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24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淡水硅藻是水生动物的营养丰富的食料。经过一年的筛选培养,我们获得了四种适于大量培养的种类,即:泉生偏缝硅藻(Nitzschia fonticola Grun.),椿状偏缝硅藻(Nitzschia palea Smith.),双尖菱板硅藻(Hantzschia amphioxys Grun.)和梅尼小环硅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我们选择泉生偏缝硅藻进行较为系统的培养试验,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含的15种氨基酸进行了定量。同时配制了两个新的适于硅藻生长繁殖的培养基“水生硅1”和“水生硅2”。泉生偏缝硅藻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光强为2,000—5,000米烛光。观察了泉生偏缝硅藻在中型培养和大量培养中氮、磷、硅的吸收消耗规律,发现在培养条件下,硅是主要限制因子。在中型培养中,连续培养15天,适时补充营养元素,硅藻细胞数可高达23×106个/毫升,产量为2.7克干藻/升。在30升大量培养中获得每两天收获一次,每次收获1/6(相当于硅藻干重7克)的连续生产性培养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推算,若两天半收获一次,每次收获1/6,可获得持续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72.
1999年第一批农业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共收到申报项目72个,其中植物类59项,植物用微生物8项,兽用微生物4项,水生动植物1项。植物类申请中涉及的物种为:棉花、玉米、水稻、甘薯、马铃薯、甜椒、番茄、杨。植物类中申请商品化生产22项,批...  相似文献   
73.
74.
75.
冠层绿色叶片(光合组分)的光合有效辐射分量(绿色FPAR)真实地反映了植被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能力,获取冠层光合组分吸收的太阳光合有效辐射,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遥感估算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落叶阔叶林为例,基于SAIL模型模拟森林冠层光合组分和非光合组分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研究冠层FPAR变化规律以及与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冠层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冠层对PAR的吸收能力,冠层绿色FPAR的大小与植被面积指数及光合组分面积比相关;在高覆盖度植被区,冠层绿色FPAR占冠层总FPAR的80%以上,非光合组分的贡献较小,但在低植被覆盖区,当光合组分和非光合组分面积相同时,绿色FPAR不及冠层总FPAR的50%;相比于NDVI,北方落叶阔叶林冠层EVI与绿色FPAR存在更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9)。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2008年2月10日,美国康祭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吴瑞博士,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9岁.2008年2月2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主编贾弘裎代表学报向吴夫人(Mrs.Christina Wu)发出唁电: Dear Mrs.Wu.  相似文献   
80.
尹长民教授历任《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顾问 ,是国际知名蛛形学家 ,我国蛛形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今年 1 0月是她从教六十周年及八十华诞的喜庆日子。从大学三年级当学生助教工作算起 ,她从教已六十年了。她一直是双肩挑 ,坚持教学、科研 ,而且担负许多党政工作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国蛛形学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湖南师范大学顾问、湖南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历任湖南师范学院院长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湖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湖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 ,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