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血必净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 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探讨血必净治疗 COPD 的机制。方法: 36 只 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OPD 型组 ( 简称型组 ) 、 血必净干预组 (简称干预组), 每组 12 只。 采用香烟烟雾暴露 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法建立 COPD 大鼠型。 造模时间共 30 天, 其中干预组在后 15 天给予血必净 4 ml/Kg 体重尾静脉注射。 分 别测定各组肺功能, 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TNF-α ) 、 白介素 -6 (IL-6 ) 、 白介素 -8 ( IL-8 ) 浓度。结 果: 模型组大鼠 FEV0.3/FVC [(57.8 ± 5.6) %]和动态肺顺应性 (Cydn ) [(0.098± 0.006) cmH2 O · mL -1 · s -1 , 1cmH2O=0.098 kPa]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81.4± 3.1)%和(0.195± 0.012) cmH2 O · mL -1 · s -1 ],而干预组大鼠[(67.2 ± 3.2)%和(0.142± 0.024) cmH2O · mL -1 · s -1 ]则较 模型组有显著提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13.940、 -15.165、 -5.552、 -6.927, 均 P< 0.01 ) ; 型组大鼠平均气道阻力 (RI ) [(0.802± 0.070) mL/cmH2 O]明显高于对照组[(0.224± 0.069) mL/cmH2 O],而干预组[(0.475± 0.050) mL/cmH2 O]则较型组有 明显下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22.389、 -12.658, 均 P< 0.01 ) ; 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 TNF-α、 IL-6、 IL-8 浓度[(27.8± 7. 4) pg/mL和(340.0± 79. 6) pg/mL、 (209.9± 82.1) pg/mL和(337.3± 96. 4) pg/mL、 (37.7± 11.4) pg/mL和(69.6± 18. 9) pg/m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12.466、 -19.648、 -11.749、 -16.364、 12.550、 14.834, 均 P< 0.01 ) ,而干预组 大鼠[(9.6± 5.6) pg/mL和(45.6± 22.9) pg/mL、 (36.3± 17.9) pg/mL和(42.9± 20.5) pg/mL、 (10.3± 5.6) pg/mL和(15.7± 8.0) pg/mL]则较 型组有显著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9.367、 -17.390、 -10.106、 -14.631、 10.475、 12.772, 均 P< 0.01 )。 结论: COPD 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 TNF-琢、 IL-6、 IL-8 的浓度均显著增高, 血必净干预能显著下调上述关键致炎因子的表达, 并与 其临床症状、 肺功能、 病理学改变相印证。因此, 我们推测: 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 COPD 炎症时 TNF-α、 IL-6、 IL-8 等关键致炎因子 的表达, 进一步抑制气道炎症的级联效应来发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淋巴瘤。形态学存在着一种标志的hall mark细胞;细胞免疫学上CD30(Ki-1)表达强阳性;标志性的染色体异常t(2;5)(p23;q35)。临床诊断时多为疾病晚期(Ⅲ~Ⅳ期),并常伴有B症状。成人患者,推荐采取放疗,同时辅以联合化疗;儿童患者病程类似Burkitt淋巴瘤,治疗方案一般使用高强度的治疗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或Burkitti淋巴瘤的方案。高危ALCL、复发难治ALCL可应用CD30单克隆抗体和ALK蛋白抑制剂等。临床上报道较少,对其认识仍有不足。近年来虽然对ALCL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至今尚未形成成熟规范的治疗方案。未来研究有望最终寻找到ALCL的最优化治疗方案。现就其在免疫和遗传学、形态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3.
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于2006-2008年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设置行距×株距分别为:7 cm×7 cm(A)、14 cm×3.5 cm(B)、24.5cm×2 cm(C)、49 cm×1 cm(D)4种群体分布方式,每种分布方式设4种灌溉处理:整个生育期内不灌溉,灌拔节水,灌拔节和抽穗水,灌拔节、抽穗和灌浆水(每次灌水量相同,均为0.60 m3),研究在同一群体密度(2.04×106 株·hm-2)下不同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状况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A、B处理的群体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高于C、D处理;随着行距的加大,光合有效辐射(PAR)透射率逐渐增多,而PAR截获率呈下降趋势;增加灌溉可提高冬小麦群体单茎数和LAI,降低PAR透射率,从而明显提高了PAR总截获率.冠层内PAR截获率表现为上强下弱的趋势,相对均匀的群体分布和所有灌溉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冠层40 cm以上的PAR截获率.冬小麦光能利用率(RUE)随行距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A、B、C、D处理总RUE两年的均值分别为1.24%、1.27%、1.21%和1.06%,B处理较C、D处理分别提高了5.21%和19.56%,差异显著.群体分布相对均匀的A、B处理可显著改善冬小麦群体结构和PAR截获状况,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所有灌溉处理也可影响群体结构,进而明显提高作物的RUE.  相似文献   
124.
