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研究云南野生蔷薇属中的NBS类抗病基因,根据已知抗病基因NBSLRR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云南悬钩子蔷薇中进行体外扩增,获得了对应区域的cDNA片段,回收、克隆这些特异片段,测序分析,共得到4个含有NBSLRR保守结构域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分别命名为AC9、AC39、AC50和AC68。它们与已报道的11个NBS类抗病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4%~79.2%,其中这4个RGAs片段与Mi、RPS2、Pib和RPM1基因聚为一类。表明这4条RGAs序列可进一步用作悬钩子蔷薇抗病候选基因的分子筛选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2.
大白猪和通城猪全基因组选择性清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领  杨松柏  唐中林  李奎  刘榜  樊斌 《遗传》2012,(10):53-63
长期的人工选择使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与选择相关的基因组区域也随之发生特定遗传变异表征(选择信号)。不同类型品种所受到选择强度不一,选择信号亦不相同,选择性清扫分析已逐渐成为选择信号的主要检测手段。文章基于商用型大白猪(n=45)和地方猪品种通城猪(n=45)的猪60K SNP芯片分型数据,借助遗传分化系数Fst法进行选择信号检测分析。利用gPLINK软件设定质控标准,共计34 304个SNPs被筛选出用于统计分析。使用Genepop软件包计算两个猪品种之间的遗传分化参数Fst,所得Fst平均值为0.3209。选取Fst>0.7036(即占总Fst值数目的 1%),共计344个SNPs被选择出来。SNP位置注释显示这些位点涉及到79个候选基因(Sus scrofa Build 9)。利用在线软件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对候选基因的生物学通路进行网络分析,发现它们多与生长繁殖及免疫应答有关,如NCOA6、ERBB4、RUNX2和APOB等基因。研究结果为进行猪产肉、抗病等性状候选基因和致因突变深入挖掘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3.
大麻哈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10和2011年采捕到乌苏里江大麻哈鱼洄游群体571个样本的鳞片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大麻哈鱼的年龄判定和生长模拟。大麻哈鱼鳞片属于典型圆鳞,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为一年一个周期,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型。部分鳞片有明显幼轮,幼轮和年轮根据鳞径大小能够区分。采集样本的雌雄组都分为2+,3+,4+三个年龄组,也都以3+龄组数量最多。采用特殊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和幂指数生长方程分别模拟了大麻哈鱼1—4龄间的生长,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的参数。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得出大麻哈鱼雌雄个体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故将雌雄个体放一起进行生长模拟。AIC和BIC检验结果显示特殊VBGF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公式为:Lt=90.04×[1 e 0.3(ti+0.27)]。大麻哈鱼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小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大的个体。应对大麻哈鱼年龄与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为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4.
利用美国产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董棕和短穗鱼尾葵的光合日变化特性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并利用二项式数学模型对其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2种棕榈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现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董棕的午休深度及时长明显大于短穗鱼尾葵,其第二峰出现的时间比短穗鱼尾葵延后2h,这可能主要由于两者在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等自身生理因子活性方面的差异所致.(2)影响董棕和短穗鱼尾葵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因子均为胞间CO2浓度,但主要限制因子董棕为气孔导度,短穗鱼尾葵为叶面温度;主要决定生态因子董棕为光合有效辐射,短穗鱼尾葵为空气CO2浓度,主要限定因子两者均为空气相对湿度.(3)董棕和短穗鱼尾葵均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属强耐阳性植物,但鱼尾葵相对较低,更适于北移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提取、分离、纯化鼠尾胶原蛋白的方法。方法通过对鼠尾进行剥离获得鼠尾腱,用Tris-HCl缓冲液、胃蛋白酶处理获得鼠尾胶原蛋白原液、反复使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分级盐析、醋酸溶液复溶进行鼠尾胶原蛋白的纯化。超纯水透析除去无机盐类获得纯化的鼠尾胶原蛋白。通过SDS-PAGE蛋白质电泳、氨基酸含量分析等技术手段鉴定。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鼠尾胶原蛋白,纯度达到电泳纯。与国外进口的商业化鼠尾胶原蛋白产品相比无差异。研究了提取、分离、纯化参数对得率、纯度的影响,建立了最优的鼠尾胶原蛋白提取条件,胃蛋白酶用量:1∶500,酶解时间:72 h,盐析浓度:2 mol/L,提取所用酸溶液:0.05mol/L醋酸溶液。结论为鼠尾胶原蛋白的扩大化生产提供了合适的工艺参数,为大量获得鼠尾胶原蛋白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功效方面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0.5%洗必泰含漱剂漱口,外敷复方冰硼散口腔溃疡膜,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重型患者应用强的松,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加用自拟的中药消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2.5%,对照组总有效72.5%,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采取对因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7.
