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该研究通过采集、鉴定和测量苔藓植物标本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贵州省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9科147属374种,苔藓植物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不同海拔苔藓植物科属种所占的百分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优势科灰藓科( Hypnaceae)和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和优势属凤尾藓属( Fissidens)、耳叶苔属( Frullania)、真藓属( Bryum)、疣鳞苔属( CoLoLejeunea)和细鳞苔属( Lejeunea)内种数在不同海拔也呈相同趋势;该地区苔藓植物石生群落和土生群落分布最广,木生群落次之,水生群落分布最少;苔藓植物雌雄异株数量在不同海拔均比同株数量多,比例约为7∶3;随着海拔升高,多种不利环境使长柄绢藓( Entodon macropodus)的叶片显著变小、叶长与叶宽的比显著增大,叶片由卵圆形变为卵状披针形,孢蒴极显著缩短、孢子直径显著增大,孢子的产量逐渐减少,不利苔藓植物的繁殖,蒴柄显著增长,有利于孢子的传播,体现了苔藓植物在不同的海拔的适应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62.
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种子自身休眠特性、α-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抑制剂、迟熟α-淀粉酶活性、种皮颜色、颖壳抑制物以及穗部形态等,均是影响小麦穗发芽的重要因素,其中对子粒休眠特性和α-淀粉酶活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位于第3染色体组上的R基因、休眠基因以及4AL上的Phs基因均与小麦穗发芽密切相关。已开发出一些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位于第3部分同源群的三重R基因和位于3B染色体的STS标记Vp1B3,以及位于3A染色体的主效QTL位点QPhs.ccsu-3A.1均可直接用于穗发芽抗性的筛选。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今后如何提高小麦穗发芽抗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基于改进投影寻踪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彦苍  周书敬 《生态学报》2009,29(10):5736-5740
为了克服现有的海洋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强、不易处理高维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海洋环境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实现了投影寻踪技术,将方案的多维评价指标值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并据投影值大小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易于决策,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64.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近十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的生物医学治疗技术.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是一种具有开发潜质的病毒载体,因此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很是受人关注.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是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据此,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rAAV在肝疾病基因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对rAAV在肝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和局限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播疾病,正常人群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对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孕妇等人可产生严重的危害。以HCMVAD169病毒株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了编码pp150蛋白片段的UL32基因和编码MDBP蛋白片段的UL57基因,目的基因转化入pMD18-T克隆载体后再经酶切与表达载体pET-11a连接构建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重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p150/MDBP。经SDS-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量约为27kD,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17.45%,Westernblot鉴定为阳性,ELISA及蛋白芯片检测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过初步应用表明其对血清IgG及IgM的检出率与全抗原相比一致,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6.
树莓种子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树莓种子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水对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用10倍于树莓种子重量的水(pH 8)于80℃提取三次,每次90 min,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佳。提取液浓缩后,用NKA树脂吸附,当上样液pH值为7时,以50%乙醇溶液洗脱,分离出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达23.66%,且产品得率也最大,达11.0%。  相似文献   
67.
染料脱色菌与芳胺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染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染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曝气池中分离到17株对多种染料有较高脱色能力的细菌,其脱色率都在80%以上,但偶氮染料脱色后产生的中间产物多数为无色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大多数细菌不能将其进一步降解。为此,通过富集培养和梯度驯化又筛选到一株以对硝基苯胺为唯一碳、氮源的菌株J18,该菌株虽对染料脱色能力很弱,却能够降解芳香胺类化合物。将芳香胺降解菌J18与染料脱色菌H两菌株混合培养,在最适条件下,结果使染料的脱色率和芳胺降解率均到达90%和85%以上,从而达到了彻底降解染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菌-藻、藻-藻间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菌-藻、藻-藻间相互抑制作用,寻找抑制藻类水华的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选取的12种细菌均未见对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所试4种丝状真菌中,总状毛霉、黑曲霉对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选取4种藻做单独培养与两两混合培养,观察生长情况以研究彼此间的关系,结果4种藻间,其生长优势由强到弱依次为栅藻>美丽颤藻>螺旋藻>念珠藻,前面的藻均对后面的藻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摘要:【目的】对海洋Agarivorans albus QM38菌株所产琼胶酶的纯化工艺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发酵液通过离心、(NH4 ) 2SO4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 S-100 凝胶过滤等纯化步骤得到SDS-PAGE电泳级纯酶,并用质谱对酶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琼胶酶A,纯化倍数为17.6倍,收率为15.21 %,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为127.8 kDa。对琼胶酶A进行了进一步的性质分析,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 ℃,最适反应pH为7.6,最适底物浓度为0.9 %,多数金属离子为其活性抑制剂。琼胶酶A的降解产物经质谱分析主要为四糖和六糖。【结论】从菌株QM38的发酵液中纯化得到的琼胶酶A具有降解凝胶态琼胶的能力,其分子量与以往报道过的琼胶酶不同。  相似文献   
7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两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鲫鱼(Carassius a uratus L.)和4个金鱼(Carassius auratus Var.)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26个随机引物对各品种实验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平均每个品种观察到约134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在1-16个之间。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金鱼和鲫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共亨度高,进一步证实了金鱼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聚类结果表明,草金鱼形成后,首先演化为文种鱼,然后由文种再形成龙种和蛋种两个品系。 Abstract:Genomic DNA polymorphisms in the wild crucian from rwo different areas and in four representative varieties of goldfish were detected by usi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technique.The genomic DNA of each variety of fish was amplified with 26 primers.On average,about 134 RAPD markers were observed by each variety.The markers obtained by a single primer varied from 1 to 16.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of the goldfish and wild crucian have a high propor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fragment shared.This further verified that goldfish is evolved from wild crucian.The cluste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after emerging,grass goldfish is evolved to wen goldfish,then through wen goldfish evolved to dragoneye goldfish and oval goldf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