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拿世界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危害巨大。拟用RT-巢式PCR技术对A组RV的保守序列进行高度扩增,通过固本室内制的膜芯片杂交,实现对该病毒的检测。分别采用对称PCR和不对称PCR扩增,均可得到扩增的目的片段.对称式扩增产物杂交结果不理想。而不对称式扩增得到了大量待检单链产物,同膜芯片杂交获得了理想的杂交结果。显著地提高了对A组RV杂交检测的灵敏度。表明不对称式PCR扩增是一种制备用于芯片杂交大量单链产物的理想方法,尤其是针对富含AT的核酸检测区域。  相似文献   
92.
富含巯基的植物II型金属硫蛋白(MT)对植物抵抗重金属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一个可能机制是金属硫蛋白可能猝灭重金属引起的氧化胁迫。利用转MT-II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来对比研究MT在胁迫过程中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特别是H2O2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基因型拟南芥能有效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势,减少MDA的产生,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93.
青海油菜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海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采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佳提取条件是选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10倍总量的乙醇用量,水浴热回流提取。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出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含量为3.194%;以芦丁为对照物,采用比色法,测定出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70%。  相似文献   
94.
植物冠层与大气氨交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冠层能够与大气进行NH3交换.交换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细胞间隙与大气NH3分压的差异,即NH3补偿点。大部分农田植物的NH3补偿点大致在1~6nmol NH3/mol air范围内;在自然条件下,NH3补偿点可能接近气孔下腔中的NH3分压,也可能接近大气中的NH3浓度;生长在低氮输入生态系统(如沼泽地和森林)中植物的NH3补偿点几乎为零。当外界大气NH3浓度低于补偿点时,生长的植被会释放NH3:否则,植被就会吸收NH3。影响NH3补偿点的因素主要包括叶温、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质外体pH、光呼吸速率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等内部因素。在植物生长前期,与大气间的NH3交换以吸收为主。后期则以释放为主。植物吸收或释放NH3的大小.因研究者、试验材料和试验条件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植物地上部分对NH3的吸收途径主要有2条,一是通过表皮层吸收;一是通过气孔吸收.通过表皮层吸收的NH3占气态NH3吸收的3%,不是主要吸收途径;NH3吸收丰要通过气孔进行,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取决于气孔导度、温度及光照等。目前对植物NH3释放机理的解释主要是光呼吸氮循环途径和植物衰老时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但有关光呼吸氮循环途径在植物体NH3挥发中的作用远末搞清。当前国内、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的方向、强度、NH3补偿点及其影响因素,植物与大气间发生NH3交换的生理机制,人气NH3浓度增加对植物代谢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植物生态学特征、源库特征、根系分泌物、养分利用效率和不同植物种群间竞争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不仅可以丰富植物氮素营养理论,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
2004年1月湖北宜昌某鸡场暴发疫病,从该鸡场濒死鸡肺组织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电镜切片观察到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粒子;采用ELISA检测禽流感抗原为阳性;RT-PCR扩增HA、NA基因并测序,经BLAST分析,HA基因与A/Goose/Guangdong/1/96(H5N1)HA基因同源性为97%;NA基因与A/Goose/Guangdong/1/96(H5N1)NA基因同源性为96%,确定该分离株为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A/Chicken/Yichang/Lung-1/04(H5N1))。  相似文献   
96.
阳桃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成功建立阳桃胚乳组织培养并获得胚乳再生植株。胚乳愈伤组织诱导以培养基MS 2,4-D2.0mgL^-1 BA0.2mgL^-1的效果最好,诱导频率可达94.7%,愈伤组织乳白色,结构致密,生长旺盛;将其接种在培养基MS ZT3.0mgL^-1 NAA0.2mgL^-1上,愈伤组织由乳白色致密型转变为淡绿色致密型,进而形成绿色芽点,分化出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73.3%;胚乳植株在培养基MS ZT2.0-2.5mgL^-1 NAA0.05mgL^-1上进行壮苗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97.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或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而且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作用。对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是近来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此方面近来的进展,并对微生物针对抗菌肽的耐药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
生物分子纯化方法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优选纯化过程,选用介质和探索操作条件是形成完整而又合理纯化方案的两个方面:AEKTAexplorer100快速纯化工艺开拓系统为之提供了操作平台。本文介绍了它的特性、有关参数和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
讨论用(A)KTAexplorerl00快速纯化工艺开拓系统进行凝胶层析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所涉及的限定条件问题.对该系统有关特性测试及应用表明,它具有加样量少、重复性好、定性和定量准确、快捷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
Citrus unshiu “Guoqing No.1” was used as material for elucidating the effect of Kloeckera apiculata suspension post-harvest treatment on preventing fruit decay during storage peri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K. apiculata preparation of 2×106CFU/mL (CFU, cloning forming un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decay caused by green mold, blue mold and stem rot, showing the same effect of carbendazim treatment after storage period of 100 days, and the disease incidence was controlled under 1%. The antagonist population was between 3.5×105CFU/mL and 1.7×107CFU/mL in citrus fruit, and increased 1.7×107CFU/mL after 40 days storage, and then stabilized for the remaining storage period. After storage at 5℃ for 100 days, K. apiculata strain 34-9 did not alter any quality parameters of fruit. During storage, the change of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C) showed a coordinate tendency with malondlaldehyde (MDA) content, which kept continuously growi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storage. In the storage period of 25 days, the REC value and MDA content of the treatment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water treatment, but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those of carbendazim treatment. K. apiculata strain 34-9 had no effect on the enzyme activity of 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 bu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after 100 day st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