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明确秋季不同叶色美国红栌叶片的生理差异,以秋季同一植株上红色、中间色、绿色三种颜色的美国红栌叶片为试材,测定了叶片中色素物质含量、酶活性以及叶片可溶性内含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红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PAL、POD酶活性较高,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大,从而使叶色显现红色;而在绿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PAL、POD酶活性较小,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低,叶片显现绿色。通过可溶性内含物测定可知,在红色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均与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这些内含物的积累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72.
中华秋沙鸭繁殖习性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5年和2006年的4~5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碧水自然保护区对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观测了4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中华秋沙鸭繁殖期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到达永翠河流域,9月末至10月下旬陆续迁离,居留时间210 d左右.其对栖息环境要求较高,行为方式独特,营巢树种皆为老龄榆树(Ulmus propinqua)或杨树(Populus ussuriensis),一般距河流和道路较近,两巢相距最近距离大于1.6 km.最大距离10 km,各巢洞口方向视野皆很开阔,巢址附近的植被相对稀疏.孵化期雌鸭用于孵化的时间占85.3%,取食仅占14.7%,雄鸭不参与孵化和育雏,用于觅食和取食的时间占24.4%.  相似文献   
73.
麻叶千里光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麻叶千里光的水提醇沉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苄基-O-α-L-广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1)、(6S,9S)-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2)和(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3)。它们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4.
CD40-CD40L与斑块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众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粥样斑块不稳定所引起。近来研究表明CD40-CD40L不仅在免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新的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的盲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一种新的牛顿型算法来提取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asonance imaging,fMRI)信号中的各种独立成分(包括与实验设计相关的成分以及各种噪声)。与fastICA相比,该算法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分离出各个独立成分。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fMRI信号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泛素(Ubiqutin)与抗细胞凋亡蛋白(IAP2,IAP3)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用Clontech公司的MACHMAKER GAL4 Two-hybrid system 3,以病毒ubiquitin基因与酵母GAL4的DNA结合域重组表达“诱饵”蛋白,以病毒iap2或iap3基因与DNA活化域重组表达“猎物”蛋白,在低严谨犁筛选培养基上均得到阳性克隆。这一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与IAP2或IAP3在体外能进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利用了酵母内源性E1和E2。SeNPV的抗细胞凋亡蛋白(IAPs)可能是泛素一蛋白酶水解途径(UPP)中的泛素连接酶(E3),或者是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靶底物。  相似文献   
77.
全基因组基因表达频谱研究的新方法—SAGE和IPG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AGE和IPG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全基因组基因表达频谱分析和寻找差异基因的新技术,可以同时反映正常或异常等不同功能状态下细胞整个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全貌,特别是对低丰度表达基因有较高的检测结果,而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简介SAGE和IPGI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和叶表皮特征,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12组63种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3属9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7组27种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2属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sect.Meclatis(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sect.Fruticella Tamura)中,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79.
水稻苗期耐旱性基因位点及其互作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稻耐旱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对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耐旱鉴定方法,在苗期进行断水,调查期耐旱性,利用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TL)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2个耐旱的QTL(qDT-5和qDT-12),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的GA41-GA257之间的和第12染色体的RG457-Y12817R之间,这两个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ZYQ8的等位基因,用Epistat软件检测到2个单位点,即GA257和Y12817R,与区间作图分析的结果一致,Epistat还检测到与GA257互作的3个位点(RG541、G318和G192,分别位于第1、4和8染色体上)和与Y12817R互作的1个位点(CT234,位于第3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0.
焦点粘着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点粘着激酶是依赖于整合素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性信号传递分子.通过磷酸化酪氨酸位点和富脯氨酸序列,活化的焦点粘着激酶与细胞骨架蛋白、Src族激酶、磷酸肌醇-3激酶、Graf以及多种衔接子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粘附、迁移、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