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万博  宣伟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3):359-359
日前,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第一个汉化版ChemStation软件,用于分析实验室中进行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客户可以选择购买汉化版或英版ChemStation软件。  相似文献   
442.
2021年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河南汝州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汝州温泉遗址,地层厚约3 m,发现石制品148件,分为石核、石片、石锤和石器。原料以石英岩、安山岩为主;石核以简单剥片石核为主,存在盘状石核;石片中以大、中型为主;石器类型包括手斧、薄刃斧、手镐、大型石刀、石球、刮削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等。整体石制品面貌既有简单石核-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又有手斧、薄刃斧等阿舍利石器工业常见器类,年代属晚更新世。温泉遗址的发现是北汝河流域存在阿舍利技术的证据,河南北汝河流域或将成为国内又一处阿舍利技术表现较为集中的区域,将为研究阿舍利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和扩散等提供新的线索和区域视角。  相似文献   
443.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基因片段或cDNA探针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是分析基因表达的有效手段。将细胞DNA或RNA样品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与放射性探针杂交,即South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已被普遍采用,为了简化操作,也常使用(Dot Blot)点印迹法。利用上述技术进行基因或基因产物分析时,首先需要从细胞分离、纯化RNA和DNA。如果需  相似文献   
444.
为了促进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水平的提高,给中学教师提供更新知识的进修机会,普及细胞生物学知识,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决定和上海生物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细胞生物学讲座,免费为上海市中学生物教师讲授细胞生物学。讲课内容有绪论、细胞表面:生物膜、细胞壁,内膜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能量代谢、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细胞骨架,细胞核和染色体,细胞周期和有  相似文献   
445.
十年以前人们对于生物体基因表达的认识主要来自对简单的原核生物如细菌的研究,在这些生物中,基因的表达和调节过程相对地比较简单。但是,真核生物尤其是高等生物的基因表达和调节远比细菌复杂得多。一个病毒的基因组通常有2—100×10~6道  相似文献   
446.
447.
448.
生长因子是细胞间通讯的语言之一,是调节细胞生长的重要媒介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生长因子是多功能多肽,一种组织内细胞群落的生长控制需要通过一系列生长因子与  相似文献   
449.
当人们提到实验胚胎学时,总是要联系到两种有贡献的生物材料:蛙卵和海胆卵。尤其是前者,对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如极性、梯度、场区、诱导、再生、分化以及核质关系等研究作出了贡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蛙卵系统有其独特的优点,这是众所周知的。当今,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的行为,仅藉无细胞系统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这就需要一个理想的活细胞  相似文献   
450.
<正>众所周知,由于输注全血、血细胞制品和血浆衍生物有传染因子的潜在传播,甚至从输血实践开始至今一直如此。虽然有限的传播事件仍然存在,但细菌性因子的传播已得到控制。这是对病毒因子的明显对比,特别是当一种新的病毒因子如HIV突然出现在献血员的血液中。为了减少传染性献血的数量,对病毒标记的存在进行筛检,采用大量减少但不是消除的方法,对单一献血,细胞浓缩物及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