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cv-aCO_2/Ca-cvO_2)变化率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高乳酸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48例高乳酸(乳酸大于4 mmol/h)脓毒血症患者,均按2016年脓毒症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治疗。采集复苏前(T0h)和开始复苏后6h(T6h)、24h(T24h)的动脉血、上腔静脉血气分析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并记录各时间点的乳酸,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值,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Pcv-aCO_2/Ca-cvO_2)值及其变化率。根据治疗24h改良SOFA评分是否改善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改良SOFA改善组和未改善组,观察和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及化验参数,并分析各时间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参数能否有效预测高乳酸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结果:45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3例因为24h内死亡或者自动出院脱落。其中,17例24hSOFA改善,28例未改善;20例死亡,25例存活。两组患者复苏前各项一般临床资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4hSOFA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患者Pcv-aCO_2/Ca-cvO_2(T24h)、Pcv-aCO_2/Ca-cvO_2变化率(0-24h)存在组间差异(P0.01)。45例患者的乳酸清除率(0-24h)与Pcv-aCO_2/Ca-cvO_2变化率(0-24h)呈显著相关性(r=0.906,P=0.034)。ROC分析显示Pcv-aCO_2/Ca-vO_2变化率(0-24h)能有效预测24hSOFA评分改善,同其他指标相比,曲线下面积最大(AUROC=0.851),最佳界值是0.307(30.7%),敏感度是76.5%,特异度是92.9%;Pcv-aCO_2/Ca-vO_2变化率(0-24h)也能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AUROC=0.696,AUROC较24h乳酸值小,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最佳界值是0.181(18.1%),敏感度是65%,特异度是68%。结论:液体复苏前到开始复苏后24h的Pcv-aCO_2/Ca-cvO_2变化率可以有效预测高乳酸脓毒症患者的器官功能改善情况,也能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CT-1最初是从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细胞因子,其结构与细胞因子IL-6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是IL-6家族成员之一。CT-1对心肌细胞既有肥大诱导作用,又有保护作用,其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并能改变交感神经元的递质表型;同时,CT-1刺激肝细胞活性并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神经调节蛋白2( neuregulin-2, NRG2)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基因缺失表现早期生长延迟, NRG2在心脏中也有表达,但其在心脏发育尤其是病理刺激时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目的是建立心脏组织特异性表达NRG2转基因小鼠,分析其在正常及压力负荷刺激时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NRG2基因插入到心脏特异性启动子α-MHC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NRG2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western blot鉴定NRG2蛋白在心脏中的表达并筛选高表达的转基因品系,主动脉缩窄术(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 TAC)制备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小鼠模型。利用超声影像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建立了心脏组织特异性高表达NRG2转基因小鼠品系。与同窝阴性转基因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明显增加,3月龄时可达15.6%(P<0.05),经压力负荷刺激后,NRG2转基因手术小鼠心室壁增厚程度显著下降,心室腔增大,同时心肌排列紊乱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比NTG手术小鼠严重。结论在压力负荷下,转基因表达NRG2缩短了肥厚过程,同时加速了心衰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GRK4γ野生型和三种GRK4γ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并对其血压进行动态分析,建立高血压模型。方法把人GRK4γ野生型、GRK4γR 65L、GRK4γA142V和GRK4γA486V三个突变基因分别插入鸡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GRK4野生型和突变的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鉴定GRK4在心脏、肾脏和肾上腺中的表达筛选高表达转基因品系。用无创血压测量仪分析转基因小鼠动态血压。结果建立了在心脏、肾脏和肾上腺均高表达GRK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人GRK4γ野生型和GRK4γR 65L突变的小鼠血压正常,转基因表达人GRK4γA142V突变的小鼠在正常的钠盐摄入情况下即可发生高血压,而转基因表达人GRK4γA486V突变的小鼠只有在增加钠盐摄入情况下才发生高血压。结论 GRK4γA142V转基因小鼠可作为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GRK4γA486V转基因小鼠可作为盐敏感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韭菜精细胞的分离(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精细胞是在高等植物中开展离体受精研究的前提之一,也是开展精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 [1,2].对具三胞花粉的植物,精细胞的分离比较容易,将花粉粒直接撒到含一定渗透压的培养基中,花粉粒爆破释放出精细胞.  相似文献   
16.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展伴随着滑膜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局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调。异常炎症反应贯穿RA始终,细胞因子失调引起的骨破坏和骨建之间的失衡导致RA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RA致残率极高,且没有根治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延缓骨损伤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缺乏特异性。现以细胞因子为切入点,概述其在RA不同时期的不同存在及对RA骨平衡的调控作用机制,为寻找RA更加精准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蛋白激酶D1 (protein kinase D1, PKD1;也称作PRKD1)是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由3种结构相关的应激激活酶组成,可调节机体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免疫调节、心脏收缩、血管生成和癌症等,其中PRKD1与心脏肥大、收缩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底物磷酸化有关。相关研究报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在PRKD1基因突变,但其在心脏中的特异性功能和分子机制并未阐明。为了便于后期研究PRKD1基因在人类早期心脏发育的作用机制,本文拟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斑马鱼prkd1基因敲除品系。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筛选出两个最佳的基因敲除靶位点,合成相应靶位点的单链向导RNA (single guide RNA,sg RNA)和引物;然后,将两个靶位点的sg RNA进行体外转录,并将其与Cas9蛋白混合后共同注射到斑马鱼的1-细胞期;最后,对基因敲除后的F0、F1、F2及F3代斑马鱼的胚胎和成鱼进行有效性鉴定及表型观察。结果显示,靶位点附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碱基缺失;成功构建了F1代能够稳定遗传的prkd1基因敲除的3个亚系;与野生型相比, F3代纯合子...  相似文献   
19.
水稻花药发育过程中腺苷三磷酸酶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花粉母细胞中的ATP酶反应颗粒很少,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组成花药药壁的4层细胞中只有绒毡层细胞核中有较多的ATP酶。减数分裂后,绒毡层细胞质中分化出许多内质网片层,但ATP酶反应颗粒仍很少,其它3层药壁细胞中质膜ATP酶明显增加。在花粉内、外壁中形成了大量的ATP酶反应颗粒,但花粉外壁在小孢子时期形成,ATP酶反应颗粒来自绒毡层细胞的鸟氏体。花粉内壁在二胞花粉时期形成,其中的ATP酶反应颗粒来自花粉营养细胞。二胞花粉的营养细胞比生殖细胞含有更多的ATP酶反应颗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建立心肌组织特异性表达人cTnCD145E和cTnCG159D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为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建立模型。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制备人cTnC基因的cTnCD145E和cTnCG159D两个突变体,随后插入心肌特异性表达启动子α-MHC下游构建人cTnCD145E和cTnCG159D基因转基因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C57BL/6小鼠。利用心脏超声和病理观察对比分析不同年龄转基因小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结果建立了心肌组织高表达人cTnCD145E和cTnCG159D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cTnCD145E和cTnCG159D转基因小鼠随年龄增加,有分别向HCM和DCM发展的趋势,12月龄时,cTnCD145E转基因小鼠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左室容积( left ventricle end-diastolic volume and end-systolic volume,EDV and ESV)与同窝阴性小鼠相比下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le end-systolic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ESPWT)增加,而cTnCG159D转基因小鼠EDV和ESV与同窝阴性小鼠相比上升,EF和ESPWT减少。结论心肌组织特异性表达人cTnCD145E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表现肥厚型心肌病病理表型,而心肌组织特异性表达人cTnCG159D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表现扩张型心肌病病理表型,二者可作为对比研究由不同发病机制导致的心肌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