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筛选易生根的优良微型月季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7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的7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型月季品种之间的生根能力存在差异,7个根系形态指标用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替,即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7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生根效果依次为:‘淑女’、 ‘红色恋人’、‘绝恋’、‘女儿红’、‘维纳斯’、‘春色’、‘灵感’,其中‘淑女’在种苗生产上采用常规扦插方法即可保证较高的插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2.
研究电子概念图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作用。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完成电子概念图练习, 填写问卷表, 与对照组一起参加闭卷考试; 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olution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 分析闭卷考成绩, 讨论、评价问卷答案。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制作概念图脚手架, 学生完成作业后, 教师再提供反馈意见。两组闭卷考试总分和名词解释等得分有明显差异; 调查问卷提示, 实验组多数学生认为电子概念图有利于提高理解记忆力。概念图反映大脑的思考过程, 展示发散性思维。概念图可提高实验组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成绩, 是医学教学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23.
【背景】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是木质素降解的主要酶,二者有协同效应。Mnp活性依赖于Mn~(2+),而Mn~(2+)是大多数漆酶的抑制剂。【目的】获得耐Mn~(2+)的细菌漆酶用于木质素降解。【方法】构建许昌市某污水河污泥宏基因组文库,通过活性筛选获得细菌漆酶基因lac1542。使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Lac1542,研究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酶学性质并进一步检测了含Lac1542复合酶系降解木质素能力。【结果】测序结果显示lac1542编码一个含513个氨基酸的蛋白。以ABTS为底物Lac1542最适反应pH为4.0,在pH 3.0-6.5范围内酶活性稳定。最适反应温度是75°C,在70°C以下酶活性稳定;100 mmol/L的Mn~(2+)仍能提高酶的活性。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底物顺序为:ABTS丁香醛联氮儿茶酚2,6-DMP愈创木酚。Lac1542/Mnp复合酶系对木质素降解率为47.8%,比单独使用Mnp木质素降解率(22.4%)提高25.4%。Lac1542/Mnp/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Coprinus cinereus Peroxidase,CIP)复合酶系木质素降解高达71.5%,比Mnp/CIP酶系木质素降解率(48.9%)提高22.6%,加入Lac1542后的复合酶系能明显提高木质素的降解率。【结论】Lac1542的可溶性表达、耐受高浓度Mn~(2+)、热稳定性使得Lac1542可以替代一些经典的真菌漆酶应用于制浆、造纸、纤维素乙醇生产、染料脱色等工业。  相似文献   
24.
基于1991—2020年林芝冬小麦生育期及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Pettitt法、相关分析法和优势分析方法等,在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藏东南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藏东南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991—2020年藏东南冬小麦营养生长期(VGP)、生殖生长期(RGP)和全生育期(WGP)的热量资源表现为升高趋势,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均趋于下降;藏东南冬小麦三叶、分蘖和孕穗日期推迟0.16~4.12 d·10 a-1,其他生育期日期提前0.41~4.42 d·10 a-1,以开花期提前的最多;在生育期长度上,分蘖-返青、孕穗-抽穗、抽穗-开花、乳熟-成熟4个生育期长度缩短0.71~6.12 d·10 a-1,其余生育期长度延长0.34~4.02 d·10 a-1;VGP和WGP长度均呈缩短趋势,RGP长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明显;冬小麦67%的生育期日期和70%的生育期长度出现了显著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主要发生在21世纪初;≥0℃积温显著增...  相似文献   
25.
韩冰雪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16,35(11):1416-1424
在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地星标本进行研究中,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草原地星Geastrum campestre、匈牙利地星Geastrum hungaricum和施魏地星Geastrum schweinitzii,本文提供3个种的形态描述、原生态图、线条图、担孢子和孢丝的扫描电镜照片以及ITS序列的GenBank号。  相似文献   
26.
旨在获得具有氯化功能的过水解酶,拓展过水解酶资源,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以唐河某造纸厂污泥为材料构建宏基因组文库,通过活性筛选获得一个细菌过水解酶Per822。使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Per822,研究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酶学性质并检测了生成过乙酸的能力。测序结果显示per822编码一个含273个氨基酸的蛋白。Per822是典型的多功能酶代表,分别具有过氧化物酶、卤代酶和酯酶的活性。Per822过水解氯化单氯二甲酮的最适反应pH为4.5,在pH3.5–8.0范围内酶活性稳定。最适反应温度是55℃,在70℃以下酶活性稳定且氯化活性能够被Fe2+激活。以乙酸乙酯为共底物Per822显示出较强的产过乙酸能力。重组Per822的高可溶性表达、催化多功能性、较强的产过乙酸能力使得Per822在有机合成、废水处理、杀菌、生物质预处理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蝶类是常见的访花昆虫,研究其携粉特征是揭示蝶类群落在生态系统中传粉服务功能的重要一环。2019年9月,对珠三角9个重要生态区域开展蝶类群落调查并分析其携粉特征。结果表明,携粉蝶类物种占群落总物种数的74.19%,携粉的蝶类个体数量比例为49.63%,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与斑蝶科Danaidae的携粉物种比例及携粉个体数量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科,弄蝶科Hesperiinae的携粉物种比例最低,眼蝶科Satyridae的携粉个体数量最低。从携粉部位来看,翅(腹面)携粉的物种比例及个体数量比例均高于其他部位,不同科的不同部位的携粉种类和个体数量比例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疗手段仍不完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出现使NAFLD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关研究已达21个.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研究疾病相关的分子改变,从而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在此,对蛋白质组学在NAFLD诊断及分期、发病机制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首先,对研究中遇到的研究对象、样本种类、实验方法和标志物特征选择进行经验性总结.其次,除了介绍如何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病因、危险因素和重要分子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介绍NAFLD发病机制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相结合的研究实例.此外,对差异蛋白质的分析策略和价值作了重点阐述,收集到一些有望成为NAFLD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最后,结合新技术展望研究新空间,以期能够有助于推动蛋白质组学在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探索疾病分子机制和治疗靶标中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响应面法优化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培养基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为马铃薯和蚕蛹粉。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上述2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8.25%,蔗糖1%,玉米粉1%,蛋白胨0.5%,蚕蛹粉0.81%,KH2PO40.1%,MgSO4.7H2O 0.1%,(NH4)2 SO40.1%。该配方所产生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由优化前的2.15 mg/g(干重)提高到3.44 mg/g(干重)。  相似文献   
30.
[目的]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牛樟芝免疫调节蛋白(Antrodia camphorata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ACA)。[方法]借助DNAworks3.2.4设计引物合成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的ACA基因,构建于pET-32a和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测序后分别命名为pET-32a-ACA/BL21 和pGEX-4t-2-ACA/BL21;探索密码子偏好性、载体、培养基种类和诱导条件对ACA表达的影响并使用响应面法优化蛋白表达。纯化重组ACA (recombinant ACA,rACA)并干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测定rACA对巨噬细胞增殖能力、吞噬能力、细胞形态及产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l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细胞因子能力的影响来评估rACA的活性。[结果]pET-32a-ACA/BL21更适合ACA表达;在优化的SOB (酵母粉8.92 g/L)中培养pET-32a-ACA/BL21,添加0.42 mmol/L IPTG 25℃诱导7 h时rACA以可溶性表达为主,产量达187.122 μg/mL,是目前大肠杆菌表达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最高报道。纯化的rACA能显著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改变细胞形态,显著诱导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结论]rACA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及类似天然ACA的活性使它可以替代天然ACA作为制药行业的食品添加剂或者免疫调节剂,甚至可以用于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