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研究大肠杆菌(E.coli)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用基因突变法将245和252位的两个Arg分别缺失,得到了突变基因argSΔr252。对argSΔr245的表达和变种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野生型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而缺失了Arg245的突变酶ArgRSΔR245在大肠杆菌中形成了包涵体蛋白。包涵体蛋白复性后,酶的比活约为40单位/毫克,为天然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4、5、6号种子的醇溶蛋白多肽,使用SDS——PAGE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其电泳图谱作了比较研究。根据两个不变量(醇溶蛋白各组份相对电泳迁移率和含量的相对比率)使电泳图谱程式化,并将此程式输入到微型电子计算机中,为鉴定小麦品种提供检索。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导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固相磷脂单分子层膜以及重组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后的脂质体表面结构的观察.对DMPC单分子层著,得到了有关磷脂头部形态,大小及排态状况等结构信息,达到分子水平分辨;对重组酶后的脂质体表面,也得到了氧化酶分子在膜上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64.
随着抗生素使用领域扩大,许多抗生素被用作防冶作物病虫害、除草及调节作物生长。尤其是杀虫抗生素急需进行开发研究,由于现在使用的化学农药毒性大,残留时间长,且普遍出现抗药性问题。所以需要开发新的筛选模式,研制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抗生素农药。  相似文献   
65.
为确定粉葛的最佳采收时期及各部位的应用价值,探索粉葛主要营养物质与异黄酮成分的积累规律及相关关系,该研究以广西藤县粉葛为材料,采用测试盒法、酶重量法、索氏抽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生理生化技术,测定了成熟期不同部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及不同生长时期粉葛块根主要营养物质、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了各营养物质与异黄酮成分积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成熟期,粉葛不同部位的染料木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叶片的大豆苷元含量显著小于中藤,根头和藤的总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显著大于叶片和块根,并且根头和藤的葛根素含量均超过1.00%。(2)不同生长时期,粉葛的淀粉、多糖、粗蛋白、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在11月和12月达到最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积累在12月最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在8月和12月的积累量最大,总异黄酮和葛根素在8月和9月的积累量最大。(3)总异黄酮、葛根素的积累与淀粉、多糖的积累呈显著负相关,总异黄酮、葛根素的积累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结果认为:粉葛的根头、藤蔓含有丰富的总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具有很好的药用开发价值;粉葛药用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和9月,粉葛食用的最佳采收期为...  相似文献   
66.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 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 其本身不易产生耐药性。不仅具有杀菌作用, 还能抑杀真菌、寄生虫、病毒以及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新颖抗生素发现的缺乏, 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 抗菌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 并重点阐述了其抗菌机制及最新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7.
从白花泡桐根、茎、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初选和复选,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JM-1和JM-10等3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1.76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1.11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123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JSD-8、JM-1、JM-10分别属于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托姆青霉菌(Penicilium thomii)。  相似文献   
68.
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伊犁河谷,具有应用价值的地方特色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借此开展了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具体措施为:开发利用了地方特色实验材料、实验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这些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9.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杜仲根中分离到5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内生细菌, 利用纸片法测定它们的抑菌活性,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5株杜仲内生细菌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 其中4株菌对大肠杆菌CGMCC1.1103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769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 将菌株JDM-2、JDM-8、JDM-11、JDM-14和JDM-19分别鉴定为Pseudomonas koreensis、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  相似文献   
70.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生物材料,分为胶原、多糖、无机及生物衍生物等天然材料和聚酯、聚氨基酸、聚乙二醇等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两大类,此文分别对它们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