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诸葛菜花粉壁糖蛋白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葛菜花粉壁糖蛋白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张明珍,刘智慧,郑常文,董长江,黄玉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8)(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本文以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为材料,采用钉红染色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  相似文献   
12.
诸葛菜花粉粒表面伴刀豆球蛋白A受体扫描电镜观察刘智慧,郑常文,董长江,黄玉祥,罗鹏(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张明珍(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6)有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从花粉粒与柱头表面某些识别物质的特异性作用开始的,尽管花粉粒和...  相似文献   
13.
四川青城山穗花杉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境内的穗花杉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揭示了穗花杉群落和种群的基本特征.穗花杉种群具明显的增长型特征,处于良好的发育状态,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型,其生态习性为显著的耐阴性和岩生性.穗花杉植物群落植物区系成分表现为古老性、残遗性和特有性的有机融合,群落内有维管束植物111种.其中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生活型话以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而其中又以常绿小高位芽和常绿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群落中植物叶的性质亦与常绿阔叶林相似。由于常绿针叶植物穗花村在群落中居优势地位,因此作者认为该群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一类特殊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克雷伯氏菌与多复制子抗性质粒间的关系,分析细菌携带多复制子质粒对抗生素环境的响应机制。[方法] 以2018-2020年分离的56株不同来源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其多重耐药表型,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通过细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BGWAS)技术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深入解析多复制子抗性质粒形成的机制。[结果] 耐药表型分析发现野生动物来源的菌株具有更广的耐药谱系,总体Klebsiella sp.对氨苄西林表现出很高的耐药率(80.36%),尤其是马来穿山甲来源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受,同时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受,基因组分析发现这些菌株携带了抗性质粒和更多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一步对69个质粒序列分析,发现有28个质粒为多复制子质粒,主要携带blaCTX-M-15blaCTX-M-14blaCTX-M-55blaOXA-1blaTEM-1等β-内酰胺酶基因。细菌携带质粒类型分析认为Klebsiella pneumoniae可能是多复制子质粒的重要宿主,质粒骨架与结构分析发现多复制子质粒多由2个或2个以上单个质粒融合而成,携带此类质粒的菌株不仅获得了更广的耐药表型,而且在全球传播扩散分布逐年增加,因此产生对抗生素环境更强的适应性。[结论] 多重耐药性细菌呈现的表型与携带的多复制子质粒有关,相比较下多复制子质粒比非多复制子质粒有更强的抗性基因携带能力,或许是细菌在强大的抗生素压力下产生的重要响应机制。本研究对于未来探索细菌抗性基因的传播扩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C肽是胰岛素原中连接AB两条链的连接肽。在胰岛 β细胞分泌颗粒中 ,胰岛素原经蛋白酶裂解 ,形成等摩尔由AB链组成的胰岛素和C肽 ,然后分泌并进入血液。C肽的种族差异很大 ,其中人C肽含 31个氨基酸。在胰岛素原分子中C肽对胰岛素原分子的折叠、二硫键的正确配对等分子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而血液中游离C肽的生理功能却一直不清楚。近来的研究发现 ,给予I型糖尿病大鼠超生理剂量的人C肽配伍胰岛素治疗 ,能防止血管、神经机能障碍[1] ,长期 (3个月 )给予胰岛素配伍C肽 ,可使I型糖尿病病人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 ,改善肾功能和自主…  相似文献   
16.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克隆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2Gly-hGLP-1)基因,高效表达GST-^2Gly-hGLP-1融合蛋白.方法:在获得重组hGLP-1基因工程菌基础上,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其第2位丙氨酸为甘氨酸,经酶切克隆于pGEM-7z( )载体中,构建pGEM-4T-3/^2Gly-hGLP-1融合表达规模.SDS-PAGE和凝胶扫描分析,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9.7%。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免疫印迹证实,该融合蛋白可被异性hGLP-1(7-37)抗体所识别。结论:为产业化规模制备hGLP-1突变体提供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17.
Fmoc法固相合成成骨生长肽 (sOGP) ,HPLC鉴定纯度大于 98.6 % ,质谱测定 ,分子量 15 2 3.5kD ,与理论分子量相符 ,N端全序列测定结果正确。Balb/c小鼠体内实验证实sOGP与临床使用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实验共分两部分 :第一 ,sOGP共给予 13天 ,每天 1次 ,其中在给予sOGP 5天后开始同时给予rhG CSF ;第二 ,同时给予sOGP和rhG CSF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 (sOGP ,0 .5nmol/鼠 ;rhG CSF ,2 μg/鼠 )。两组都显示 ,sOGP能显著地协同rhG CSF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加 ,但对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数无影响。骨髓有核细胞记数、骨髓涂片、胸骨切片和脾脏切片显示 ,联合给予sOGP及rhG CSF并未造成髓系和淋巴系异常增生。因此 ,sOGP是一种可以增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rhG CSF功能的新的因子 ,是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缙云山栲树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之一。本文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进行野外抽样,对缙云山栲树种群的立木级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研究长生命期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方法问题。结果表明,应用立木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栲树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是适用的。立木级结构和存活曲线分析表明栲树种群具有增长型的动态特征。同时应用一次性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栲树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征,显示出栲树种群在其发育过程中,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和种群的数量的动态变化有关。引起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内及种间竞争所导致的自疏和它疏。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