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41.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湿地价值量并分析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区域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青海西宁湟水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构建一套适合高原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采用功能价值法和断裂点模型法,分析公园的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 2020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1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6.18亿元,四大服务价值量按照价值高低排序依次为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2) 5个评价区中,湟水主河道的价值最高,其次为北川湿地和海湖湿地,最后是火烧沟公园和宁湖湿地;(3) 5大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辐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宁湖湿地>北川湿地>湟水主河道>海湖湿地>火烧沟公园;对湿地服务辐射范围叠加处理后,形成1个核心区和5个次核心区域;(4)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空间溢出情况,湟水主河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向周边湿地公园溢出,其他四个湿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相互溢出和叠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942.
本文以藜麦皂苷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因素试验,以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结合藜麦粉末SEM表征,以获得皂苷的超声-负压提取最佳工艺参数。藜麦皂苷粗提物经正丁醇萃取后,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相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负压法提取藜麦皂苷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59℃、负压0.064 MPa,该条件下皂苷得率(预测值12.37 mg/g,实验值11.95±0.034 mg/g)最高,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顺序:负压>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藜麦皂苷在浓度范围(0~0.25 mg/mL)内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抗氧活化活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3.
个体基因组信息得益于大数据的积累,其应用不再局限于科学研究,正在经历逐步走向日常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对疾病关联基因组信息的系统整理、归档及合理应用配置是未来精准医学的重要基础。血红蛋白病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其分子病理学基础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为助力我国南方血红蛋白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筛查的应用,本项目团队建立了中国人群血红蛋白病变异谱及表型谱LOVD基因变异数据管理系统,并通过设计全面整合和高效分析的在线辅助精确诊断及风险评估系统,展示了基于云端标准化的特定血红蛋白病变异注释库和诊断知识库辅助医生快速做出综合、全面的诊断和遗传咨询的操作。通过数据整合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提高疾病临床决策效率的方法和经验,可为其他疾病的临床和预防应用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44.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由骨髓瘤细胞和带有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简称单抗。首先,本文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包括鼠源性单抗、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以及人源性抗体这四大阶段,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又对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从疾病诊断方面及疾病的治疗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5.
946.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FNDC5(Irisin)是否通过激活KLF4而抑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自噬,保护线粒体功能及降低纤维化蛋白的表达,明确其在DOX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分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CON)、FNDC5处理组(FNDC5)、DOX损伤组(DOX)、FNDC5保护组(DOX-FNDC5)、DOX+Scramble siRNA损伤组(DOX-Scramble siRNA)、FNDC5+Scramble siRNA保护组(DOX-FNDC5-Scramble siRNA)、DOX+KLF4 siRNA组(DOX-KLF4 siRNA)、DOX+FNDC5+KLF4 siRNA组(DOX-FNDC5-KLF4 siRNA),并检测ROS生成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功能及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等试验方法,观察FNDC5处理对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体外研究表明,与CON组细胞相比,DOX处理后可显著抑制ATP生成,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线粒体自噬过度激活(BNIP3、Atg5及LC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 I、α-SM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FNDC5处理后可显著逆转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进一步的研究证实,FNDC5通过激活KLF4而抑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保护线粒体功能及降低纤维化。然而,FNDC5对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可被KLF4 siRNA部分抵消,细胞纤维化蛋白表达增加。结论:FNDC5通过激活KLF4信号而抑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自噬,保护线粒体功能及降低纤维化蛋白的表达,进而缓解DOX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47.
杨志  唐会元  朱迪  刘宏高  万力  陶江平  乔晔  常剑波 《生态学报》2015,35(15):5064-5075
根据2010—2012年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5个江段的商业性渔获物调查结果,对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收集到鱼类87种,隶属于8目18科63属。沿坝前江段溯河而上至库尾以上流水江段,鱼类种类数逐渐增加。采用聚类分析(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对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期间各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这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可以分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秭归、巫山、云阳3个库区的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的差异程度较大;而类群Ⅱ包括库尾的涪陵江段以及上游的江津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差异程度较小。采用CA和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各年间可以分为不同类群;云阳与涪陵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逐年增加,而与秭归、巫山江段的相似性逐年减少;涪陵江段与江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也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175m试验性蓄水对库中和库尾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但对库首以及库尾以上流水江段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量化分期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期和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JOA(日本骨科协会)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测评,并对不同临床分期的腰腿疼痛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临床分期间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不能给予量化。结论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有利于指导LIDP临床分期,但尚不能将其作为量化指标来进行分期诊断,目前LIDP临床分期仍然以非量化分期为主。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CCNA1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iagen-FFPE的步骤提取95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酶切-PCR对所提DNA进行CCNA1甲基化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CN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为90.9%(86/95)。结论:CCNA1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特征,CCNA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转移由关。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n=58)和常规治疗组(n=58)。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TGF-β1、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TGF-β1、IL-1β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异,血清IL-1β较治疗前下降(P<0.01),罗格列酮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血清TGF-β1较治疗前上升(P<0.05),罗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调控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和抗炎因子的分泌,可能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