纯色山鹪莺的领域鸣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鸣叫是鸟类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探究纯色山鹪莺(Prinia inornata)的鸣叫模式与其尾羽逆向变化的关系,于2007年8-10月在广东省肇庆江溪村对繁殖期纯色山鹪莺的领域鸣声等行为进行研究。运用焦点动物观察法,通过Olympus DS-20数码录音笔(100—17100Hz)和直径50cm声音收集器采集声音。行为统计以直接观察和SonyDCR-VX2000E数码摄像机录像相结合。结果如下:⑴共采集到620个鸣句,分属6种鸣句类型,其中4中为常见类型,1种为过渡类型,1种少见类型。(2)纯色山鹪莺的鸣声结构简单,变化较多,能够根据环境改变鸣声,具有识别危险程度和危险对象种类的能力。(3)鸣声均和一定的行为具有联系,4种主要鸣声类型均伴有抖尾行为出现。据此认为,纯色山鹪莺鸣唱结构简单但变化较多,而尾羽在其领域鸣叫行为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支气管封堵治疗影响的动物实验性研究。方法:取健康杂种犬18条,分为3组(A、B、C组)(n=6),经支气管镜每只犬置入致密螺栓状支气管封堵器2枚,其中A、B组为肺部感染组,C组仅为单纯封堵(A、C组封堵后使用抗生素,而B组封堵后未使用抗生素)。观察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定期复查血象、支气管镜、胸部CT扫描,8周后观察封堵器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变化。结果:观察期内,除1例因给药管不慎封堵入靶支气管内而死亡外,其余犬耐受性良好;截至封堵第8周,36只封堵器中,脱落共有0只(0/36)。胸部CT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部分封堵的肺叶有萎陷,封堵部位远端肺泡腔缩小,5例封堵部位及其周围有轻度阻塞性炎症改变,未出现肺脓肿及坏死。肺部感染因素对犬的恢复有延迟;而感染组术后肌注抗生素与否,并未能缩短实验动物的不适反应过程,亦未能预防或减少阻塞性炎症的发生。结论:试制的支气管封堵器置入方便,组织相容性好;无论单纯封堵还是肺部感染组的封堵,各组实验动物均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肺部感染因素对犬的恢复有延迟;肺部感染组术后肌注抗生素与否,对提高动物的耐受程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9.
色变银环蛇与正常银环蛇的形态学及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曼  孔天翰  顾少菊  唐上明  钟满森 《蛇志》2005,17(3):149-152
目的研究色变银环蛇与正常银环蛇的形态学差异。方法比较蛇外形、鳞片、毒腺、排毒量、毒性等情况。结果色变银环蛇与正常银环蛇的鳞片数目无异,但其毒腺大小、排毒量、毒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可能由于蛇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故而出现了银环蛇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40.
Aspergillus sp.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为了得到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脂肪酶新酶种,通过研究分离白极端环境的Aspergillus sp.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得出了该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1%黄豆饼粉为氮源、0.2%玉米淀粉为碳源,1.5%橄榄油为诱导物,起始pH6.0左右。装量10mL(250mL三角瓶。摇瓶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为96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可得最大发酵酶活36U/mL。Aspergillus sp.所产的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是:最适pH为9.0,在pH5.0—10.0于20℃下放置24h后,残余酶活仍保持在起始酶活的90%以上;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50℃保温60min后仍保留70%以上的酶活。Aspergillus sp.所产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