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是医学科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许多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流行,之所以逐渐减少,固然是许多因素(例如卫生设备、食品制作、营养状态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免疫预防。许多在10~20年以前还在增多着的传染病,由于进行了免疫接种,现  相似文献   
52.
53.
以双链核糖核酸为基因组的病毒寄主范围很广,如哺乳动物的呼肠病毒,昆虫的细胞质多角体病毒,植物的水稻矮缩病毒,以及某些微生物的病毒,已经发现有十余种之多。研究这类病毒的感染及复制特性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家蚕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的纯化,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方法——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其特点是简便,适于大量制备。纯化病毒制剂经紫外光吸收测定、凝胶电泳及电镜观察都表明是均一的。生物感染活力LD_(50)为1.11×10~(-10)克/头。  相似文献   
54.
55.
林麝麝香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野麝家养,人工驯化、人工活体取香获得显著成效后,目前已成功地使家养林麝一年多次生香,大大提高了麝香的产量。有关麝香的形成,历来有许多神秘的记载和传说,如本草纲目记载“夏月食蛇虫多,至寒则香满”;近年来,有认为麝香囊的云皮(或银皮)产生麝香。对麝香腺显微结构的研究,尚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56.
大豆磷脂组成的研究 Ⅰ.磷脂组成的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一组酸性氯仿甲醇溶剂体系和碱性较强的硅胶薄板,经单向薄层色谱能将制备脂质体用的大豆磷脂多种磷脂组分很好地分开。在同一色谱条件下用标准磷脂进行检测,用薄层扫描进行定量,从而解决了只用微量样品(约30微克)即可直接对多种磷脂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貉与豹猫的冬季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貉(Nyctereutes procyonides)与豹猫(Felts beng-alensts)是重要的经济毛皮兽。1965年11月中旬至1966年1月,1973年12月至1974年1月,在浙江宁海和常山地区收集这两种动物的胃,进行食物分析。 貉 体尺度量16只,其中12只,4只(见表)。实胃分析39只,其中14只,7只,性别不明18只。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电镜金属盐法—酸性磷酸酶(ACP)细胞化学技术,用30mmol/L pipes缓冲液配制低浓度戊二醛进行固定。对成年大鼠的大脑大锥体细胞,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的ACP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探讨。结果发现ACP活性分布在高尔基复合体的部份转移泡、浓缩泡及GERL部位。高尔基复合体呈ACP阳性反应,并显示出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59.
60.
<正>由英国“应用微生物学及研究中心”研制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含有凝集原2及3,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188名婴儿进入一项随机的双盲试验,以联合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的无细胞或全细胞菌苗按3、5及8~10个月的间隔进行接种。两组的局部反应相以,但在接种无细胞菌苗后,具有全身反应的婴儿显著地少于全细胞菌苗。对无细胞菌苗凝集原和毒素组分的抗体平均对致滴度高于全细胞菌苗。接种第三剂菌苗后一年,无细胞组抗体的持久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