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诱变、驯化等传统手段获得理想性状的酵母菌株,其性能在传代和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性状丢失现象。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酵母菌株在传统的诱变、驯化等育种过程及其性状丢失的表观遗传的分子机理。采用驯化等手段选育耐乙醇酵母,并通过无压力方式传代,研究此过程中酵母乙醇耐受性状遗传的稳定性与耐受相关的pro1、tps1、sod1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组蛋白上H3K4甲基化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酵母乙醇耐受性状的变化受到酵母表观遗传控制。控制表观遗传的修饰过程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因此经过选育获得的乙醇耐性性状遗传的不稳定性可能与表观遗传分子机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星豹蛛求偶和交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其求偶和交配行为进行了描述。雄蛛"俯卧撑"式动作(push-up)在求偶中具重要作用。交配初期,两侧触肢交替插入;随交配进行,单侧触肢连续插入3~5次后才换另一侧触肢插入,触肢每插入一次,基血囊膨大多次。完整交配一次雄蛛触肢器平均插入次数为29·625。交配前求偶时间、交配持续时间和有效交配时间分别平均为6min、32min25s和11min11s。星豹蛛雄蛛可进行多次交配,而雌蛛一般为单次交配。雌蛛交配状态(是否已经交配)影响其同类相食行为,已交配雌蛛对雄蛛同类相食率显著高于未交配雌蛛对雄蛛同类相食率。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携幼行为对简突水狼蛛 Pirata haploapophysis幼蛛的生长、存活、发育历期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携幼行为的幼蛛和未经过携幼行为的幼蛛在体重增长、各龄期死亡率、发育历期及产卵率、平均每雌产卵袋数、平均每雌产卵总量、平均每卵袋含卵量、单雌最高产卵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5.
记忆性CD8细胞产生、维持及CD4细胞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形成及其在体内的长期维持,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调控过程,CD4细胞及相关的细胞因子通过间接和直接作用,对CD8记忆细胞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CD8记忆细胞需要不同信号的刺激以保证其在体内的长期维持,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几种消化酶活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酶学分析法测定了越冬后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胃、肠、胰组织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的消化酶活力差异显著;同一组织中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差异显著;不同动物的同一组织中消化酶活力也有差异。这些差异说明消化酶的活力与动物种类和器官的分化有关,并受食物组成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酶活力分布。这也是生物长期适应环境,形成不同的代谢水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从肺炎球菌YF05中扩增了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和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基因,以pET27b(+)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的表达系统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75%,结果显示:表达的PspA蛋白和PsaA蛋白,分子量分别约为75kDa和37kDa。成功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和交叉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8.
将蜘蛛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直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用于检测蜘蛛体内的Wolbachia.该方法简便、无污染,与常规方法提取蜘蛛总DNA的检测效果相同,可以用于快速和大量检测蜘蛛体内的Wolbachia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9.
粽管巢蛛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粽管巢蛛是湖北省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大的一种蜘蛛,能捕食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有一定的利用前途。 2.粽管巢蛛在湖北省一年发生2—3个世代,成蛛和若蛛均可越冬。有一次交尾,多次产卵的习性。未经交尾的雌蛛虽能产卵但不能孵化,雌蛛有护卵习性。一生卵量在300粒左右。抗寒和耐饥能力较强。 3.在常用农药中,以保棉丰,毒杀芬,4049,亚胺硫磷对粽管巢蛛杀伤力最强;石硫合剂,杀虫脒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0.
食虫瘤胸蛛的生活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在湖北省以幼蛛和成蛛越冬。全年最多可完成4个世代,其中以第二代历期为最短,第四代(越冬代)最长;雌蛛交配一次可终生产受精卵,单雌最高产卵最可达600垃以上,平均300粒左右;孵化率平均在85%以上。该蛛的寿命长短与温度呈负相关,在20℃-30℃温度范围内产卵袋数多,产卵总量多;以30℃恒温条件下的历期为最短;其耐饥能力的大小与温度高低、有无水份供应以及发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