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1.
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通过在新生班级中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探索改善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状况的方法.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后测的研究结果显示,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明显好转,尤其是在交际交友困扰程度和异性交往困扰程度两方面有显著下降.表明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方面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2.
淀粉粒蛋白(Starch granule proteins, SGPs)是一类与淀粉粒结合的微量蛋白, 其变异可能与淀粉特性相关。实验率先研究了我国青藏高原栽培青稞的SGP组成, 初步探索了所分离的SGP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青藏高原青稞的SGP组成存在多态性, 66份青稞材料中分离了10种主要的SGPs, 16种组合带谱。西藏青稞和四川青稞的SGP组成有很大差异, SGP组成具有地域差异性。不同组合带谱材料间淀粉含量差异显著性检验显示, 实验所分离的淀粉粒蛋白可能与淀粉的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比较研究HIV病毒包膜蛋白gp120与卡介苗分别及共同感染人巨噬细胞,对人巨噬细胞的破坏能力及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能力的差异性.方法:gp120与卡介苗(BCG)分别及共同感染人巨噬细胞后,于不同时间点采用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存活率,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gp120与BCG分别及共同感染人巨噬细胞,均可降低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但gp120与卡介苗共同感染巨噬细胞,其存活率降低更为显著(P<0.05);gp120与BCG均可激活人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NO,而gp120与BCG共同感染组激活人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NO的量明显低于BCG感染组(P<0.05).结论:gp120感染巨噬细胞可影响巨噬细胞抗微生物的活性,可增强卡介苗对巨噬细胞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连续灌注培养产物因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利用而导致产率偏低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我们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测定表达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75:Fc(TNFRp75:Fc)蛋白的CHO工程细胞株对氨基酸成分的不同消耗速率,定量添加特定氨基酸作为营养补偿,提高了培养基中氨基酸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在连续灌注过程中通过对葡萄糖补加的限量控制,使培养体系中葡萄糖始终低于0.5 g/L,减少了乳酸蓄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灌注速率。结果显示,在30L工作体积发酵规模上经过氨基酸补偿和葡萄糖控制的连续灌注培养工艺使最终重组蛋白产率(mg/L)和最终产量较工艺改进前提高了2.1倍和3.7倍,分别达到388mg/L和244.4g,生产周期延长了一周。工艺改进前后重组蛋白的唾液酸含量和体外生物比活没有改变。通过营养补偿和代谢控制工艺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连续灌注培养工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75:Fc蛋白的产率和产能,从而降低产业化成本。  相似文献   
17.
西藏青稞4个B组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份西藏青稞材料中分离克隆出4个B组醇溶蛋白基因(BH1—BH4),DNA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均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先前报道的大麦B组醇溶蛋白具有相同的蛋白质基本结构。系统分析表明:它们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栽培大麦中的B组醇溶蛋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野生大麦和山羊草属的醇溶谷蛋白相似性较低。并且,在4个基因BH1—BH4中,BH1与先前报道的B组醇溶蛋白基因有较低的序列相似性,因此我们对BH1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含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8.15kDa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蛋白,进一步对其在青稞谷粒品质改良中的潜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滕李铭  田雪梅  吴芳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21,40(7):1811-1819
为探究不同野生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对野生灵芝的开发利用价值,对13种野生灵芝菌株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比较菌丝体胞内三萜和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13种灵芝菌株的三萜和多糖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无柄紫灵芝Ganoderma mastoporum、亮盖灵芝G. lucidum和树舌灵芝G. applanatum的三萜含量较高;树舌灵芝G. applanatum、紫芝G. sinense和褐灵芝G. brownii的多糖含量较高。目前国内广泛栽培灵芝G. lingzhi的野生菌株发酵产物中的三萜和多糖含量并不是最高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野生灵芝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构建SD大鼠肛门直肠畸形模型(n=32),探究FN1(fibronectin 1)与LAMB1(laminin β1)在大鼠胚胎后肠发育过程的表达及意义。对照组与模型组均于E11.5~E16.5、E18.5、E20.5剖宫取胎,记录胎鼠身长、体质量、尾长、大体形态。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N1与LAMB1 mRNA及蛋白在对照组及模型组胚胎后肠发育中的表达。对照组生长发育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1与LAMB1在胚胎后肠发育中呈连续动态表达。对照组中,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二者表达高峰为E15.5,主要均匀分布于泄殖腔上皮黏膜层和基底膜。在模型组中,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E11.5~E16.5均显著上调,表达高峰较对照组滞后出现在E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二者在泄殖腔中呈现出高表达和分布不均匀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ATRA诱导的肛门直肠畸形模型组胚胎生长发育滞后,后肠发育中FN1与LAMB1表达上调且峰值延迟,可能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亚健康的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广西人群亚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对广西初、高中学生及教师,社会人群以及农村人群进行调查。结果(1)广西人群中知道亚健康的占13.59%,认为自己存在亚健康问题的占31.47%。(2)广西人群具有亚健康问题的总人次数为26.07%,其中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生活习惯方面具有亚健康问题的人次数分别为27.29%、32.36%、9.9%和26.76%。(3)广西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74.5%,其中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生活习惯亚健康的人分别占17.4%、31.8%、0.7%和18.0%。结论应该加强对广西各类人群的亚健康宣传教育,尤其应加强心理亚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