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转录转座子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其转座功能通过RNA介导反转录来实现.它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并在植物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概述了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类型结构及作为遗传工具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和闪光光解技术,初步观察了细菌视紫红质(BR)分子在宽pH范围(2.1~12.3)内的特征吸收峰以及M412的相对浓度和M412的慢成分半衰期的变化,并对其结构和光循环功能进行了讨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显示:pH=5.0~10.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值约为568 nm;pH<5.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发生红移;pH>10.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闪光动力学光谱结果显示:pH为7.3~9.5时,M412的相对浓度(M0)基本稳定在0.038左右;pH<7.3时,M0逐渐减小;pH>9.5时,M0明显上升,在pH=11.8时达到最大值0.1355,随后又快速下降.pH为2.1~7.3时,M412的慢成分半衰期(ts1/2)值在(4.1±1.1)ms左右;pH>7.3时,ts1/2值急剧延长到40 677.4 ms.推测在高pH条件下,BR分子的光循环有新的路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83.
西藏拉萨地区三叠系诺利阶牙形石分带及其国际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麦龙岗剖面位于西藏拉萨地区达孜县麦龙岗村 (N2 9°5 6′0 6″ ,E91°2 7′5 5″)。麦龙岗组中共发现牙形石 7属 :Epigondolella ,Hindeodella ,Priniodella ,Xaniognathodus,Lonchodina ,Metalonchodina和Enantiognathus属。其中Epigondolella属有 9种 ,包括 1新种和 1未定种 ,它们是E .primitia ,E .spiculata ,E .cf.spiculata ,E .tozeri,E .violinformissp .nov .,E .cf.triangularisuniformis,E .postera ,E .bidentata ,E .sp .。基于本次发现的化石材料 ,对西藏林周地区麦龙岗组进行新的牙形石带划分。自下而上划分为 :?Epigondolellaprimitia ,E .spiculata ,E .tozer i,E .postera和E .bidentata等带。与毛力等 (1987)、Orchard(1983,1991,1994 )和Krystyn(1977)的划分方案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利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凝固酶试验用试管法。结果:47株菌株分离到6种葡萄球菌,排在前3位的是施氏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占78.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78.8%;MRS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1.1%。MRS建议用药依次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氯霉素、四环素和喹诺酮类,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成为下呼吸道球菌感染的主要菌株,MRS比例上升,MRS治疗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85.
杨志荣 《生态学报》2001,21(4):538-543
以全封闭湖泊调角海子湖相沉积的高分辨率采样为基本分析材料,采用孢粉分析,沉积地球化学分析,14C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调角海子地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又可分为3个亚段;全新世大暖期的时代为9400-3800aBP;全新世大暖期具有二分性;6900-6300aBP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的鼎盛期,当时气温比现在高2-3度,降水量至少高于现代150-200mm,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86.
对水稻BT型和WA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恢复系以及杂种的mtD-NA用12个线粒探针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如下:(1)BT型和WA型不育系的mtDNA在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异;(2)不育系的mtDNA与其保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mtDNA与水稻的cms有关;(3)atp9探针检测到WA型不育系与F1之间的多态性,Frag36探针检测到BT型不育系与F1之间的多态性,Frag9探针检测到WA型和BT型不育系与其F1之间的多态性,证明核恢复基因影响mtDNA的结构;(4)对mtDNA的结构变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通过野外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76属237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双盖蕨属(Diplazium)、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2)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广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态类型以阴生植物和土生植物居多。(3)与其他地区的区系比较显示,茂兰与广西花坪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依次是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和云南马关县。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解鸟粪对同里湿地公园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形态转化的影响,测定了公园内有鸟粪土壤、无鸟粪土壤、鸟粪沉积物的理化性质,Co、Cr、Cu、Ni、Zn全量及其形态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同里湿地公园土壤及沉积物p H值平均含量达4.5,N、C、H、S和TP平均含量分别达到3.69、38.07、10.97、0.52、1.43g/kg,有鸟粪土壤中N、C、H和S含量显著高于无鸟粪土壤。Cu、Zn、Co平均含量呈现出鸟粪沉积物有鸟粪土壤无鸟粪土壤;Cr的平均含量表现为鸟粪沉积物无鸟粪土壤有鸟粪土壤;Ni呈现出有鸟粪土壤鸟粪沉积物无鸟粪土壤。总体上,鸟粪的进入增加了土壤Cu、Zn、Co、Ni含量。因此应及时清理土壤上覆鸟粪,降低对当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相对于无鸟粪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形态的分布,有鸟粪土壤中Co、Cr、Cu、Zn的活性态占全量的百分比均略有下降,非活性态呈上升趋势。鸟粪的加入,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活性态重金属占总量的比例,但因总量和活性态含量均上升,向植物系统的迁移量会呈现增加趋势,因此对鸟粪施肥再利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CDK4)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6,CDK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3例PT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DK4和CDK6的表达,分析两者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K4和CDK6在PT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52.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8%和11.0%。CDK4和CDK6在Ⅲ+Ⅵ期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无关。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CDK4和CDK6具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结论 CDK4和CDK6在PTC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可能在肿瘤的恶性转化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