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Fox家族的多个成员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等复杂的过程,在各种肿瘤患者的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Fox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Fox家族成员Foxl1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候选肿瘤抑制因子,在肠道中,Foxl1能调节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与小鼠模型中的胃肠肿瘤发生相关,因此研究Foxl1在小肠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式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Foxl1是在胃肠道间质中表达的转录因子,未见Foxl1在小肠上皮中有表达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Foxl1-Cre;Rosa-mT/mG小鼠模型,首次发现Foxl1不仅在成年小鼠小肠间质表达,在肠上皮中也有部分表达。另外,表达Foxl1的小肠间质的表面标记物与ISCT提出的间充质鉴定标准并不相符,因此我们认为Foxl1在小肠中可能代表一类特殊的间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oxl1与间质标记物Vimentin和间质来源NG2共染较少,这些研究揭示了Foxl1在小肠中的特殊表达以及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2.
桔梗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 DC)系桔梗科植物,为常用中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记载有三物百散、桔梗汤等方剂,均以桔梗为主药。金代张元素指出,“桔梗除肺部风垫,清利头目,益咽,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现代药理试验证明,桔梗具有消炎、镇痛、抗溃疡、抗肿瘤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又据报导,桔梗粗皂甙对血管具有扩张作用。二、化学成分桔梗的化学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最早由日本的古本孙三郎,后来山口一孝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含有三萜皂甙。其皂甙元为远志酸和桔梗皂甙元。到七十年代末期,从桔梗根中已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圈养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对夏季高温刺激的生理应答,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和放射性免疫法,随机选取5个圈养家族群中的成年雄马、成年雌马和成年带驹雌马各5匹,对其夏季高温期粪便内糖皮质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代谢产物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普氏野马在夏季高温期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激素水平;(2)不同类群的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2,_(60)=22.885,P0.001),成年雄马成年雌马成年带驹雌马;(3)不同类群的T3代谢产物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2,_(60)=37.780,P0.001),成年雌马成年雄马成年带驹雌马;(4)3组组内不同应激程度(THI28.9 vs.THI≤28.9)下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别与应激程度不存在交互作用。鉴于圈养普氏野马在夏季高温期不同类群的生理应答水平不同,建议对野马分组、分圈进行管护,防止高温造成意外损失;同时,建议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对圈养普氏野马生理状况进行监测,为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生存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4.
首次报道姬尺蛾亚科离顶尺蛾属Apostegania Prout,1932和离顶尺蛾A.crina(Swinhoe,1892)在中国分布,给出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  相似文献   
55.
湖北省发现灰腹绿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和2017年,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采集到3条蛇类标本(2♀,1♂),经鉴定为灰腹绿蛇(Rhadinophis frenatus),为湖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标本均保存在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粒度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由凉湿转变为冷干,具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3 200-2 010cal.a B.P.以湿润气候为主;2 010-1 280cal.a B.P.气候偏冷干;1 280cal.a B.P.以来气候进一步冷干。小冰期以来(556-160cal.a B.P.),中华卷柏孢子持续高含量,伴随粗颗粒物质63μm含量的上升,表明小冰期以来,文安洼流域气候波动较大,雨水、干旱、洪水并存。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841例通过检测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诊断为动脉硬化的人群作为研究组,采取成套配对1:1病例对照方案,收集非动脉硬化人群(CAVI9.0),84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群中血尿酸、血脂、空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及腰围的差异性。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人群中血尿酸的差异,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间人群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校正混杂因素后,血尿酸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03 Cl95%1.002-1.004 P=0.000)。高尿酸血症在两组间的优势比为1.657(P=0.000 Cl95%1.311-2.101)。结论:除血脂、血糖、血压及腰围等因素外,高尿酸血症同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8.
鉴别介壳虫类死亡与否,一直就是一个费事、费时而仍不能得一正确结果的问题。一般经药剂处理后,需经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待死亡虫体完全干燥后,始能正确的鉴别其生死。如以此种方法来测定药剂试验或实际防治的效果,是极不方便的,为解决这个问题,过去曾有二、  相似文献   
59.
作者系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本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泰安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