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5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十种金花茶叶片横切面显微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承曾  雷沛立   《广西植物》1985,(2):105-106+153
<正> 金花茶是产于我国西南部的珍贵观赏植物,目前医药界正在挖掘其潜在的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我们就广西所采的金花茶类共10种,取每种有代表性的叶片中肋1/3—1/2处取一小块,用石蜡法作横切面,经番红亮绿染色制成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作详细观察,列出其异同,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2.
 用改进的LiCl沉淀法和寡聚(dT)-纤维素亲和层析法由猪垂体制得总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的结果表明,制得的总mRNA具有一定的翻译活力。翻译产物与兔抗猪生长激素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沉淀物占总翻译产物的10%左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翻译产物有一条很深的带,分子量约为24,000道尔顿,与猪前生长激素的分子量相近。以制备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双链cDNA。第一链的合成产率为10—35%,第二链的合成产率为84—115%。cDNA的平均分子长度为825bp。  相似文献   
23.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Kze.)系 Kunze 于1817年报道见于丹麦石竹(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茎上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第一个种(模式种)。Cooke and Ellis 在1878年描述了见于飞蓬属(Erigeron L.)腐茎上的橄榄色毛壳(C.oliaceum C.et E.)。在 Chivers(1915)、Skolko and Groves(1953)、Udagawa(1960)、Ames(1963)和 Seth(1972)关于毛壳菌属的专著都曾指出很难划分这两个种的界限。Skolk and Groves(1953)区分此两个种时以橄榄色毛壳具有较大的子囊壳、较宽的顶附属丝和较大的子囊孢子,而 Chivers(1915)则认为橄榄色毛壳是球毛壳的异名,Udagawa(1960)区分此两个种仅根据子囊孢子的长度和宽度,他认为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大于球毛壳的子囊孢子。Seth(1972)在他的专著中虽保留此两个种作为独立种,但他指出限于他镜检过的标本材料及根据 Chivers 专著中的球毛壳的特征辑要概括了橄榄色毛壳的特征,对这两个种的区分界限确实是很难划分的。最近我们在北京采集和分离了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材料上的毛壳菌种类,以期进行北京地区毛壳菌种类调查研究。我们分离获得许多球毛壳——橄榄色毛壳类的毛壳菌菌株。参考了不同作者对这两个种的子囊壳、顶附属丝、侧附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的特征记载,对北京的这一类型菌株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球毛壳与橄榄色毛壳确有形态学特征区别,表现在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壳、顶附属丝和子囊孢子较球毛壳的更为粗壮,兼之球毛壳的顶附属丝较橄榄色毛壳的为窄且有分隔和微粗糙,球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浅橄榄褐色至暗橄榄褐色,含两个折光性油滴而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暗橄榄褐色,量度亦较大,凭依经验即可鉴别此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我们从霍乱样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优势菌,经多次兔肠结扎试验,证实大肠杆菌7910、7914、7915、7922、7926、432、447、7927、7929、7930、7931、7948等12株能产生不耐热肠毒素,该菌株接种于pH7.6、3%(月示)胨水中,置37℃孵育4天。每一影响因素的每次测定均在同一家兔小肠结扎段中进行,兔肠结扎试验方法见文献。1.培养时间对产生肠毒素的影响:我们对  相似文献   
25.
韧皮部一般与木质部相联合,构成维管植物的维管系统。它也和木质部一样是由多组织所组成的复合组织。“韧皮”一名称显然是因为这部分组织往往含有抗拉性强的纤维而得名,但抗拉性并不是韧皮部的主要功能,而且有些植物的韧皮部中不含有纤维,故也就没有这种功能。韧皮部主要功能是有机物质的运输。自从1837年哈蒂格(Hartig)在韧皮部中发现筛管以后,一般都认为筛管是一长距离运输有机物的组织结构。但在早期的实验都是采取茎环割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割去的组织除去韧皮部外还有皮层和形成层,因此并不能明确地证明物质运输是韧皮部,更不能证明是筛管。1930年舒马希尔(schumacher)用天竺葵属  相似文献   
26.
結晶的牛胰島素已經合成,它的生物活力,結晶形状都与天然胰島素的相同,因而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在人工合成的A及B鏈分別都能和其对应的天然鏈組合成功并都得到半合成結晶胰島素的基础上,人工合成的A及B鏈組合所得的具有1.25—2.5%胰島素活力的氧化产物,經过两次酸性仲丁醇抽提,比活力上升到天然胰島素50%左右,在含有丙酮及鋅离子的pH6.2的檸檬酸緩冲液中、即得人工合成的牛胰島素結晶。除了用小白鼠惊厥法和兎血糖降低法所测定的生物活力以及其結晶形状均与天然胰島素完全一致以外,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的电泳,层析行为都与天然胰島素相同,酶水解物的电泳层析双向图譜也与天然牛胰島素的一致。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能和抗天然牛胰島素血清产生沉淀反应,其在琼脂双扩散皿上所产生的沉淀条紋与天然結晶牛胰島素和該抗血清所产生的条紋汇合。它与豚鼠抗天然胰島素血清中和后,生物活力即丧失,这說明在免疫化学性质上也和天然胰島素相同。  相似文献   
27.
本文用54只正常猕猴按齿序分组研究了精巢的发育状况,结果如下: 1.个体发育年龄在第Ⅰ组和第Ⅱ组的所有动物,毫无例外地都没有表现出性细胞的发育——精细管内只有大量的生殖上皮细胞和少量的性原细胞。 2.第Ⅲ组有两种情况:其一,本组初期的6只动物,其精细管内细胞成分仍然和第Ⅰ、Ⅱ组的相似;其二,本组中后期的6只动物其精细管的直径增大,精细管内的生殖上皮细胞已分化,精原细胞数量剧增,有了支持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其中仅1只动物还没有精母细胞),支持细胞核基位;甚至其中1只动物的个别精细管内已有了少数精子,这说明精子发生的首要特征在本组后期的1只动物上已开始出现。 3.第Ⅳ组的11只动物中,除了1只动物的精细管内尚未出现精子外,其余10只动物都有了精子发生的各级成分,有了数量不等的精子。 因此,若以齿序为标准来划分雄性猕猴的性成熟阶段,则结果表明,第Ⅳ组初期(即第三臼齿刚出齐后的时期)的绝大多数个体都达到了性成熟的时期,精细管内有了精子。  相似文献   
28.
高慰曾 《昆虫学报》1965,(6):603-609
本文对东亚飞蝗两型的卵、蝻及成虫的形态以及成虫的生殖、消化两系统各器官的长度进行了比较,试图明确两型在形态与解剖方面的差异。 研究方法 所用材料,除室内试验用卵系来自山东德州内涝蝗区(后经在北京室内饲养至第三代)外,其他省采自河南浚县蝗区。群居型蝻及成虫均系自野外采得一、二龄蝻,置于田间铁纱笼内(笼容积为33×33×33立方公分)饲养获得。每笼放幼蝻300头。散居型蝻  相似文献   
29.
30.
猕猴桃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