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蛇床子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为指标成分,建立了蛇床子有效成分分离测定的HPLC新方法,并对95%乙醇冷浸、超声、回流、索氏提取蛇床子所得的香豆素成分进行HPLC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HPLC新方法适合于蛇床子成分的质量控制,其中蛇床子不同提取液中各香豆素成分含量测定差异较大,且以超声提取为最佳。  相似文献   
42.
为揭示河西干旱区白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元素吸收特征和药效成分累积规律,明确影响药效成分积累的营养元素种类,科学制定白芍施肥方案和规范化种植。以甘肃省古浪县古丰镇芍药产业基地4年生白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白芍不同生长期干物质积累特征以及根中9个营养元素含量和3类药效成分含量,并分析白芍根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延续,白芍根部干物质积累先下降后上升,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出苗后90-130 d是白芍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占总积累量的79.29 %,是白芍生长的关键时期。(2)白芍地上部氮、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磷素含量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根部氮、磷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地上部和根氮累积总量分别在出苗后130 d和150d达到最高。地上部磷积累量在出苗后150 d达到最大,根部磷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30 d、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和根部钾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70 d和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氮、钾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均高于根部,其磷含量则在出苗后90 d前低于根部,在出苗后110 d后高于根部。(3)根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积累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多糖积累量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4)芍药苷含量与氮、钙、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芍药内脂苷含量与氮、钾、钙、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芍药多糖与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可见,白芍氮、磷、钾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出苗后110~150 d,适时追加氮、钾肥有利于根部生物量的积累,施肥中添加Ca、Cu元素能有效促进白芍药效成分的积累;河西冷凉山区白芍宜在9月中下旬(9月16日以后)采挖。  相似文献   
43.
<正> 在蛋白质水解液的氨基酸分离工作中,常用两种溶剂系统作双向层析法,但是由于R_f值接近的氨基酸完全重叠,分离效果不好。1980年Atiya Abbasi Rashida ali 和ZafarH.Zaidi选择了三种溶剂系统,用Whatman 1号层析纸作双向层析,可将已知的二十种氨基酸成功地分离清晰,并改用锶—茚三酮作显色剂,显色决,色斑可保持六星期以上。  相似文献   
44.
木耳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吴芳  员瑗  刘鸿高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4,33(2):198-207
简要概述了木耳属真菌在物种资源、系统发育和主要栽培类群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目前木耳属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该属物种资源缺乏系统研究,不同种类间系统发育关系不清楚,重要栽培种类黑木耳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尚未分析。今后该属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5.
吴芳  刘英华  刘琳  邓光兵  余懋群  陈孝 《遗传》2007,29(11):1399-1404
为分析LMW-GS基因对面团强度的影响, 利用两个重组自交系99G45/京771和Pm97034/京771的F9代,对LMW-GS基因特异位点和与其紧密连锁的Gli-1位点进行分析, 研究对面团强度影响差异显著的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核心编码区的序列差异。结果表明, 3个亲本LMW-GS核心编码区都具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 但PB较GB和JB缺失了一个7氨基酸序列的重复单元, 并且在不同序列中出现了氨基酸代换, 其中有2个代换可能影响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 进而影响面团强度。  相似文献   
46.
该文为探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巨噬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BCG分别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株,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在感染后1,6,12,24 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感染组凋亡率高于H37Rv感染组,在感染后1,12,24 h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其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脑脊液中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6例肝性脑病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的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中的t-Tau和p-Tau水平,分析其与Child-Pugh评分和West Have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肝性脑病患者脑脊液t-Tau和p-Tau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肝性脑病患者脑脊液t-Tau(γ=0.876,P0.01;γ=0.952,P0.01)、p-Tau(γ=0.808,P0.01;γ=0.808,P0.01)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及West-Haven分级呈正相关。结论:由于脑脊液t-Tau和p-Tau水平为神经元损害的标志物,同时反应脑内应激状况,本研究证实肝性脑病患者脑内处于应激状态并有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8.
许丁雪  吴芳  何立环  刘海江  江源 《生态学报》2019,39(20):7493-750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运用InVEST模型估算张家口-承德地区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并分析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2011—2015年土地利用以及产水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乔木林地分别为面积增加量和减少量最多的用地类型,陡坡地段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水体减少;灌木林地是产水和土壤保持能力均最高的生态用地类型;5年间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分别增加了32.16×10~6 m~3和17.69×10~6 t;产水量在海拔900 m地段,海拔越高增加量越少,土壤保持量在较低海拔有所增加;坡度越陡产水增加量越少,土壤保持量在各坡度均有增加。基于此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优先建设的用地类型,使当地在保护源头水系和维持生态功能的同时发展冰雪运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4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通过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HR)、心胸比率、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复发,复发率为3.03%,患者的呼吸困难、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HR、心胸比率、LVEDD、LVESD和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患者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0.
制备多耐药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其耐药基因rpsL基因和rrS基因,同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株多耐药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支杆菌的rpsL基因的93、94bp处的碱基发生了突变,碱基C、C突变为T、T,使得相对应的编码氨基酸由脯氨酸(Pro)突变为亮氨酸(Leu);而rrS基因未发生核苷酸的插入、缺失或取代;进一步构建该株多耐药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rpsL高效原核表达重组我体pGEX-λ T/rpsL,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λ T/rpsL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38kD的融合蛋白.结果提示,该株多耐药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支杆菌对链霉素耐药仅仅是由于rpsL基因的个别碱基突变,是单基因型的,在国内外属首次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