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比较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拟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6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悬吊组(n=87,给予传统丝线悬吊治疗)和钛板组(n=82,给予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颈椎疼痛时间、术后再关门发生率、轴性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管矢状径、颈椎管横截面积、颈椎曲度、开门角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术后颈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悬吊组,术后再关门发生率低于悬吊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钛板组高于悬吊组(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轴性症状评分高于术后2个月,且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轴性症状评分均高于悬吊组(P0.05)。与悬吊组相比,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颈椎管矢状径升高(P0.05);而钛板组术后2个月颈椎管横截面积小于悬吊组,末次随访颈椎管横截面积大于悬吊组(P0.05)。悬吊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小于术前、术后2个月(P0.05),钛板组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曲度、开门角度均大于悬吊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比传统丝线悬吊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维持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并能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2.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及其生物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连作障碍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减轻连作障碍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真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量增加,连作1~5年处理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别比对照(轮作)增加了38.5%、38.5%、30.8%、46.2%和76.9%,说明马铃薯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真菌优势种群的个体数明显增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处理间真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低.通过真菌DGGE条带的克隆测序比对发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土传病害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而球毛壳菌作为一种生防菌,连作5年时数量明显减少.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种群过渡成为优势种群,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作用于根系,使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下降,最终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3.
应用SRAP标记绘制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南瓜属种质资源鉴定和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与DNAMAN指纹图谱绘制软件对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包含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进行分子指纹图谱绘制。结果表明:35对SRAP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9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8条,多态性条带比率高达87.8%。根据扩增出的条带成功绘制出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每一份种质都具有其独特的分子身份证,使得每份种质均可被区别开来。其中,多态性最好的引物是E5EM8,可以同时绘制72份南瓜属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所有供试材料用5对多态性SRAP引物即可全部区别开来。研究表明,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成功地绘制南瓜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对南瓜属种质资源鉴别、分子数据库构建及品种权保护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从18个叶绿体DNA(cpDNA)分子标记中筛选出3个有效分子标记trnL-trnF、trnH-psbA和RPL16,利用它们对中国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8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黑藻8个居群40个样本共有12个单倍型,总变异位点数为135个;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064,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间(89.6%)。其中单倍型Hap4同时存在于地理距离相隔较远的陕西汉中(SXHZ)和浙江余姚(YY)居群中。研究结果表明黑藻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快速完成居群扩张,同时,地理隔离和生境差异可能导致居群间基因流较低,奠基者效应和遗传漂变可能对黑藻的遗传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估计 ,在我国约 3 0 0 0 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 0 0 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1]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特别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等工作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学术组织和有关机构以及科学家们所普遍重视。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 ,不仅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而且在植物分类学与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杨春锋等[2 ] 曾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 ,目前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尚未见报道。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由于多种原因日趋枯竭。因此 ,有必要…  相似文献   
26.
中国水韭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统计了中国4种水韭属Isoestes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发现4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其中高寒水韭I.hypsophila Hand.-Mazz.为2n=22,为首次报道;台湾水韭 I.taiwanensis DeVol为2n=22;中华水韭I.sinensis Palmer 2n=44为四倍体;而产于云南贵州一带并一直被当作是宽叶水韭I.japonica A.Br.的水韭属植物2n=22,与文献报道的宽叶水韭(2n=66,67,77,87,88,89)完全不同,应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依据本文和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东亚水韭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7.
泰泽病原体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取泰泽病原体基因组DNA ,为建立该菌基因组文库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酶解消化方法、酶解消化方法、本研究建立方法即过滤盐析离心法 ,从感染肝脏组织纯化泰泽病原体 ,并比较三种方法纯化泰泽病原体效果 ;采用氯化苄法、试剂盒、酚法提取泰泽病原体基因组DNA ,并比较三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质量 ;鉴定酚法提取泰泽病原体基因组DNA特异性。结果 使用过滤盐析离心法从感染肝脏组织纯化泰泽病原体 ,采用酚法提取其基因组DNA ,所获得的基因组DNA特异性好、纯度高、DNA片段长度大于 5 0kb ,且均一性好 ,无降解。结论 本研究首次成功提取泰泽病原体基因组DNA ,可用于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28.
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通过与其配体结合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其亚型PDGFRβ高表达于大多数骨肉瘤病人标本及细胞株中,促进肿瘤增殖,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在本研究中,分别对HOS骨肉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配体PDGFBB刺激处理及小干扰RNA (siRNA)敲降PDGFRβ处理,然后检测其增殖、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经过PDGFBB刺激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处于G1期的HOS细胞数量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G2期相关蛋白Cyclin B1和CDK1以及G1期相关蛋白CyclinE2和CDK2表达增高,提示PDGFBB可能促进了G2/M期转化。而经siRNA干扰后,PDGFRβ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示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发现在敲降PDGFRβ后,进入S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了约9.71%,而G2/M期的细胞数量约减少了6.78%,S期相关蛋白Cyclin A1和CDK2明显降低,提示发生了S期阻滞。因此我们推测,PDGFRβ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为PDGFRβ影响HOS细胞增殖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PDGFRβ可以作为治疗骨肉瘤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从龙血竭的氯仿部分分离纯化得到22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4,5-三甲氧基苯酚(2)、对羟基苯乙酮(3)、7,4’-二羟基黄烷(4)、(2S)-7,4’-二羟基8-甲基黄烷(5)、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6)、(2S)-7,3’-二羟基4’-甲氧基黄烷(7)、7,4’-二羟基高异黄烷(8)、龙血素A(9)、龙血素B(10)、龙血素C(11)、2,4’-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12)、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13)、6,4’-二羟基-2,4-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14)、剑叶龙血素D(15)、syringaresinol(16)、pinoresinol(17)、medioresinol(18)、(+)-lyoniresinol(19)、dihydrodehydrodiconifery alcohol(20)、3-methyl resveratrol(21)、紫檀芪(22)。其中化合物1~3、14、17~20为首次从云南龙血竭中得到。对其紫外特征光谱图分析发现:龙血竭中不同类型酚性成分紫外光谱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可用HPLC-DAD在线识别化合物的类型,指导酚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30.
聚乙二醇-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衍生物纳米粒可以增强载药量、降低突释效应、提高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且其粒径更小,能以被动靶向的方式聚集于炎症或靶向部位。本文综述了PEG-PLA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最新进展,包括PEG-PLA的合成、纳米粒的制备、释药特性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