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医学真菌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月10日至1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省)的79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具高级技术职称者32人,中青年学者占半数以上。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还有泰国和意大利的医学真菌专家。  相似文献   
22.
在我国,对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生态学方面,,由鸽粪分离的环境株具有表型的多态性,包括新生变种的A、D血清型及尿素酶阴性株,而这些多态性菌株均已在临床发现。分子生物学方面,G+Cmol%和核型已被进行分析。,由PFGE分析所得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是两个变种和5种血清型新生隐球菌株具有明显不同的核型谱。临床方面,研制的一种新的可同时检测酚氧化酶和尿素酶的培养基可用于该菌的临床鉴定。使用一种高渗培养基诱导出于该菌的L-型,提示在感染期间L-型的形成可能与该病的慢性过程与复发有关。已证实氟康唑对治疗新生隐球菌病有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应重视联合治疗的可能性,例如使用氟康唑加二性霉素B脂质体。总之在我国对新生隐球菌的系统性研究已经初步开始进行,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已经得到并且将进一步得到。  相似文献   
23.
念珠菌(Candida),特别是白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机会致病真菌。欲了解它们的生物学本质及致病的分子机制,首先应清楚其基因组的基本结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分离了8种念珠菌共187株的染色体DNA,获得各种菌染色体数目和大小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深入研究致病酵母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作为种间基因型分类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4.
真菌广布于自然界,迄今已发现约十万种。以往,在医学界除对少数致病性真菌进行研究外,对真菌的毒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则研究不多。自1961年发现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真菌毒素不下一百种,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真菌在  相似文献   
25.
六种假丝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形成厚膜孢子的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人可能致病的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一种。对白色假丝酵母的鉴定方法很多,目前一般认为最简便、最快的初步鉴定方法是观察在其假菌丝末端是否形成典型的厚膜孢子。然后可再结合生化特性及动物接种等方法做进一步鉴定。据报道,加有乳化剂的培养基对白色假丝  相似文献   
26.
对两种新生隐球菌选择性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鸟籽琼脂(GASA,Guizotia abyssinica seed agar)和咖啡酸玉米琼脂(CACA,Caffeic acidcommeal agar)对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的培养效果。再同时用两种培养基分离命粪和澳洲赤桉标本中的新生隐球菌。结果表明,CACA对新生隐球菌的培养和选择性分离效果与GASA相同,能够用于新生隐球菌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27.
念珠菌是人类深部真菌病,尤其是侵袭性真菌病常见病原之一,危害甚大。由于其既可定植又可引发感染,因此要确定其是否致病,必须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分析,如判断错误,则可贻误生命。目前,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仍较高,而有关念珠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在各个国家及实验室之间仍差异较大,且都尚待提高。为此,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学会组织专家团队--欧洲真菌  相似文献   
28.
1986年中国致病真菌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绍熙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1):19-23
1986年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曾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有代表性的41个单位,按中国菌种目录及Campbell等编写的医学真菌手册标准,对全年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分析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真菌病学的资助情况和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国内真菌病学领域1988~2011年的热点问题及研究现状。方法访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系统C0107、H1104、H1903,检索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项目总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计95项,每年的资助项目数逐步上升,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为资助主体。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真菌病学的各个研究方向都有项目资助。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隐球菌、念珠菌、曲霉,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结论 1988~2011年真菌病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引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0.
有幸参加首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虽仅一天半的会期,而内容丰富,收获良多,浮想连篇。 主要是会议主题明确将真菌学与患者的免疫紧密结合成为整体来看待,将临床与实验密切结合,以人为本。是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