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报道1例由多重耐药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面部孢子丝菌病。患者61岁男性,面部皮疹2 a余,先后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治疗16个月无效。患者皮损经真菌镜检和培养确诊为孢子丝菌病,分离的申克孢子丝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其菌丝相和酵母相对上述三种药物均不敏感。给予患者口服10%碘化钾溶液治疗3个月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12.
新生隐球菌交配型分析试验方法和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观察了Hayagar(HA)、Matingagar (MA)、Haycubeagar (HCA)、稻壳琼脂(RSA)、富营养Hayagar(IHA)以及沙保弱培养基 (SDA) 6种培养基的新生隐球菌交配试验效果。按 2周内产生阳性结果排列培养基的次序是HCA(95% )、RSA(95% )、HA(86% )、MA(38% )、SDA(38% )和IHA(2 4 % )。采用点状可以替代划线接种方法用于处理大批量标本并节省材料。此外 ,先将诱导菌株和受试菌株混合预培养可以使原方法不能交配的菌株产生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近期,两个中国团队报道了耳念珠菌病例,揭开耳念珠菌在中国地区感染的研究序幕。在此,我们分析探讨耳念珠菌在中国的感染现状,并提出合理防治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信息。  相似文献   
14.
白色假丝酵母免疫荧光检查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的免疫荧光检查,国内外的一些报道结果很不一致,为了探讨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常规法作了比较,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1月上旬,应中国微生物学会会长余(氵贺)教授邀请,日本微生物学会代表团来我国讲学,国际真菌学会副会长、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真菌部会长岩田和夫教授曾于11月5日在  相似文献   
16.
~~吴绍熙教授题词@吴绍熙$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便鉴定细菌、真菌的显微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以色列Ben-Gurion大学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所Erukhimovitch等介绍了一种傅立叶转换红外显微镜[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microscopy]广泛而又敏感地测定细胞的分子转换而用于鉴定细菌、真菌。这种新型显微镜比通常已广泛应用的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 spectroscopy)有明显优势,即后者只能测定一个样品的一定局限范围,而前者则可测定更广范围的标本,是更简便、快速且准确可信的鉴定细菌、真菌的新仪器,用于各种人类和动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真菌(fungus)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是一群数目庞大的细胞生物,估计全世界已有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它们的子实体小者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大者可达数十厘米。它们共同的主要特征是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营光合作用的色素,因此,不能利用二氧化碳来制造食物,只能靠腐生或寄生的营养方式取得碳源、能源和其他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真菌学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真菌在自然界的定位、生态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真菌病诊断与治疗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本文对我国在医学真菌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真菌学杂志》已创刊5周年,并取得骄人成绩。在这次《中国真菌学杂志》编委会上,曾讨论有关杂志更名问题。会上,我已提出异议,当时限于时间,未及详述,现补充如下。20多年来,学科交叉问题已被政府部门和很多科学家关注。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综合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