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41.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活动十分频繁, 风蚀和沙埋是该地区自然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该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 以该区域主要建群种植物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 对一次强沙尘天气过后沙丘表面5种不同风蚀沙埋状况的骆驼刺植物进行标定(包括10 cm风蚀、5 cm风蚀、不蚀不积、10 cm沙埋、30 cm沙埋), 天晴后测定其叶水势、叶片含水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 分析研究自然环境条件下风蚀和沙埋对骆驼刺水分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风蚀显著降低了骆驼刺叶水势和叶片含水量, 进而导致植物气孔导度降低, 并引起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下降。风蚀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低于沙埋, 特别是在10 cm风蚀深度明显降低。 (2)沙埋增加了骆驼刺的叶水势、叶片含水量和气孔导度, 并引起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上升, 水分利用效率也得到提升。(3)风蚀条件下骆驼刺所受胁迫增加, 但可以通过增加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和光化学效率来抵消胁迫造成的不利影响。沙埋条件下骆驼刺受胁迫减轻, 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和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随着沙埋程度增加而减小, 这是骆驼刺适应风沙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4)与5 cm风蚀以及10 cm沙埋相比, 10 cm风蚀显著抑制骆驼刺的生长, 30 cm沙埋则会显著促进骆驼刺的生长。  相似文献   
42.
依据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聚合酶基因序列研制HBV基因芯片,此芯片可分析HBV的7个基因型、4种血清型和HBV聚合酶基因rtV173、rtL180、rtM204和rtV207位点的突变。利用此芯片对A、B两组共计45例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的患者进行服药前和服药后3、6、9、12个月的动态检测,其中C基因型39例,且血清型均为adr;B基因型6例,其血清型均为adw。在完成全程检测的38例患者中,17例ALT升高的A组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而21例ALT正常的B组出现4例变异株,且所有变异株均为rtM204 V/rtL180M,其中2例野生株和变异株共存。rtM204V变异最早在服药6个月时出现,随后出现rtL180M变异。10份PCR产物测序分析表明,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仅在rtL173位点出现1例差异。进一步分析HBV DNA变异与HBV DNA含量、ALT水平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初步结果表明变异株的出现与治疗过程中的DNA反弹呈正相关,而与起始HBVDNA水平、ALT值无关联。HBV基因芯片可初步用于HBV DNA检测,可能是临床追踪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大沙鼠对荒漠植物群落的扰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调查了大沙鼠洞区和对照区植物种类组成、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研究了大沙鼠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的影响.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洞区植物种数(16.1)显著高于对照区(13.8)(Z=2.436,P<0.05);洞区半灌木种数(0.8)显著低于对照区(1.9)(Z=3.442,P<0.01).受大沙鼠扰动影响,大沙鼠洞区植被平均盖度(2.40%±2.30%)显著低于对照区(14.46%±6.82%)(Z=3.63,P<0.01);大沙鼠洞区地上植物生物量(6.52 g·m-2±6.30 g·m-2)显著低于对照区(23.3 g·m-2±12.85 g·m-2,Z=3.708,P<0.01).大沙鼠洞区Simpson指数(0.75±0.10,n=10)和Shannon-Wiener指数(0.78±0.12,n=10)显著高于对照区Simpson指数(0.61±0.16)和Shannon-Wiener指数(0.60±0.16)(t=2.362,P<0.05;t=2.948,P<0.01).结果表明:大沙鼠的掘洞、采食行为能够提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导致半灌木衰败.洞区的植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次生演替的特征.  相似文献   
44.
