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是RTX毒素家族的典型代表,也是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详细介绍了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的成熟、分泌、溶血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这将对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细菌溶血素致病机制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阐明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觅食求偶时视觉嗅觉信息利用机制。【方法】通过行为学观察,测试金斑蝶成虫对7种不同颜色的假花和假花喷施10%蜂蜜水后的觅食响应;通过自然种群求偶和塑封模型访问试验,验证金斑蝶对颜色和气味行为响应。【结果】在无气味的7种颜色的假花条件下,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为138次,对长波长红色(620~750 nm)显示出明显的颜色趋性(占总访花次数的 52.17%),访问蓝色(占总访花次数的15.22%)和橙色(占总访花次数的11.59%)次之,其他4种颜色假花较少访问;在假花上喷洒10%蜂蜜水后,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增加3.05倍,雌雄蝶访花次数分别增加3.31和2.86倍;去花冠无气味的花枝几乎没有蝴蝶访问,然而在去花冠无气味的假花花枝上喷洒10%蜂蜜水后,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增加146次,对单一颜色的访问次数与对单一气味的访问次数相比无显著差异,金斑蝶成虫对气味加颜色的访问总次数较对单一气味的访问总次数增加2.88倍,雌雄蝶访花次数分别增加2.95和2.83倍;金斑蝶雄蝶对颜色和气味的敏感性高于雌蝶。在求偶过程中,金斑蝶对自然种群与蝶翅模型都有雄追雄、雄追雌、雌追雌和雌追雄4种模式,但金斑蝶对无气味蝶翅模型的追逐次数显著低于对自然种群的追逐次数。在自然光下,雌雄蝶翅颜色和图案相近,除了雄蝶后翅腹面多一白色性标斑点外,其他无显著区别;在紫外光下,蝶翅模型的颜色和图案比自然蝶翅更为明显,可能有助于异性识别。【结论】金斑蝶成虫在觅食和求偶过程中,视觉嗅觉同等重要。颜色较稳定、醒目、容易被发现;气味不稳定、易挥发、受环境干扰较大。在觅食中,金斑蝶利用视觉先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嗅觉和味觉确认食物资源;在求偶中,金斑蝶成虫通过视觉初步区分异性,然后依靠嗅觉进行精确识别。  相似文献   
73.
刘杰  李蕾  王莹莹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10):2100-2111
由于微生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及现有检测方法的限制,自然界中大部分细菌不能被传统微生物工具所观察,这类微小细菌被称之为"看不见的主体(Unseen majority,USM)",在大多数天然水环境中营养物浓度较低,微小细菌(USM)占有主导优势,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是,微小细菌对传统富营养培养基比较敏感,且生物体积微小(小于0.1μm3),难以被传统培养基所检测分离,人们对其认识仍然很局限。总结关于微小细菌的一些特性概念,概括微小细菌的检测和培养方法及在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讨论其生态作用及应用,最后对微小细菌的生理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4.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标志蛋白GRP78在高糖刺激的条件永生型小鼠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特有Caspase-12凋亡途径与该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高糖是否通过ERS特有Caspase-12凋亡途径诱导了小鼠足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mouse podocyte,PC),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1g/l D-glucose)、甘露醇对照组(M,1g/L D-glucose plus 24.4mmol/l mannitol)、高糖组(HG,4.5g/l D-glucose)。分别经细胞同步化、分组干预及刺激12、24、48、72h后收集细胞,应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检测GRP78、Caspase-12蛋白的动态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及甘露醇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小鼠足细胞于48h及72h凋亡率明显增高(all P0.01);ERS标志蛋白GRP78从12h表达开始增高,提示永生型小鼠足细胞在高糖刺激下激活了ERS,ERS特有凋亡途径caspase-12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Caspase-12蛋白表达与足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15,P0.01)。结论高糖刺激可以引起足细胞凋亡,ERS在高糖对足细胞的损害过程中被诱导,其特有Caspase-12凋亡途径参与了足细胞的凋亡,可能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组织损害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商陆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多年生、草本型锰超积累植物。通过室内土培试验,评价商陆对土壤中锰的去除潜力,确定最佳收获时间,以期达到最佳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商陆能将土壤中的锰转运到地上部位,叶片中Mn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7 043 mg/kg DW,远远大于茎和根的锰含量均值;单株的平均富集量在浓度为500 mg/kg DW时达最高,一棵商陆可富集平均13 mg的Mn;动态修复中确定的最佳收获时间为60 d,不同时间收获的商陆地下部分生物量差异不明显(P0.05),地上部分则差异较大。连续收获不改变其锰生物富集能力。这表明商陆对锰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是一种优良的修复锰污染土壤的物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及植物修复领域数据库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12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多系统萎缩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的要点。结果:本组病例均为慢性、隐袭性起病,男性居多,男:女=1.4:1。平均发病年龄49.2岁(35.0岁~72.0岁)。平均病程33个月(6个月~60个月)。MSA-P亚型4例,MSA-C亚型8例,以MSA-C亚型占优势。MSA-P亚型中以行动迟缓为主要首发表现(75%),主要体征分别为肌张力增高(100%)、直立性低血压(75%)、锥体束征(75%);MSA-C亚型以行走不稳为主要首发表现(62.5%),主要体征为共济失调(100%),直立性低血压、小脑性语言、锥体束征(分别为62.5%)。结论: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成年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早期单纯以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特别是无家族史者,要注意甄别有无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或体征,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反应性等临床特点,对于早期正确诊断MSA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侧脑室前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侧脑室前角单侧或双侧穿刺外脑脊液引流治疗39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ADL分级)。结果:39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死亡8例,占20.51%,存活者31例,占79.49%。对存活者随访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ADL1~3级23例,占74.19%,ADL4级7例,占22.58%,ADL5级1例,占3.23%。结论:侧脑室前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探寻与神经病靶标酯酶(NTE)调控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揭示与NTE信号转导相关的可能机制。通过构建含有NTE调控结构域的诱饵蛋白载体筛选胎脑文库,并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在酵母中进行了验证,随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了该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阳性克隆为前列腺素受体结合蛋白54(ARA54),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提示细胞可能存在依赖于细胞周期的NTE活性调节机制,为阐明NTE生理功能创造了条件[动物学报51(5):840—844,2005]。  相似文献   
79.
了解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复眼形态结构及其与不同性别、品级的关系,为探索其基于视觉行为习性的、有效的非化学防控措施提供新思路和依据。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研究红火蚁工蚁、有翅雌蚁、雄蚁的复眼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工蚁复眼圆形,略外凸,小眼数约110个;雌蚁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数约510个;雄蚁复眼近半球形,小眼数约805个;(2)工、雌和雄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五、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的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工蚁、雌蚁和雄蚁复眼小眼面积大小依次为500,360,348.61μm2,同品级内小眼面大小相差不大;(3)雌、雄蚁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感觉毛长度和直径依次为:雌蚁17.5~90.2,2.16~4.29μm,雄蚁17.5~27.9,1.41~2.52μm。表明雌蚁、雄蚁复眼及视力较发达,工蚁则较弱,不同性别或品级个体复眼的形状、小眼数目和形状、表面被物均有较大差异和区域性分化。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