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正空间生态位研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能反映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状况和种间的竞争关系(史作民和程瑞梅,1999;Ibarra et al.,2014)。小型兽类生态位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Churchfield et al.,1999;Patrick,2000;王艳妮等,2005;付和平等,2005;申跃武等,2008;马  相似文献   
292.
正交试验优化花魔芋组织培养条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魔芋愈伤组织生长及出芽的条件:以花魔芋切块为外植体,在MS(或1/2MS)+6-BA1.5+NAA0.5+IBA1.0+糖30%(pH6.2)的培养基上,暗培养15~20d后,光照12h/d,不仅愈伤组织生长旺盛,而且可以一步成苗,形成完整的植株,能够按要求分批生产试管苗。  相似文献   
293.
NAC家族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 功能广泛, 这类蛋白在植物次生生长、细胞分裂、植物衰老、尤其在激素和信号途径起关键调控作用。ANAC092已报道参与侧根发育, 并与衰老相关。为研究ANAC092基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文章构建了拟南芥ANAC092启动子的GUS载体, 结合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ANAC092在花药发育过程中时序性表达, 在花药发育的8~11期绒毡层表达, 其中在9~10期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与AMS(Aborted microspores)的表达时期有重合。构建ANAC092过表达体系, 筛选出转基因纯合株系。与野生型相比, 过表达ANAC092转基因植株中花粉数量减少, 花粉粒的长度增加。qRT-PCR结果表明, 过表达株系中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SPL、EMS1、DYT1、AMS的表达量上调。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ANAC092启动子序列中有7个AMS的结合位点, 因此推测ANAC092可能位于AMS的下游而参与花药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94.
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的颜色偏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 雌蜂的颜色偏好性, 在室内通过在培养皿底部黏贴彩纸的方法测定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对红、 黄、 黑、 紫、 绿、 白、 蓝7种颜色的行为趋性反应。结果表明, 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在红、 黄、 紫、 绿和蓝5种颜色上的滞留时间都极显著地高于对照(P<0.01), 在黑和白2种颜色上的滞留时间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 对黄色的首次选择率极显著高于对照(P< 0.01), 对红、 紫、 绿和蓝色的首次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 对黑色和白色的首次选择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雌蜂分别在黄与红、 紫、 绿和蓝两两颜色之间选择时, 雌蜂在黄色彩纸上的滞留时间显著长于其他4种颜色。当雌蜂对红、 紫、 绿、 蓝和黄色5种颜色一起选择时, 在首次选择率、 滞留次数上5种颜色间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 但在红色和蓝色上的滞留时间显著长于紫色(P<0.05), 在这3种颜色上的滞留时间与在黄色和绿色上的滞留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在7种颜色卵卡上分别与透明纸(对照)上的米蛾卵的选择寄生时, 在黄色卵卡上的寄生卵量极显著多于对照(P<0.01), 黑色卵卡上的寄生卵量极显著少于对照(P<0.01), 其他5种颜色的卵卡上的寄生卵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 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对黄色最为偏好, 其次偏好红、 紫、 绿和蓝色, 较不喜好白色和黑色。  相似文献   
295.
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甲烷吸收速率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为对象,定位观测了土壤甲烷吸收速率(VCH4)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土壤VCH4的季节变化表现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的趋势,最大值(95.13 μg·m-2·h-1)出现在初秋(9月),最小值(9.13 μg·mμg·m-2·h-1)出现在初春(3月).土壤全年均为甲烷汇.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增加, VCH4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但VCH4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米槠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为3.93 kg·hm-2·a-1,高于全球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的平均水平(2.4 kg·hm-2·a-1)和亚洲地区热带天然林土壤甲烷年通量(2.07 kg·hm-2·a-1),低于亚洲地区温带天然林的土壤甲烷年通量(8.12 kg·hm-2·a-1).  相似文献   
296.
以多孔聚氨酯泡沫(PUF)固定化黑曲霉P-6021可以实现菌丝体的摇瓶重复间歇发酵产酶,重复5个批次,菌体数目增多,产酶量上升,发酵液酶活达到664u/ml。以PUF固定化黑曲霉P-6021进行了同时产果胶酶和澄清苹果汁试验,以浑浊苹果汁基质发酵12h后, 产酶量可达到643u/ml,苹果汁基本澄清,透光率提高,粘度降低。表明固定化黑曲霉可以同时产果胶酶和澄清苹果汁,实现产酶与澄清过程的耦合。  相似文献   
297.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及其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稻草秸秆加20%棉籽壳为培养基质,接种侧耳Z17、921、1024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培养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有关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接种到子实体形成,所试菌株培养物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呈持续不断的下降趋势,水份、粗蛋白含量却逐渐升高。基质中漆酶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呈迅速上升趋势,后稍降低,而愈创木酚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及子实体形成时达到高峰,后有所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298.
微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化辅助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网络化发展 ,上网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隔的部分。通过个人电脑不仅可以直接上网获得所需的信息和资料 ,也可以进行一些网络远程教育等信息交流活动。基于这样一种计算机发展趋势 ,我们近几年一直进行着网络化计算机辅助微生物教学的尝试 ,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改革微生物教学手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也在尝试这种改革 ,如武汉大学在校园网上建立微生物学专题网页 ,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教材外的知识和图片资料 ,如微生物学发展历史和最新前沿进展等。本文提供我单位近几年在微生物学导师系统的网络化辅助教学方…  相似文献   
299.
棕背伯劳羽色多态现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羽色多态现象的研究对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有着重要意义。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具有典型的羽色多态现象。结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2005年4月—2007年1月间的野外调查,分析棕背伯劳棕色型和黑色型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广东可能存在与棕色型、黑色型相区别的一种新色型——黑色白边型,该色型全身以黑色为主,但具多枚白色飞羽;2)棕色型与黑色型各身体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野外种群中棕色型为优势色型,黑色型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而山区未有发现,黑色白边型仅在沿海的海丰县被发现。据此认为新色型的出现说明沿海可能是黑色型分化的重要地区,且色型的分化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00.
南方红豆杉的天然更新格局及食果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12月,在皖南仙寓山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天然更新种群的分布格局及食果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更新种群集中分布于仙寓山海拔540 m以上面积约1.1 hm2的山坡上,与毛竹混生.共统计红豆杉1 331株,其中高度30 cm以下的幼苗1 167株,占总数的87.68%.该红豆杉种群为缓慢增长型种群,空间水平格局呈聚集分布.经过对结实母树的定点连续观察,记录到10种鸟类取食红豆杉种子,其中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和绿翅短脚鹎(Hypsipetes mcclellandii)为主要的取食者和传播者.食果鸟类吞入种子后,消化果肉(假种皮)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而得以传播.野外调查中,在鸟类经常活动的地点发现带有红豆杉种子新鲜的鸟类粪便,每个含有1~2颗种子.未被鸟类取食的落果自然掉落于树冠下,假种皮被昆虫取食或腐烂,种子在母树下能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几乎为零.因此,鸟类在该红豆杉天然种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将种子传播至适宜萌发和生长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