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整理,对《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维管植物在滇东南和滇西北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保护区设置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滇东南有107种保护植物,占云南分布(144种)的74.31%;滇西北53种,占云南省的36.81%;2、滇东南和滇西北保护植物种类垂直分布均呈单峰曲线,滇东南集中分布在海拔1008m附近(RSE=0.9919),滇西北主要在2 360 m附近(RNW=0.9656);3、县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设置权重与国家I级(Pearson指数,rI=0.724)和Ⅱ级(rⅡ=0.643)保护植物种类在滇东南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在滇西北相关性(rI=0.464;rⅡ=0.410)差异均不显著(P0.05)。滇东南保护植物较滇西北丰富,滇东南保护区设置较滇西北更有利于对保护植物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NDRG2在热疗诱导的热应激抗肝癌细胞侵袭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构建NDRG2过表达和干涉表达的HepG-2细胞稳转细胞株,通过Transwell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和细胞侵袭力和细胞内NDRG2、MMP-2和MMP-9的表达量变化;构建荷瘤鼠模型,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对比了热对肿瘤细胞向周围肌肉组织的侵袭抑制作用。结果:给予NDRG2过表达的HepG-2细胞45℃、30min热处理后,细胞内NDRG2的表达明显增高,同时伴随细胞侵袭力、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45℃的局部热作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对周围肌肉组织的侵袭,而干涉细胞内NDRG2的表达则降低了热对肿瘤细胞侵袭的抑制。对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给予对照和NDRG2过表达的HepG-2细胞45℃,30min热刺激后,HSP70在热后6h表达量开始升高,而在两个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HepG-2细胞在给予热处理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NDRG2的过表达不仅降低了细胞中ERK1/2的本底水平,还降低了热作用早期对ERK1/2的诱导;进一步分别应用ERK1/2,p38MAPK和JNK三个激酶的抑制剂作用于NDRG2被敲除的HepG-2细胞,经过热处理后ERK1/2抑制剂组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结论:热应激所诱导NDRG2的表达量与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呈现一种负相关性;在热应激抗肝癌细胞侵袭的作用中,是通过影响NDRG2-ERK1/2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高温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消化液进行二次厌氧消化降解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经阶段性高温厌氧发酵后的消化液为原料,利用实验室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进行中温35±2℃条件下厌氧发酵实验,测定产气量、甲烷含量和COD值.结果:经中温厌氧二次发酵30d后,消化液中的COD平均降幅达28 150ng/L,说明经阶段性高温厌氧发酵后的消化液可继续进行中温厌氧二次发酵,同时,从产气特性各指标可以看到,300g的消化液在中温条件下发酵30d后的总产气量平均为523ml,沼气中甲烷含量达到55%,沼气质量好.结论:高温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消化液可以进行二次厌氧消化降解.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检测脊神经切断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重复放电能力和钠电流的变化,并研究介导其电流变化的钠通道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脊神经切断术后2~8d慢性痛大鼠模型背根节急性分离,对中等直径DRG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放电和钠电流的变化。对背根节神经元进行RT-PCR检测,分析其钠通道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流钳下,实验组DRG神经元在电流刺激下产生重复放电,而对照组神经元多诱发单个动作电位,电压钳记录发现实验组背根节神经元快钠电流和持续性钠电流幅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CR结果显示,Nav1.3、Nav1.7和Nav1.8通道亚型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钠通道介导了脊神经受损模型的DRG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持续性钠电流可能通过调节阈下膜电位振荡的产生调节神经元兴奋性。  相似文献   
105.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青农105’和‘青农8’为抗病品种,‘登海3622’和‘农大108’为中抗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感病品种。感病后,玉米果穗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且损失程度表现为抗病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籽粒中粗淀粉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升高,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回归分析表明,通过旃情指数可以准确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二醇(Estradiol,E2)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次月经后第2 d服用地屈孕酮,每次1片,每天两次;观察组联合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每次3.6 mg,每月给药1次,共给药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E2、CA125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E2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VEGF、E2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MP-9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可能与其改善血清VEGF、E2、CA125、MMP-9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从GenBank查询到的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基因序列中,只有AY438624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天然EfP-Ⅰ在N-端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根据该基因的5′与3′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获得一个完整的基因(GenBank,DQ418454)。序列分析证明,由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N-末端与天然EfP-Ⅰ的N-末端的氨基酸顺序完全相同。ScanProsite prediction programs分析显示,该基因与AY438624相似性极高,二者均属于胰蛋白酶家族;不同的是,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含有N-糖苷键的结构域,所以DQ418454是EfP-Ⅰ中的一个新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Efp-Ⅰ,并进行了转化、诱导和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明,表达产物同时具有MBP和EfP-Ⅰ的抗原特异性,是MBP和EfP-Ⅰ的融合蛋白(MBP-EfP-Ⅰ)。经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MBP-EfP-Ⅰ,在酪蛋白平板和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出明显的纤溶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9.
草地藏系绵羊IGF-I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rizol法从草地藏系绵羊肝脏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589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cDNA序列,共编码7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析显示,草地藏系绵羊与其他绵羊IGF-I的cDNA编码区序列存在1个碱基差异,同源性达99.78%。  相似文献   
110.
基于c-均值聚类的粗糙集神经网络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均值聚类法将决策表中的连续条件属性进行离散化,用粗糙集处理离散化后的决策表系统得到简化规则,然后将规则集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对测试集进行预测.以此模型对一组有关心脏病诊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预测判准率达85%,而单独使用粗糙集或BPNN进行预测,则判准率分别为76%和82%;若在粗糙集和BPNN联用模型中,对原始数据采用传统的等距离离散化和等频率离散化等离散化方法,预测判准率则分别只有53%和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