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记述蚁蛉科Myrmeleontidae囊蚁蛉族Myrmecaelurini中国1新纪录属:幻蚁蛉属Lopezus,以及中国1新纪录种:飞幻蚁蛉Lopezus fedtschenkoi。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同源序列克隆和RT-PCR技术,首次克隆得到黄秋葵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全长1175 bp,包括一个1170 bp的完整ORF,编码389个氨基酸,命名为AeCH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AeCHS氨基酸序列与同科植物黄蜀葵和陆地棉的同源性较高,分别达99.23%和97.44%,AeCHS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含有CHS蛋白的标签序列GFGPG以及4个保守活性位点Cys164、Phe215、His303、Asn336。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黄秋葵果实、花、叶片不同发育时期AeCH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eCHS基因在上述植物材料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花>果实>叶片,具体到不同植物组织,AeCHS基因在生长6 d的果实、盛开的花朵以及植株顶端第4片叶子中的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3.
通过比较吉林产不同种蒲公英HPLC指纹图谱,探讨吉林产蒲公英HPLC指纹图谱的特点,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采用HPLC方法,以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3 nm,流速为1.00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检测了12种吉林产不同种类蒲公英药材,确立了9个共有峰,建立了蒲公英对照指纹图谱,计算各被测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并指认了绿原酸、咖啡酸、总黄酮3个特征峰,比较了上述成分在不同药材中的含量,定量结果表明,3种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027%、0.026%、0.128%。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作为吉林产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为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11)、肝纤维化组(n=12)和肝硬化组(n=7)。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及其亚群变化,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情况。比较单核细胞各亚群在不同程度肝损伤中的差异,并对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外周血的单核细胞数与肝纤维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单核细胞CD14low CD16+和CD14high CD16+亚群显著增多(P=0.047,P=0.018)。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单核细胞各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P=0.812)。HIV/HCV重叠感染患者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与肝纤维化情况存在正性线性相关,方程成立,并且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8),方程似然比(r 2)0.45。结论:HIV/HCV重叠感染患者CD14high CD16+单核细胞增高有可能是肝损伤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5.
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乙醇浸膏进行萃取,获得三种有机相粗提物,其后跟踪检测其抗菌、抗氧化活性,并采用GC-MS分析粗提取的化学组成,确定了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的各20种成分.活性跟踪结果显示,石油醚相萃取物的抗菌和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提取物没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对活性较好的石油醚相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分离获得一单体化合物,应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56.
旨在探索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措施。以‘丰香’草莓玻璃化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活性炭、聚乙烯醇和钙离子(氯化钙),研究不同组合对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的影响,同时比较恢复后的正常试管苗与原来的玻璃化苗及正常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正交设计的9种处理间草莓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差异显著,恢复率最高的是处理9(1 g/L活性炭+2 g/L聚乙烯醇+166 mg/L钙离子),恢复率为89.07%,其次是处理4(0.5 g/L活性炭+166mg/L钙离子),81.05%、处理8(1 g/L活性炭+1 g/L聚乙烯醇),73.87%。方差分析表明,活性炭、聚乙烯醇、钙离子浓度对草莓玻璃化苗恢复的影响都极为显著,影响大小依次是钙离子>活性炭>聚乙烯醇。恢复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玻璃化苗差异显著,与正常苗差异不显著。结合各处理对玻璃化苗的恢复率、生理生化指标及增殖系数,综合考虑认为使草莓玻璃化试管苗恢复的最佳处理为处理9。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研究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体内HIV-1CRF07_BC病毒准种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特征,本文采用单基因组扩增(SGA)技术分别从6份CRF07_BC感染者血浆获得HIV-1病毒准种env基因gp120片段序列11~28条,采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描述感染者血浆中CRF07_BC病毒准种的变异特征;运用Simplot软件、分段系统进化树和对平均两两比对基因距离进行遗传多样性作图(Diversity plot)的方法分析病毒准种间的重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仅1个病例具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而其他5个病例的遗传异质性较高,主要表现为系统进化树上形成2~4个次级进化簇。此外,有3个病例存在病毒准种间的重组。本研究表明SGA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感染者体内病毒准种复杂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探究山东不同地区灰飞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水平差异,在室内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对泰安、莱芜、鱼台(分别采自小麦和水稻)、济南和济阳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亚致死剂量(LD 10和LD 30)溴氰虫酰胺对灰飞虱成虫体内的酯酶(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的影响。稻苗浸渍法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LC 50值介于8.5193~11.0524 mg/L,对成虫的LC 50值介于10.4245~12.4904 mg/L。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LD 50值在0.9239×10-3~1.1318×10-3μg/头之间,对成虫的LD 50值在1.0933×10-3~1.2619×10-3μg/头之间。在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LD 10和LD 30)处理下,灰飞虱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GSTs酶活力上升最显著。结果表明,山东不同地区田间灰飞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差异不大,同一地区灰飞虱种群不同虫态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也无明显差异。GSTs可能会在灰飞虱对溴氰虫酰胺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探索低温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甜樱桃花的柱头和子房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甜樱桃品种‘早大果’花枝为试材,在-2 ℃低温下喷施0.05 mmol·L-1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和15 μmmol·L-1 次牛磺酸(HT、H2S清除剂),测定柱头和子房线粒体中活性氧、抗氧化酶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膜流动性、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yt c/a)比值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导致线粒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线粒体MPTP明显增大,膜流动性降低,膜电位和线粒体Cyt c/a吸光度比值、膜H+-ATPase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结构受到损伤。低温胁迫下,外施0.05 mmol·L-1 NaHS可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柱头和子房线粒体H2O2和MDA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小线粒体MPTP开放程度,增强线粒体膜流动性,提高线粒体膜电位、Cyt c/a值和膜H+-ATPase活性;NaHS清除剂HT则抵消NaHS对上述参数的影响。综上所述,外源H2S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甜樱桃柱头和子房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减少H2O2和MDA积累,提高膜H+-ATPase活性,稳定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进而缓解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0.
对马铃薯bHLH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借鉴.基于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和Pfam数据库,运用HMMER对马铃薯bHLH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剔除冗余序列后,利用ExPASy和MEME软件对候选序列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及保守元件分析,并使用MEGA-X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用MG2C和T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