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荧光假单胞杆菌AbⅢ745-6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小麦全蚀、番茄枯萎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AbⅢ745-6的发酵液预处理后,采用液-液萃取得到3种粗品,经液相色谱制备主要的单一组分获得强抑菌物质F-4。此化合物为红棕色油质物,可溶于乙酸乙酯、甲醇、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化学结构分析初步命名F-4为苯胺基甲基乙酸,这是在荧光假单胞杆菌中发现的一种新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抗真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摇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从陕西渭北旱原的土壤中分离到 1株对水稻稻瘟、小麦赤霉、棉花枯萎、小麦根腐、小麦全蚀、梨黑星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性好的放线菌。对其进一步纯化后 ,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 ,认为选用 1 2号培养基 ,pH 8.0 ,培养 72h ,3 0~ 3 4℃ ,1 5 0r/min条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素对陕西省苹果褐斑病流行的影响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1999-2008年陕西省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陕西省苹果主产区苹果褐斑病发生、流行的监测,对苹果褐斑病发生时间、发病规律及流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旬平均气温(T)和旬平均相对湿度(Hm)影响下苹果褐斑病一维和三维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苹果褐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7、8月在田间扩展迅速并引起大量落叶,危害可持续至9月,初霜后不再有新病斑扩展;构建模型所用的T和Hm与田间实际条件基本一致,苹果褐斑病三维动态预测模型为:f(T,Hm)=-0.0172T3+0.9497T2-16.2209T+88.9923-0.00001Hm3+0.00354Hm2-0.15554Hm+2.36578[f(T,Hm)为病情指数].模型结果表明,田间引起苹果褐斑病发生的T为15 ℃,大流行条件为7、8月T为 23 ℃、Hm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瑞拉菌素产生菌的鉴定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自陕西秦岭太白山土壤中分离到 1株编号为S 5 12 0的放线菌。根据对其生物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它与链霉菌属中委内瑞拉链霉菌最为相近 ,但菌种S 5 12 0对梨黑星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等多种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有拮抗和溶菌作用 ,故认为S 5 12 0是委内瑞拉链霉菌的一个新变种 ,定名为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Streptomycesvenezuelaevar .qinlingensis.n .Var)。  相似文献   
15.
番茄环斑病毒HC-RT-PCR-ELISA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环斑病毒(ToRSV)是我国对外检疫一类有害生物,目前国内尚无存在的报道。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但核酸内的聚合酶抑制物会导致漏检现象,而只通过凝胶电泳进行结果判定会出现假阳性,这两方面限制了PCR技术在对外检疫中的应用。利用共价结合在PCR管壁上的引物特异性杂交诱捕核酸粗提液中的靶标核酸,洗掉杂质及抑制物质,在同一管内作RTPCR,凝胶电泳检测液相产物的同时对固相产物进行杂交检测,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及灵敏度。利用所建立的HCRTPCRELISA成功地从法国进口葡萄苗中检出ToRSV。本方法还可用于其他植物病毒及转基因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瑞拉菌素产生菌RL-2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RL-2(Streptomyces venezuelaevar. qinlingensis RL-2)为出发菌株, 分别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及紫外线加氯化锂的复合诱变方式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在复合诱变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45 s和氯化锂浓度为0.4%的情况下, 获得一株瑞拉菌素的高产突变菌株UVL-108且连续传接6代其遗传特性较稳定。采用双向培养及生长速率法对其进行初筛和复筛, 结果表明: UVL-108的拮抗性能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7%, 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毒力是出  相似文献   
17.
瑞拉菌素产生菌S-5120菌株防治黄瓜霜霉病害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疏秀林  安德荣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118-2121
经黄瓜霜霉病孢子萌发试验和离体叶片抑菌试验表明,瑞拉菌素产生菌S-5120菌株和瑞拉菌素均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强抑制作用。温室防病试验表明,瑞拉菌素产生菌S-5120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相对保护效果达75.17%;治疗效果达69.69%,且高于农抗-120的相对防效62.65%。  相似文献   
18.
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针对秦岭太白山区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在实验过程中初步解决了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放线菌分离培养中的污染问题 ,并对所分离获得的土壤放线菌测定了其对 7种病原真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 :10 3 倍土壤稀释浓度为分离放线菌的最佳土壤稀释浓度 ;重铬酸钾是一种高效、方便、廉价的杂菌抑制剂 ,其有效抑菌浓度为 5× 10 -6;其次为放线菌酮 ,有效抑制浓度为 4× 10 -5;杂草荒地中放线菌种类最多 ,而华北落叶松林中种类较少 ,但数量巨大 ;在拮抗实验中 ,筛选出了对 7种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菌和杀菌作用或同时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的菌株为S 5 12 0。  相似文献   
19.
对瑞拉菌GAO-1-GR-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氮源以酵母粉和黄豆饼粉为宜;碳源以葡萄糖和饴糖最好,但考虑到发酵成苓,应选用葡萄糖2%。发酵培养基应呈中性,以采用自然pH为宜,pH超过8,或小于7,则会抑制发酵产物活性;通气量为1:0.5最好,能降低20%耗氧量;摇床转速140r/min,培养温度30℃,发酵周期72h。抗生素发酵原粉效价能达到4000μg/mL。  相似文献   
20.
在联帮德国奥卡河中分离到一种病毒分离物(W),通过鉴别寄主反应的测定,病毒粒子的电子显微镜观察,cDNA斑点杂交和血清学的研究,鉴定出这一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环斑病毒。其外壳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3.8×10~4。cDNA吸印转移杂交分析表明,香石竹环斑病毒的两个RNA组份(RNA~1、RNA_2)之间没有核苷酸序列同源性。RNA_1和RNA_2分别由3.7和1.5仟碱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