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导了由力复霉素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诱变得到的非活性突变株,经共合成方法由6株非活性突变株配成8对有共合成能力的生化互补菌株,并证明互补菌株共合成产生力复霉素并不是由于酶的作用,而是由于一株非活性突变株产生一种力复霉素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经另一非活性突变株转化为力复霉素。前者为供体菌,后者为受体菌或转化菌,供体菌在力复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经突变而引起的阻断部位必然在受体菌的后面。 五株突变株生化互补的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并经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测定,证明是属于力复霉素一类环桥抗菌素。  相似文献   
52.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30岁至6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临床的症状包括疼痛以及髋部不适等,股骨头坏死在早期很难发现,由于没有得到准确的诊断,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和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将会造成股骨头变形以及塌陷,从而引起骨性关节炎,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会丧失髋关节的基本功能。股骨头坏死的病状体征和早期症状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因此,造成误诊的情况频繁发生。此外,有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最后反而容易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RPSA基因缺失的乳仓鼠肾细胞(baby hamster kidney cells,BHK21)细胞系,为开展RPSA调控病毒复制机制研究提供工具;同时,初步探究RPSA对塞内卡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中仓鼠的RPSA基因序列找到产生不同转录本的共同外显子段,设计并合成4对引导RNA(sgRNA),分别构建至PX330载体中;经过筛选选择打靶活性较高的PX330-RPSA-sgRNA2质粒用于后续敲除细胞系构建。将PX330-RPSA-sgRNA2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通过Westernblot及序列测定检测RPSA基因的敲除。通过Westernblot及qPCR分析比较塞内卡病毒在野生型及RPSA基因敲除BHK21细胞中的复制差异。【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及序列测序证实了RPSA基因敲除单克隆细胞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发现,塞内卡病毒在RPSA基因敲除细胞中的复制水平明显低于其在野生型BHK21细胞中复制的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RPSA基因敲除的BHK21细胞系,首次表明RPSA对塞内卡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RPSA在细胞内调控病毒复制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TaTME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0例)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下TaTME术治疗,对照组(70例)行腹腔镜下TaTME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保肛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保肛率、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尿道感染、盆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少于对照组的10.00%(7/70),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年内,研究组总复发率和总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TaTME术治疗,运用手辅助腹腔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尽快促进切口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死亡率较低,实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减少骨质流失、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已知,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被肠道微生物菌群转化为具有更高、更广生物学活性的不同产物。因此,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有益调节作用强弱并不简单取决于摄人机体的净含量的多少,更在于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如何被肠道菌群转化。本文从大豆异黄酮的组成与功能、大豆异黄酮体内吸收、代谢及微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的活性以及高效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大豆异黄酮微生物生物转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推动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56.
复垦耕地质量评价是矿业城市管理土地的重要环节, 也是土地复垦监测的关键步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单因子指数、内梅罗指数和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了矿业废弃地复垦耕地的多目标评价体系, 并以湖北省某废弃铜矿的复垦耕地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1)案例区复垦耕地生产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土壤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主要限制因素。且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异系数大于40%, 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复垦后的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和改善; (2)案例区安全利用状况在全区范围内差异较小, 全区均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砷。各重金属的空间相关性较弱, 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大, 需要进一步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控; (3)该案例区复垦耕地与参比耕地的关联度均值为0.82, 较接近参比耕地综合质量。关联度的空间分布与耕地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具有一致性, 耕地综合质量受生产力变化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案例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反映复垦耕地多目标质量, 为矿业废弃地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基于线粒体基因通用引物的双重PCR技术同时扩增单一样本中两条标记基因,从而达到简化节肢动物物种鉴定流程的目的。【方法】在一次PCR实验中同时加入可扩增线粒体COI基因和16S rDNA两个不同分子标记的引物,对3纲8目14科的14种节肢动物物种标本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和胶回收后测序,并BLAST在线搜索相似序列,验证基于通用引物的双重PCR在不同的动物类群中用于物种鉴定的有效性。【结果】应用基于COI和16S rDNA的引物从分属于3纲8目14科的14种节肢动物基因组DNA中均可成功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扩增的准确性。【结论】通过本方法进行物种的分子鉴定,不仅可以保证物种鉴定的高准确率,还可以明显减少时间与DNA样本量的消耗,这对需要快速准确鉴定物种或珍稀的材料样本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西花蓟马对吡虫啉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规模应用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的抗性风险,本文研究了吡虫啉与多杀菌素和啶虫咪的交互抗性并比较了多功能氧化酶系(mixed-function oxidases,MFO)的3个组分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甲氧试卤灵O脱甲基酶(methoxyresorufin O-demethylase,MROD)在西花蓟马敏感品系(S)、抗吡虫啉品系(BK)和北京田间品系(BJ)中的含量以及活性。生物测定表明北京田间品系(BJ)对多杀菌素已经产生了较高抗性(RR50=35.38),而对啶虫咪(RR50=3.05)和吡虫啉(RR50=1.82)处于敏感,交互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吡虫啉与多杀菌素(RR50=1.31)和啶虫咪(RR50=3.20)无交互抗性。生化研究表明:西花蓟马抗吡虫啉品系的3个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S品系西花蓟马的含量(P<0.05),其中细胞色素P450在是S品系WFT的4.5倍,细胞色素b5含量是S品系WFT的4.23倍,MROD活性是S品系WFT的5.99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系与西花蓟马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应用PCR和RACE技术,以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草鱼头肾白细胞cDNA为模板,获得草鱼iNOS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共4286 bp,编码含108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草鱼iNOS与金鱼iNOS a和b、斑马鱼iNOS 2b以及鲤鱼iNOS高度保守,序列一致性均大于80%;它们的血红素、四氢生物蝶呤、钙调蛋白、FMN、FAD和NADH等辅因子结合区域也十分保守.用NJ法对新获得的序列和其它脊椎动物NOS的编码序列进行进化分析证实它属于诱导型NOS.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因步移技术分离草鱼iNOS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共有1978 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包括GR、AP1、C/EBP、ER、YY1、IRF1和IL-6 REBP在内的多个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两端融合表达几丁质结合结构域来提高几丁质酶的活性和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真菌能力。【方法】以苜蓿链霉菌(Streptomyces alfalae)ACCC40021中唯一的GH19家族几丁质酶为模板,构建两端融合表达几丁质结合结构域的几丁质酶,并进行原核表达;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几丁质酶活。【结果】成功构建了CatD_(ChiB) (催化结构域)、rChiB (含N-端几丁质结合结构域)、DChBD_(ChiB)(含两端几丁质结合结构域)三种形式的酶,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与CatD_(ChiB)和rChiB相比,DChBD_(ChiB)显著地提高了对α-几丁质、胶体几丁质和黑曲霉几丁质的结合能力和活性;同时增强了其对病原真菌长枝木霉的抑制作用。【结论】两端融合表达几丁质结合结构域是简单有效的提高几丁质酶活性及抗真菌活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