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正2016年1~5月,在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潭附近多次在姊妹峰金丝猴繁育基地(31°29′14′′N,110°18′28′′E,海拔2 130 m)发现并拍摄到一种此前未记录到的鸟类,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11)等资料,鉴定为褐冠山雀(Parus dichrous)。首次发现时间为1月6日,3只褐冠山雀与10余只黑冠山雀(P.rubidiventris)  相似文献   
903.
【目的】研究酵母SRO9基因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RO9基因缺失菌株,检测其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处理条件下的克隆形成能力;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的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应激靶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1及SOD2的转录水平。【结果】相对于野生型酵母菌株,SRO9基因缺失酵母菌株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靶基因转录上调;细胞内H2O2含量下降,SOD1、SOD2转录水平降低,总SOD活性降低;对氧化剂CHP和VK3的抵抗性减弱,复制寿命明显缩短。【结论】SRO9基因缺失酵母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原因可能是由于SRO9基因缺失激活了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04.
从环境中分离培养微生物:培养基营养水平至关重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目前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利用现有的微生物培养技术仅仅能够分离和培养部分微生物,自然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暂不能培养。本文总结归纳了部分微生物培养技术和培养策略,包括采取生境隔离、延长培养时间以及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等方法,尤其是培养基的营养水平对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种类产生重要影响。简要总结了寡营养微生物及其生态意义,以及营养物浓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机理。提出可根据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条件及细胞生理特性,设计合理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以及采用多种分离培养方法联合,以期最终提高环境微生物的可培养性。  相似文献   
905.
嗜热微生物包括中度嗜热微生物和极端嗜热微生物,主要栖息于热泉、火山口、海底热液喷口、高温反应器以及工厂高温废水排放区等自然或人为产生的高温环境中。它们可以生活在40-80°C、甚至更高的温度中,其中有些具备嗜酸性及特殊的代谢类型,在高温生物冶金过程中具有应用潜力。高温生物冶金较传统中温生物冶金更具优势,其能浸出某些难处理矿、解决浸矿过程的钝化问题,以及提高浸出效率等,目前已引起了生物冶金工业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应用于生物冶金的主要嗜热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耐热机制以及对铁、铜和砷等离子的耐受机制,进一步介绍了嗜热微生物在高温生物冶金中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06.
湘江河岸土壤中高产甲壳素脱乙酰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甲壳素脱乙酰酶(CDA)是将天然甲壳素生物转化为可商品化利用的壳聚糖的关键酶。本文旨在从湘江河岸的土壤中筛选可高产CDA的新菌株。【方法】以甲壳素为唯一碳源,利用4'-硝基乙酰苯胺为显色剂,通过变色圈法进行产CDA菌株初筛,产酶活性分析复筛;通过形态学和ITS区序列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湘江(长沙段)河岸边的土壤中分离出的117株菌株中筛选到可产CDA的菌株30株,其中4株具有较强产CDA的能力。进一步经发酵产酶分析验证,菌株A1具有较强的产CDA能力,其胞外CDA酶活高达13.21 U/m L。结合形态学和ITS区序列特征,菌株A1初步鉴定为层生镰孢菌。【结论】从湘江河岸边的土壤中筛选到可高产CDA的菌株A1,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7.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幼虫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稻纵卷叶螟4龄幼虫肠道细菌的16S r DNA V3-V4变异区序列进行测序,应用USEARCH和QIIME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分析4龄幼虫肠道细菌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稻纵卷叶螟4个数量不同的4龄幼虫样本(1,2,3和5头)共得165 386条reads,在97%相似度下可将其聚类为604个OTUs。总共注释到22个门,43个纲,82个目,142个科,204个属,244个种。其中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26%~34%)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3%~32%);在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23%~32%)、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9%~11%)、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10%~13%)、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6%~8%)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6%~12%);在科水平上,共有优势菌为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等。在属水平上,4个样本前5位优势属中,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和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s为共有优势属。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分别为0.16~0.65,0.94~3.22,212~488和210~490。【结论】稻纵卷叶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个体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差异。不同数量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有助于综合反映稻纵卷叶螟种群肠道微生物状况。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稻纵卷叶螟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8.
李宏  黎欢  裴东  程平  刘帮  张志刚  孙明森  李长城 《广西植物》2016,36(10):1198-1204
阿克苏地区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大多采用漫灌为主、滴灌为辅,加上环境干旱、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节水灌溉方法。该研究采用美国Dynamax公司生产的Flow-32包裹式茎流计对茎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在样地内安装HOBO小气候仪同步获取气象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枣树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式下茎流连日变化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流速率均为单峰曲线且夜间茎流活动现象明显,早晨茎流启动时间W1早于W20.5 h,峰值前后W1和W2枣树茎流均出现较小幅度的“峰值群”,W1和 W2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13:30-14:30和13:00-14:30,峰值大小分别为2133.33~2724.93 g·h-1和2234.11~2689.40 g·h-1;茎流日累积量变化过程曲线均为“S”形,但W1日茎流总量大于W2;茎流速率变化曲线均与太阳辐射和温度呈现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现负相关,与风速相关性较差;太阳辐射表观波形变化趋势与两种灌溉方式下茎流变化曲线均存在异同,启动时间早于W1约0.5 h,W2约1 h,但峰值出现时间却晚于W1和W2。通过相关分析,太阳辐射均为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两种灌溉方式下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W1和W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灌溉方式W1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和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及其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并对比随访期内生存及死亡患者的自然信息及临床资料,评估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其变异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269例患者纳入研究,经过4年随访共死亡83(30.86%)例。死亡组年龄显著大于存活组(64.92±13.24岁比49.89±12.86岁,P=0.000),而透析年限显著短于存活组(2.60±2.56年比7.25±4.14年,P=0.000)。死亡组透析前SBP(P=0.001)、DBP(P=0.000)、MAP(P=0.00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间透析后SBP、DBP、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死亡组△SBP(P=0.026)、△DBP(P=0.001)、△MAP(P=0.001)幅度显著大于存活组。死亡组透析前SBP变异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透析后SBP变异率(P=0.000)、DBP变异率(P=0.014)、MAP变异率(P=0.005)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每次透析前各时间点间SBP变异率(0.12±0.04 mm Hg比0.09±0.03 mm Hg,P=0.000)与MAP变异率(0.10±0.03mm Hg比0.09±0.03 mm Hg,P=0.001)显著高于非死亡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前后血压改变幅度、透析前后血压变异率、每次透析各时间点间血压变异率等与全因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910.
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主要用于诱导或维持全身麻醉,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及实验室研究发现,除了麻醉作用外,丙泊酚还有许多其他非麻醉效应。如在给药期间可导致认知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增强抑制性神经元的活性、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抑制某些神经递质如一氧化氮的产生等影响记忆的形成;同时该药一经临床使用,就有报道指出其可能存在潜在的成瘾性,而后续多数研究均提示其能够诱导奖赏效应的产生从而导致其成瘾及滥用。为更好的推动对丙泊酚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以及其成瘾机制及戒断方法的研究,本文就近年丙泊酚对认知功能损伤作用及潜在成瘾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