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研究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脑图像中海马的自动分割方法及海马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AD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行MRI T1 WI 3D容积扫描,建立海马的三维主动表观模型,并以此模型对每个个体脑部磁共振图像上的海马进行自动识别和三维分割,分别建立正常对照组和AD组的海马统计形状模型,比较A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海马形状的差异性。结果:海马三维分割方法与手动分割方法在海马体积测量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D患者海马头部发生萎缩(P<0.05)。结论: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MR脑图像海马自动识别和三维分割法是准确可靠的;海马头部萎缩可作为AD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2.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及其生物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连作障碍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减轻连作障碍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真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量增加,连作1~5年处理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别比对照(轮作)增加了38.5%、38.5%、30.8%、46.2%和76.9%,说明马铃薯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真菌优势种群的个体数明显增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处理间真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低.通过真菌DGGE条带的克隆测序比对发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土传病害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而球毛壳菌作为一种生防菌,连作5年时数量明显减少.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种群过渡成为优势种群,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作用于根系,使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下降,最终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长托宁作为术前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ASAII~III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 mg/kg。观察注药前、注药后1、3、5、10、20及30min各组心率(HR)、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注药后1、3、5、10、20 min时HR均降低(P〈0.05),1、3 min,TP降低(P〈0.05),5、10、20、30 minTP升高(P〈0.01),3、5、10、20、30 min,LF、HF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更适合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54.
2022年5—7月,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在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蔡氏疣螈Tylototriton ziegleri的成体形态和胚胎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蔡氏疣螈的成体和胚胎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蔡氏疣螈雌雄两性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雌性整体形态指标更大。雌性全长115.50~135.42 mm,雄性全长102.70~126.79 mm,两性异形指数为0.078。个体的全长、头体长、头长、头宽、吻长和腋至跨距在两性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躯干长、眼间距、鼻间距、尾长和尾宽在两性间的差异显著(P≤0.05)。胚胎发育共有21个时期,历时(532.49±45.52) h。本研究通过对蔡氏疣螈形态和胚胎发育的详细观察,为有效保护该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水苏糖(stachyos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唇形科水苏属植物中,能显著提高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水苏糖因其能够促生和有效调节肠道内菌群等特殊生理功能而备受青睐。目前,对水苏糖的研究开发已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水苏糖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现状、对肠道菌群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更好的开发利用水苏糖这一天然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56.
157.
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GIS的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了1975-2007年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在1~5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小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明显,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显著;该区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可分为5种类型,即稳定不变型、平稳降低型、波动降低型、波幅增强型和不规则变化型.研究区景观的斑块丰富度属于稳定不变型,即随着粒度增大保持不变;边界长度、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合度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属于平衡降低型,即随着粒度增大呈显著的线性降低趋势;分维数随粒度增大呈波动递减趋势,属于波动降低型粒度效应;景观总面积、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的波幅呈显著增大趋势,属于波幅增强型粒度效应;不规则变化型粒度效应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斑块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破碎度指数和景观分离度指数.1975年研究区上述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与其他年份之间的差异显著,甚至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58.
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及地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6~ 3 0日在西藏拉萨顺利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 50余人 ,与会代表就“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与地位”及“生物多样性和昆虫资源利用与产业  相似文献   
159.
拟南芥与油菜同属十字花科植物芸寡族,亲缘关系很近,基因组间的同源性很高,在用拟南芥EST克隆和油菜DNA克隆作探针定位了甘蓝型油菜一系列重要性状的基础上,对25个与油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硼高效利用基因,抗菌核病QTL及油菜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相关联的克隆进行了测序,在拟南芥基因组数据库中寻找到与这25个克隆高度同源的序列,根据这些高度同源序列在拟南芥染色体上的相位位置,将油菜DNA克隆整合到了拟南芥遗传图谱上,其中油菜硼高效基因BE1两侧的标记克隆整合在拟南芥第一染色体长臂一个较小的区段内,以该目标区段内的拟南芥EST克隆PA24为探针对甘蓝型油菜基因组比较作图,将该克隆定位在油菜连锁图BE1两侧标记之间,表明了利用基因组间的相互比较作图来精细定位芸薹属作物重要基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0.
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生态区生态风险涉及的风险源及风险受体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相对突出地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更为复杂、多样。山西省属我国黄土高原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对突出。近年来,省内重型能源型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自吕梁孝义市至临汾侯马市已逐渐形成较明显的以煤焦产业特征为主的复合生态带。以该生态带主要风险源——洪涝、干旱、风灾、煤焦工业污染等的危害作用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技术,以区域为尺度探讨了复合生态区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针对其敏感性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