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7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每期20题     
1.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必须是(). A.很薄面且是透明的 B.很薄而且是活的 C.活的而且是染色的 0.刚死的而且是透明的 2.在多细胞植物体中,排列紧密的组织纽胞的形状一般为()。 ^.球形B.多面体C.线形D.梯形 3.绿色植物的细胞中,把从外界吸收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 A.核搪体B.线粒体 C.叶绿体D.高尔基体 4.在生命活动旺盛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质是A.静止的C.固态的B.不含蛋白质的D.流动的 5.下列结构由死细胞构成的是()。 ①根冠②叶片的表皮③筛管④韧皮纤维⑤导管⑥木纤维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6.表皮破损…  相似文献   
72.
采用超微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家免肝脏酶活性的影响。实施 ESWL 后,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毛细胆管壁上的碱性磷酸酶(ALP)、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反应活性减弱或消失。TPPase 从损伤的肝细胞高尔基体分泌面扁囊、溶酶体样小泡和毛细胆管内溢出,并伴有肝细胞面的质膜上出现了 TPPase 反应产物和形成膜包内凹小泡。结果提示 ESWL 可对肝细胞及毛细胆管的功能和结构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西藏色林错湖相沉积物的花粉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藏北色林错湖相沉积物的花粉分析,得到11000年以来该地区植被与环境发展的历史。约11000-9600年前期间,低花粉浓度指示植被稀疏,气候寒冷干燥,与今日的高山稀疏植被相当。约9600-6000年前期间草原代替高山稀疏植被,在大的范围内森林植被扩展,林线下降,气候明显变暖,距今600年以来,植被虽然仍以草原为主,但高花粉浓度及乔木花粉数量的增加都说明植被更加繁茂,气候较现在温暖,直到最近1  相似文献   
75.
76.
广西合浦盆地上洋组在亚1井中有很好的揭示,明显表现为三分特征。作者通过对该井上洋组微体植物化石的研究,建立了三个孢粉、藻类组合,由下而上分别为:Boehlensipollis-Tricolporo-pollenites-Tricolpites-Ulmoideipites组合;Boehlensipollis qingjiangensis-Ulmoideipites-Nuxpollen-ites-Pentapollenites组合和Pinaceae-Ulmaceae-Liqudambarpollenites-Conicoidium组合。前两个组合可与北部湾长流组及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等地古新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第三个组合以松科花粉含量突然增加为特征,在我国许多地区晚古新世孢粉组合中都有反映。 上洋组植被在古新世早、中期以阔叶植物为特征,指示一种热带—亚热带型气候,早期干旱,中期略有缓和,晚期植被以针叶阔叶混交林为特征,表明气候变温凉。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广西内陆水域的外来鱼类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和适生区预测,为广西外来鱼类入侵防治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鱼类入侵风险和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2个体系筛选广西内陆水域具有入侵风险的鱼类,并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高入侵风险鱼类在广西内陆水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广西内陆水域共记录有外来鱼类18种,其中13种鱼类具有高入侵风险,分别为尖齿胡鲇、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豹纹脂身鲇、齐氏罗非鱼、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鮰、短盖肥脂鲤、露斯塔野鲮、条纹鲮脂鲤、麦瑞加拉鲮和食蚊鱼,2种具有中入侵风险,为丁鱥和太湖新银鱼。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为黔江、郁江和南流江。【结论】对中、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均需重点监控且在具有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对外来鱼类开展持续性监测,并进行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78.
林蛙受精卵表面的大豆凝集素结合位点没有侧向运动,联在结合位点上的标记物在卵表面位置的改变应该可以反映卵表面运动。本文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术和侧向摄影法观测卵表面标记点位置的变化,得到下面的结果:1.卵裂前30—40min,整个卵表面都向预定分裂沟中心移动,表示卵表面在收缩。卵裂前15min左右,沟中心附近的卵表面开始松弛,随之是离沟较远处的卵表面松弛,显示卵表面有一个从预定分裂沟中心向四周传播的收缩波(图2—5)。如果以相邻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作图(图6),则出现两个波,一个是松弛波,一个是收缩波。本文对卵表面究竟出现一个波还是两个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分裂沟中心附近收缩时,高程逐渐下降,基部两侧逐渐加宽(图7和图8);卵松弛时,高程增加,基部收缩。所以卵高程的变化也是从预定分裂沟中心波浪形地向四周传播的。3.卵裂沟出现前3—5 min,预定分裂沟两端开始向沟中心收缩,这是卵裂起动收缩。以后收缩范围逐渐扩大,强度亦增加,但预定分裂沟两侧的卵表面没有向预定分裂沟两端移动。这一结果支持了赤道区收缩的假说。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