苹果盘二孢的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coronaria引起的褐斑病是造成我国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菌分离培养困难,阻碍了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而影响了对其防治机理和流行规律的研究。本研究应用4种培养基质,探索了3种方法对苹果盘二孢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分离到病原菌,但组织块分离法和分生孢子团分离法成功率仅有10%左右,而单孢分离法污染少,成功率高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大小和产孢情况差异也很大,培养1个月(25℃)后PDA上菌落黑褐色隆起,表面蚯蚓粪状,无气生菌丝,无子实体和基内菌丝;10%V8培养基上菌落中央隆起,黑褐色,表面生少量气生菌丝,边缘放射状,基内菌丝深褐色,有子实体;苹果叶片葡萄糖琼脂培养基(LDA)上菌落平坦,黄褐色,表面生茂密的金黄色气生菌丝,基内菌丝深褐色,有子实体;苹果叶片煎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LEDA)上菌落有明显的不规则隆起,黄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生少许气生菌丝,菌落生长缓慢,无基内菌丝,分生孢子盘菌落表面生,菌落直径仅2mm左右,而在其他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可达6-8mm,说明培养基质、分离方法均对苹果盘二孢的分离培养和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硫酸软骨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以剂量为8ml·kg-1·d-150%的酒精每天灌胃一次,纳洛酮药物组给予乙醇半小时后腹腔注射纳洛酮0.08mg·k-1·d-1,硫酸软骨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在酒精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硫酸软骨素50、100、150mg·kg-1·d-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持续2周;第三周把50%的酒精的剂量递增为12mg·kg-1·d-1,持续灌胃6周.在第八周末实验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留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变化.生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物终未产物丙二醛(MDA);并测定脑皮质中β-内啡肽含量(β-EP).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硫酸软骨素中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层次较清晰.与酒精组相比较,硫酸软骨素中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皮质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P<0.01);GSH-PX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硫酸软骨素对大鼠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以C57BL/6J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色钉菇粗多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用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用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方法复制了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模型复制前,预先给予小鼠100mg/kg、200mg/kg、400mg/kg不同剂量的色钉菇粗多糖,通过行为学检测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以及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变化;用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方法测定色钉菇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预先给予200mg/kg和400mg/kg剂量的色钉菇粗多糖能显著地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行为症状,并能显著地降低MPTP所致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这可能与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关。提示色钉菇多糖有开发成防治帕金森病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NaCl对渗透胁迫下三角叶滨藜光合作用和水分状况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溶液培养的三角叶滨藜(Atriplex triangularis)为材料, 测定分析了在PEG诱导的渗透胁迫条件下, 适量的NaCl对其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的影响, 以探讨环境溶液中NaCl对植物适应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 PEG诱导的渗透胁迫导致三角叶滨藜植株吸水困难、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系统受损、生长受抑制、生物量减少; 而在PEG渗透胁迫的处理液中添加10–40 mmol·L–1NaCl可以明显降低植株水势和叶片渗透势, 维持较高的细胞膨压, 减缓PEG渗透胁迫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 保证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生长速度, 从而有效增强了三角叶滨藜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8.
一株反硝化细菌与光合细菌对养殖海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一株反硝化细菌与一株光合细菌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用海藻酸钠固定,加入到滤料基质为生物陶瓷的净化单元中,对实验室养殖海水进行封闭循环式净化,用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作为净化指标,观察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添加量为反硝化细菌的75%时,对铵盐的净化效果达到了79.72%,硝酸盐的去除率为90.61%,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77.06%。且在氨氮浓度负荷较低时也可以有较好的净化速率。  相似文献   
49.
三岩藏族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岩是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与四川省白玉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区, 本文对三岩藏族活体的测量数据做了统计分析, 认为三岩藏族的体质特征为高身材、中头型、中鼻; 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 他们的体质特征不仅与中国南方、北方的其他民族有明显的差别, 而且跟藏族的其他支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三岩藏族具有独特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0.
以2个耐低钾基因型水稻N18、N19和2个低钾敏感基因型水稻N27、N2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低钾胁迫对其苗期根系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水稻根长、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均降低,但N18和N19显著高于N27和N28。低钾胁迫使4个基因型水稻的根冠比增大,而各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低钾胁迫下,水稻根中IAA、GA1和ZR含量均减少,ABA含量增加;N18、N19根中IAA、GA1和ZR含量都高于N27、N28。此外,低钾胁迫使水稻根中IAA/ABA、ZR/ABA、GA1/ABA值降低,但N18、N19的上述比值高于N27、N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