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水中镉对牙鲆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镉在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内蓄积及在清洁海水中排放规律,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对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暴露浓度为0.5 mg·L-1时,牙鲆各组织镉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10天达吸收平衡,Cd蓄积量顺序为内脏(147.73 mg·kg-1)>鳃(15.55 mg·kg-1)>肌肉(4.578 mg·kg-1),表明内脏是重金属镉蓄积的主要部位.染毒13 d后,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结果表明,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镉蓄积量明显下降,排放至第15天时各组织镉排出率为内脏团(80.66%)>鳃(73.66%)>肌肉(56.84%),表明受镉污染牙鲆经清洁海水排放后,有望达到食用标准.海水中TOC浓度对镉蓄积量有明显影响.随着TOC浓度升高,各组织内镉蓄积量明显下降,表明海水TOC能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自然发病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reri)组织分离纯化急性病毒性坏死症(Acutevirusnecrobioticdisease,AVND)病毒 ,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 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NS_1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最终筛选出 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该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Antibody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应用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在超微水平上对这 4株MAbs进行测定表明 ,它们对AVND病毒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并且所识别的特异性位点均位于病毒粒子囊膜的纤突上。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对不同养殖季节的一龄贝进行间接ELISA检测发现 ,7月中旬至 7月底病毒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处于当年的最高峰 ,与这一时期栉孔扇贝所表现出的最高死亡率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93.
马病毒性动脉炎是危害世界养马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itisvirus,EAV)引起的一种以病马发热,步态僵直,躯干及眼周围水肿,并出现粘液脓性鼻炎、结膜炎,外生殖道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对妊马能引起流产,使易感怀孕母马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994.
对目前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休闲食品加工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对食用菌休闲食品开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林冠是生物圈中物种最丰富却最鲜为人知的生境之一。它在森林与大气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林冠调查技术的限制, 林冠及生存在其中的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塔吊在三维空间中作业具有“全方位、高精度、非破坏、可重复”的特征。林冠塔吊已成为当前林冠学研究的标志, 并为林冠附生植物研究提供了契机。国际上, 欧美国家利用塔吊技术对林冠层附生植物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文介绍了塔吊的构造、林冠塔吊建设历史和站点分布及国际林冠研究组织等概况, 并对依托塔吊开展的附生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此外, 还简要介绍了我国塔吊建设与林冠生态学发展情况。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附生植物研究现状基础上, 从附生植物多样性、附生植物空间格局与维持机制、生态适应性、与林冠动物的关系以及附生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5个方面对今后基于林冠塔吊开展附生植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蓝藻地衣是附生植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的2种原生和6种次生森林群落中, 以粉缘绵毛衣(Leioderma sorediatum)、天蓝猫耳衣(Leptogium azureum)、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和双缘牛皮叶(Sticta duplolimbata) 4种常见蓝藻地衣为对象, 共设立120个样地, 调查了它们在3600株树木0-2 m树干上的分布, 探讨其分布特征及与森林类群、宿主种类以及林龄等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4种蓝藻地衣在森林群落间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除双缘牛皮叶的盖度和频度在原生苔藓矮林中最高外, 其他3种蓝藻地衣的最高值均出现于次生林如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林和滇山杨(Populus bonatii)林中; 而哀牢山地区广布的原生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林中, 4种蓝藻地衣极为少见。4种地衣都能生长于10多个树种上, 但明显表现出对厚皮香、滇山杨和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等树种的偏好性, 以及对小花山茶(Camellia forrestii)等的排斥性。森林群落的林龄、胸径、最大胸径、林冠开阔度、基面积、树木密度和树种多样性等因子的变化均对4种附生蓝藻地衣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但在景观尺度上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在不同森林群落内部却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其中, 林龄、林冠开阔度和宿主胸径是影响蓝藻地衣分布的最重要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7.
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 已经并将继续对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以亚热带粗放经营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对毛竹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实验设计4 种处理水平: 低氮(L,30 kg⋅ha–1⋅a–1)、中氮(M,60 kg⋅ha–1⋅a–1)、高氮(H,90 kg⋅ha–1⋅a–1)和对照(CK,0 kg⋅ha–1⋅a–1), 处理时间1 年。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叶片的C、N、P 含量 (P<0.05), 而且对C、P 含量的增加作用随氮沉降强度而增强。同一模拟氮沉降强度处理下, 3 龄毛竹和1 龄毛竹的叶片C、N、P 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毛竹叶片C︰N︰P 化学计量比在各处理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 龄生立竹叶片的C 含量与N 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沉降水平及其与竹龄的交互作用对毛竹叶片的C、N、P 含量和C︰N、C︰P、N︰P 均有显著的影响, 而立竹年龄只显著影响到了竹叶的C 含量、C︰N、N︰P 比值。在1 年的模拟氮沉降后, 实验区域粗放经营毛竹林的生长仍然受到N 素的限制, 表明适度的氮沉降可以促进该区域粗放经营毛竹林的生长, 积累更多的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998.
microRNAs(miRNAs)是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s,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病变、修复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是指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miRNAs在多能干细胞中表达丰富,并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其自我更新及分化.由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拟胚体形成法、与内胚层细胞共培养法和特定诱导物添加法.虽然这3种方法均可成功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但重复率很低. 所以,人们把研究的视野逐渐转向miRNAs--这个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小分子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在多能干细胞中,不同的miRNAs可通过打靶不同基因影响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中,miR-1、miR-133 和miR-499可分别打靶Hes-1、SRF和Pdcd4| 而在胚胎干细胞中,miR-1和miR-499分别打靶 Hand2和Pacs2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miRNAs在多能干细胞向心肌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必将促进再生医学在心脏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获取人组氨酸磷酸酶蛋白PHPT1基因,并构建其C端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瞬时转染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并研究其定位与细胞层状伪足形成的关系。方法:以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cDNA为模板,PCR扩增PHPT1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到pEGFPN2载体中,构建pEGFP-N2-PHPT1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构建的载体转染到HeLa细胞中,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C端GFP连接的PHPT1的细胞定位,并进一步探讨其定位与细胞层状伪足形成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了PHPT1的GFP融合表达载体pEGFP-N2-PHPT1,并在He La细胞中检测到了融合蛋白的表达,发现其定位与细胞层状伪足的形成密切相关,并可直接影响细胞的运动能力。结论:GFP融合形式表达的PHPT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并且定位于细胞层状伪足的前沿,影响细胞层状伪足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运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70例(278节段),所有患者入院1周内均行血管超声、64排螺旋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比较血管超声与64排螺旋CT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符合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血管超声和64排螺旋CTA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超声和64排螺旋CT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8%、85.71%和85.55%、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和64排螺旋CTA对颈动脉狭窄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