营口市城市及村镇聚落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辽宁省营口市1988、1992、1997、2000和2004年5期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城市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SLEUTH模拟预测了6种预案(当前趋势预案、无保护预案、适当保护预案、管理增长预案、生态可持续预案和区域及城市规划预案)下2005—2030年营口市城市及农村聚落的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8—2004年,营口市城市及村镇聚落的增长面积为14.93 km2;1997—2004年,研究区水域、园地、矿山、耕地等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较大.2005—2030年,生态可持续预案下,营口市城市及村镇聚落的面积将缓慢增长,较好地保护耕地、林地等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将限制城市及村镇聚落的增长;无保护预案下研究区城市及农村聚落的增长速度最快,耕地流失面积较大;当前趋势预案下,耕地流失面积与无保护预案相近,但耕地流失的格局不同;适当保护预案和管理增长预案下,耕地的流失面积较小;区域与城市规划预案下,城市及村镇聚落增长主要分布在城市开发区和城市周边地区.利用不同预案下的SLEUTH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土地管理政策对城市及村镇聚落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5.
氮高效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春阳  田秀平  董炳友  杨克军 《遗传》2005,27(3):387-390
采用两个氮高效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氮高效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氮高效玉米各性状的遗传力是不同的。低氮处理中,广义遗传力介于0.78~0.46之间,狭义遗传力介于0.68~0.23之间;高氮处理中,广义遗传力介于0.76~0.49之间,狭义遗传力介于0.67~0.25之间。低氮条件下,氮高效玉米主要性状中抽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氮效率、穗重和穗位叶叶面积,高氮条件下,抽丝期生物量、穗重、抽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成熟期生物量等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可分别在低氮、高氮条件下,对其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6.
东北杜鹃花科4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的电子显微镜的对东北杜鹃花科甸属(Chamaedaphne Moench.)、杜香属(Ledum Linn.)、松毛翠属(Phyllodoce Salisb.)、越橘属(Vaccinium Linn.)4属6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以上4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  相似文献   
127.
半夏属 (PINELLIA)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细胞学 〔1〕、形态学 〔2〕和比较解剖学 〔3〕的研究之后 ,我们又对半夏属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作了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这些性状的变异与分类学价值。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自华东 3省的不同地区。在南京栽植至少 1年后 ,在盛花季节 ( 5月 )选有花植株的花粉和地下块茎作实验分析。各材料的种名、群体编号和产地见表 1。表 1  供实验用的半夏属 5种植物群体材料的来源Table1  Sources of material for experiment of the populationsbelonging to5species of Pinellia种名Species群体编号No.of populations产地Lo…  相似文献   
128.
东北杜鹃花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6种, 1变种, 1变型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该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的种在花粉粒大小上有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即该属在花粉形态上具有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9.
细胞色素P450酶系循环催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 0酶系的循环催化反应需要电子供体NADPH或NADH等辅助因子系统 ,因此它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制约。用电极电解或锌粉作电子供体取代NADPH辅助因子可以获得与NADPH相似的底物转换率。此外 ,还讨论了P45 0的“定向进化”产生的突变体在无NADPH等辅助因子存在下 ,通过“过氧化物途径”使底物羟基化。  相似文献   
130.
超临界CO2萃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相比较, 研究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工艺条件, 结论是: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能萃取出红景天生药中红景天苷的1.2%, 提取率不高, 但该方法能萃取出80%的苷元酪醇, 萃取液中苷元酪醇的相对含量可达45.68%;乙醇常温浸提法能将红景天苷、苷元酪醇同时有效萃取, 且得率较高, 但是萃取液中两物质相对含量较低, 进一步分离纯化将有难度。本研究结果表明, 将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有效结合, 可实现两物质的有效分离, 推进红景天有效成分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