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连续5次回交和生化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7+8亚基引入了龙97.586(1,7,2+12)小麦品系中,获得了龙97.586小麦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7和7+8的近等基因系.2004~2006年这对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的实验地里,田间设计采用双列对比排列,2004~2005年为6次重复,2006年为4次重复.3年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8亚基与其相应的7亚基近等基因系相比在面粉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这两方面的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P>0.05);但在湿面筋、湿面筋/干面筋、面筋指数、Zeleny沉降值、沉降值/干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弱化度方面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006年吹泡示功仪测试,7+8亚基与相应的7亚基近等基因系相比,吹泡示功仪W值差异显著伊<0.05),吹泡示功仪P值差异为临界值(P=0.05).本研究显示,在龙97—586小麦品系遗传背景下,7+8亚基在烘烤品质上远远优于7亚基.文章讨论了在选育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或品系时,7+8亚基和7亚基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2.
23.
获得了硬粒小麦(2n=6x=28、AABB)与中间偃麦草(2n=6x=42、NNE_1E_1E_2E_2)杂种F_1及回交后代材料。统计分析杂种F_1及回交一代PMC MI染色体配对构型,认为中间偃麦草具较远缘的同亲关系(distant homologous)染色体组。由三价体出现频率分析,中间偃麦草不含小麦的B染色体组,建议用NE_1E_2为其染色体组公式。根据回交一代及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六倍体小偃麦这一人工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4.
韩方普  李集临 《遗传学报》1993,20(1):44-49,T001
首次获得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 Zhuk)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tetraploid Elytrigia elongata)的属间杂种,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为5.29%和1.41%,杂种均表现为多年生,具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呈双亲中间类型,杂种F1自交不育,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回交,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的F1均获得交种子,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以构型分别为:13.78I+6.87II+0.147III,9.10I+9.11 II+0.20III,F1形成的二价体主要是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之间配对所致,并推测四倍体长穗偃麦草具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或抑制小麦ph基因作用的特殊遗传系统。  相似文献   
25.
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增殖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未成年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生长因子、催素及性激素对前列腺细胞增殖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转铁蛋白、霍乱霉素和牛垂体提取物对前列腺细胞的增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催乳素刺激细胞的增值,但与双氢睾酮或雌二醇无协同作用。单独的双氧睾酮或雌二醇对细胞的增殖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一实验建立了无血清培养的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究了催乳素(PRL0对细胞AR数量和5a-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RL使前列腺上皮细胞内AR数量显著增加,其中10ng/mlPRL的作用最强,但高剂量的PRL则失去对AR的刺激作用。PRL还能拮抗雄引起的其自身受体的下调作用,使受体的数量回升至对照组水平。对5a-还原酶的催化产物双氢睾酮(DHT)的测定结果显示P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含PRi(PRiA4b)的发根农扦菌为介导,将二元载体质粒PBTC-8(T—DNA上有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黑龙江省当地番茄品种。用胚轴注射,顶端切口涂抹,子叶切块穿刺等方法感染转化子菌液,诱导出毛状根。滤纸电泳检测有50%以上的毛状根含有农抒诚和甘露碱。用抗性筛选法亦获得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毛状根。在穿刺感染子叶切块诱导产生的具卡那霉素抗性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不定芽与再生植株,经冠瘿碱,PCR,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证明再生植株中有TMV和CMV基因产物的两种外壳蛋白和农扦碱与甘露碱,获得双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29.
辐射诱发的突变类型极其复杂,经过连续选择对熟期、株高、千粒重、籽粒饱满度的改进,有明显效果。细胞学分析看到: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异常,出现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多价体及大量的多余小核等现象,某些类型至M_5仍有部分植株染色体组合不正常,结实率低,因此,在高世代应继续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0.
15个不同细胞质“中国春”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 ,杂种F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表明 :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的F或E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 ;D2 型细胞质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但却抑制同源染色体配对 ;Sv 型细胞质对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均有抑制作用 ;G型细胞质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1 5个不同细胞质“中国春”小麦与六倍体小偃麦杂交 ,F1结实率很低 ,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行为混乱 ,单价体过多 ,或许意味着在天蓝偃麦草 (Elytrigiain termedium)与长穗偃麦草 (E .elongatum)的E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 ,选出G型、D2 型、Mt 型、Mu 型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八倍体小偃麦品系 ,其中D2 型细胞质八倍体小偃麦具有光周期敏感性雄性不育的特征 ;G型细胞质“远中 3”育性正常 ,表明八倍体小偃麦“远中 3”的E组染色体中存在G型胞质的育性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