核的DAPI染色强度确定处于S期的细胞。用杂交信号的荧光强度与细胞核荧光强度的相关关系来反映组蛋白基因的复制时期。结果表明果蝇组蛋白基因的复制是在DNA合成早期进行的。这套方法至少可直接在细胞上对每套基因组100以上拷贝数的熏复DNA序列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