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201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3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术内酯IV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2.
记录了麻痹猫的体感皮层(SI)神经元的自发和隐神经的A类和C类纤维传入诱发放电(A-ED和C-ED)。用NCCVF分析神经元放电。结果表明,SI区神经元对同时刺激隐神经的A类和C类纤维的反应呈多种型式:(1)A-ED和C-ED共存,包括Ⅰ.A-ED和C-ED始终相互伴随出现;Ⅱ.在刺激之初,只出现A-ED,但是,当阻断A类纤维传入并由C类纤维传入诱发神经元放电后,再同时刺激A类和C类纤维时,A-ED和C-ED便同时出现。(2)A-ED制约C-ED,特点是,只要A-ED存在,C/ED就不出现。只有阻断A类纤维传入后,C-ED才产生。(3)单一A-ED,不管在什么刺激条件下,这类神经元都只有A-ED,而不产生C-ED 结论:根据反应型式的不同,可将SI区的神经元分为Ⅰ.A类和C类纤维传入同时驱动的神经元;Ⅱ.A-ED制约C-ED的神经元;Ⅲ.只由A类纤维传入驱动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33.
提出一个改进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此分泌调节系统各激素之间的激活和反馈作用,也考虑了甲状腺激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动力学过程.由该模型推导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4.
反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几年目睹了反义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文章较全面地评述了反义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它们包括几类受人注意的DNA类似物、RNA和Ribozyme.。此外,基于研究现状还展示了反义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
36.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新近发现的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ET还有强效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亦是近年发现的血管活性多肽,有明显的利钠、利尿  相似文献   
37.
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人的重要死因,近年发现,相当部分糖尿病人并发的心肌病与血管病变无关,故认为这是一种“糖尿病性心肌病”,但其机制尚未阐明。 考虑到心肌收缩性能是心脏泵血功能的基础,心肌细胞电活动是心肌各项牛理特性的基础。本实验拟观察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心肌收缩功能与心肌细胞电活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道了10株从腹泻病人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Sereny试验阳性,均携带侵袭性大质粒。经39种生化检测,除分解葡萄糖产气外均符合志贺氏菌属定义。各单项生化试验结果与Ewing(1986)描述的鲍氏志贺氏菌相符,与Edwards(1972)描述的鲍氏14型完全一致。血清学鉴定与鲍氏14型血清凝集阳性(++++),生理盐水对照阴性。噬菌体裂解试验支持上述结果。故将它们定为鲍氏14型产气变种。  相似文献   
39.
利用表面活性剂及还原剂处理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细胞,在培养液pH7—11范围内,可使C.utilis产生的尿酸酶快速地释放到胞外。当Triton X-100及巯基乙醇浓度为0.1%,培养液pH为8时,获得的最高酶活性为4.78u/g湿菌体,最适pH值为8—9,处理时间为4小时。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最高酶活性高于一般常规处理方法,即超声波法及透析法,它们的酶活性分别为1.9u/g湿菌体及0.76u/g湿菌体。  相似文献   
40.
从捣碎大麦芽的增菌培养液表面的悬浮物中发现很多细菌芽孢。纯化后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乳酸旋光性测定等表明,此菌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反应,产芽孢,周身鞭毛,产物为DL-乳酸,系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再经乳酸发酵试验,50℃发酵120小时,以葡萄塘为碳源,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86.5%。以玉米糖化液为碳源,对糖的转化率为8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